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通过对江苏制造业现状与困境的分析,从产品创新、工业设计、信息化改造等角度,激发创新要素活力,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进而提升苏南地区的制造业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场合多次强调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这标志着我国改革思路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倡在扩大需求的同时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积极响应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深化结构性改革的号召,提升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将使企业自身成为该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本文基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探究以“创新发展”激发改革新动力为方向,企业如何提升产品有效供给,研究当代企业将从哪些方向致力于自身产品管理体系优化,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在国内步入经济新常态,国际经济形势疲软的背景下更好地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中国制造2025》战略问世,制造业成为了目前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广州制造业发展中面临不少难题,供给侧问题凸显,本文立足剖析广州制造业供给侧问题,借鉴国际工业大国、强国的改革经验,提出了广州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对广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中国经济的增长迈入了泥潭,供给侧的改革登上了舞台.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困境进行改革,可以进一步化解危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我国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发展而言是一场全新的机会,企业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环境下抓住机遇,既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优势,同时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条中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要求与重要目标.虽然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但是同时存在产业基础不够牢固、制造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存在"卡脖子"技术瓶颈、产业链协同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大力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要从技术供给、资源要素配置、优化企业协作生态、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保障,以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辽宁省工业低端产能过剩、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高端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供需错配现象严重,这些问题暴露了辽宁省工业经济产业结构的弊端,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了辽宁省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工业供给结构、加快产业高级化进程,控制和消化过剩产能,积极发展辽宁具有优势的面向终端消费的产品,培育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工业的进口替代能力,重视制度改革、释放制度红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路径与国际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来看,制造业、农业和房地产业是目前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不少难题,需要在坚持粮食安全、大农业协调发展、农产品品质提升、农民增收等基本取向下,借鉴国际农业大国、强国的改革经验,重点围绕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促创新、信息化和改制度等路径,推进供给侧改革,以促进农业生产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推动农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德国"工业4.0"的确立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的号召,企业应如何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机遇,使中国制造业顺利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现有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指出不管是从价值链的角度实现制造额由微笑曲线底部高竞争低价值回报向两高附加值转移,还是从创新驱动角度推动我国产业机构机制、需求结构机制和劳动率生产率机制优化,都要综合考虑地区专业化及协同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佳  杨东 《当代经济》2016,(17):46-48
“供给侧改革”是中央近期提出的助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旨在全面提升要素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和英国供给侧改革的成功经验,基于我国当前开展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难点,提出了推进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及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影响,近几年老工业基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瓶颈。以东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吉林省为个案进行剖析,发现要从根本上破解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结构不协调、供需错位而导致的制造业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问题,应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的发展,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进入了新常态阶段,从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长期稳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调节产能过剩等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的战略创新,它是目前我国政界和学术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与此同时,又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来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等对新时代背景下河南省金融体系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金融体系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还存在诸多不相匹配的地方,如农村信贷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不匹配;金融产品设计与农业经营模式不匹配;金融担保抵押要求与农业担保抵押实际情况不匹配;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与单一化的金融供给不匹配等。主要原因包括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政府的介入和扶持不足。未来可以采取完善农业相关的金融组织体系,提升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创新金融产品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冯烽  熊昭 《经济学家》2023,(4):56-66
装备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近年美国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制造业竞争策略,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通过系统梳理典型装备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可为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经验借鉴。未来,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强化顶层设计,着力优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体制机制;推动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提升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水平;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强颠覆性创新和延续性创新相结合;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夯实装备制造业人才基础;强化城市群产业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4.
《经济研究》2017,(12):62-75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针对两部门的生产函数估计框架得到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致性估计,并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上世纪末以来国有部门改革政策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本文研究发现,"抓大"政策使国有部门通过企业优化重组和部门内要素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最终提升了国有部门和制造业整体的生产率水平,而"放小"政策尽管对国有部门生产率有一定负效应,但通过部门间要素流动促进了制造业整体配置效率的提高,并贡献了1998—2007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25%。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理解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该文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实际应用,从理论层面和政策分析角度作了多方面的论述。现实中国由于有效供给不足而导致大量需求处于闲置,供给侧改革核心在于扩大有效供给,而扩大有效供给的关键在于优化供给结构,优化供给结构的前提又在于完善生产要素供给。虽然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两者不可偏废,但改革近期重点是在供给一端;在厘清供给侧改革与供给经济学不同边界的同时,也要善于保持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怀,积极吸收国外相关学说理论的合理成分以及政策实施的成功经验。文章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实施应用作了相应的分析和阐述,重点强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减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教育、技术、产品、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产品供给质量和结构,提供新产品,创造新需求,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去年来国务院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各地正在贯彻落实.但是,有人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涉及经济领域,不涉及教育领域.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其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内涵丰富,意义重大,至少还涉及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政府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为源动力,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需要进行全方位转型,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这样才能有效帮助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稳步提升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切入点,针对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产能过剩、库存冗余、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PFR)模型,采取信息系统技术、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的手段,优化供应链企业生产结构,以信息流带动商流、物流效率的整体提升,从而促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出的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根本目的的重大创新举措.中国经济新常态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科学而正确地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不仅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对之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将剖析我国过去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阐述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接着从"看得见的手"(国家政策)以及"看不见的手"(市场主导性作用)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在应对以上问题中应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然后提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的理论解读,最后得出结论并对未来我国建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的经济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2015年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供给侧改革"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生产源头抓起,通过解放生产力,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就要求缺乏活力、产能落后的企业推出市场竞争,促使其转型向创新领域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共享经济的产生,正是为了适应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与共享经济的关系,以及共享经济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