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汇率的决定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分析西方传统汇率理论的缺陷,从影响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的本质因素(实物因素与资本因素)出发,探讨了汇率的决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期均衡汇率与短期汇率决定和变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1985年广场会议之后,世界最主要货币美元对其他西方主要货币如马克、日元等大幅贬值。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1994、1995年,美元对马克、日元更是大起大落。美元、马克、日元等西方主要货币的剧烈波动,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严重关注。哪些因素决定外汇汇率的变动,其间是否有规律可循,日益迫切地成为外汇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汇率升值压力的特殊根源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以工业化大国为基础,假定均衡统一完整的市场存在且发达,还假定所有产品都可进行国际贸易。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非贸易品,提出“新贸易理论”,将商品分为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两类,这就打破了“均匀市场”的假定,尤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是研究汇率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自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西方各国货币汇率变动异常频繁,特别是80年代汇率变动更为剧烈。汇率的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及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等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当局和学术界人士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建立稳定汇率的机制不断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型,西方金融市场中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加大,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随之加强。为了规避因利率、汇率不可预见的波动带来的风险,借助当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管理者们开发出了许多规避风险的创新金融工具,即衍生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6.
常丽 《云南金融》2011,(3X):113-113
在开放经济运行中,汇率是居于最核心地位的变量。因而对于汇率的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对认识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升值以及汇率改革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汇率决定理论的回顾分析,浅析对汇率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开放经济运行中,汇率是居于最核心地位的变量。因而对于汇率的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对认识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升值以及汇率改革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汇率决定理论的回顾分析,浅析对汇率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及其启示周湘仕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汇率和利率的剧烈波动,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西方各国政府的金融自由化浪潮——放松金融管制、金融业务的电子化,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到了90年代正方...  相似文献   

9.
智利汇率制度市场化的进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龙 《中国金融》2005,(15):59-60
实现汇率制度市场化、增加汇率弹性是智利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智利退出钉住汇率制、实现完全浮动汇率制的过程中,智利汇率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三种汇率制度模式: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的传统钉住汇率制度;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爬行钉住区间制度;90年代末至今的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相对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改革过程中发生的货币危机和面临的巨大货币压力,  相似文献   

10.
“有效市场”说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在20世纪砸碎0年代以前,人们更多地以证券市场为中心来探讨资产价格对信息的反映效率,并以此为前提条件研究金融资产的定价原理,随着外汇市场的开放和管制的不断放松,传统的汇率理论已不足以解释现代汇率的运动规律和波动特征,学者们开始将货币看成一种特殊金融资产来研究,并将资本市场的许多核心方法融合到外汇市场汇率模型中,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形成了决定的效率理论的基本框架,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汇率决定理论拓展了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1.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奚惟华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本世纪5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困扰经济的两大难题。各国经济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与对策。本文仅围绕...  相似文献   

12.
该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拉美国家和90年代下半期东南亚国家以及过去20年中日本的汇率制度改革.阐明其汇率制度改革方案的缺陷,以及相关汇率政策对经济和金融制度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对我国制定汇率敢策参考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研究》1996,(5):37-40
论金融工程学的发展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是本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领域中涌现的一门最尖端的学科。始于60年代,在80年代达到高潮的金融创新只是金融工程的雏形,金融工程是金融创新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它挟西方...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财务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第1阶段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其中以50年代为理论研究的第1个高潮,当时财务理论体系受前苏联财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较大,初步形成我国财务理论的雏形,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第2阶段为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对原有财务思想和理论体系的反思,财务理论体系中开始注入西方财务观念,形成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第2个高潮;第3阶段从90年代初期算起,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财务理论研究出现第3个高潮,这一时期,资本市建立并发展,上市公司增加,企业集团公司建立与发展财务活动内容日益复杂,我国的财务思想也百花齐放,财务理论体系更多地接受了市场经济的通行事物和一些规范准则,我国财务理论体系的探索和发展,不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在各种理论来源的选择,涉取和财务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苏联财务理论、西方财务理论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等几个方面影响上。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对有关税制优化问题的研究,先后形成了最优税理论、供给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其中供给学派的新税制优化理论已成为90年代西方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石。它对我国国内商品税的税制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实的多样化决定了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纷繁复杂,现代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在阐释不同汇率制度形式优劣的基础上,试图从不同角度为一国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形成了成本收益理论、经济结构理论、经济冲击理论、政策搭配理论、汇率目标区理论、金融恐慌学说等理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汇率制度安排不当与汇率政策失误是引爆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正确进行汇率制度选择,关系到一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本列举了日本、波兰和芬兰三国的汇率制度演变进程,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得出了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是否升值也引起了各种猜测。去年10月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又掀起了对人民币汇率的新一轮讨论,刚刚实施的加息政策也进一步加大了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仅仅是汇率水平问题.最根本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问题。目前要按照市场化原则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更富弹性的汇率制度。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空间。  相似文献   

19.
郑良芳 《新金融》2004,(5):10-12
一、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史 衍生产品市场产生的历史背景:在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布雷顿体系的彻底崩溃,国际货币制度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走向浮动汇率制,和西方国家急速的通货膨胀与经济滞胀,使利率和汇率频繁波动,风险日益增大;高科技的发展,国际融资的证券化趋势,增大了国际游资的投机。面对日益增加的金融风险,人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和港币汇率联系及其检验方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一般购买力平价假说的实证检验 购买力平价学说是汇率理论中生命力最强的学说,也是最具说服力的理论。尽管经过国际金融理论长期的发展,汇率理论有繁多的流派和理论争论,但是人们仍然公认购买力平价是解释长期汇率水平变化的最好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