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径比赛不仅是技战术与体力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的较量。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通过自我暗示训练、放松训练、增强自信心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和加强技术训练来实现。通过艰苦的训练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比赛的结果,尤其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这种作用更是被无限的放大。所以.运动员不仅要进行良好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还必须进行心理训练。包括想象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自我暗示训练;放松训练;模拟比赛训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排球运动的战术意识,是排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根据双方情况合理运用战术的自觉心理活动,也是运动员驾驭比赛能力的综合表现。所以在排球训练中加强战术意识培养对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提高观察、判断、分析能力及合理使用战术,丰富比赛经验,加速运动员成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勇 《魅力中国》2012,(29):45-45
运动员既要面对高强度训练,又要在严酷的比赛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让运动员保持心理健康,时于保持运动员自身健康和提高比赛成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运动项目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针对举重运动的特点和举重运动员面临的心理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式,使举重运动员以积极、稳定、健康的心态面对比赛和生活,是运动心理学在举重项目上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于击剑运动来讲,其对运动员有着较高程度的要求。在实际对抗过程中,既涉及到体力、技术和战术等方面内容,同时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还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击剑运动员心理调控的方式和作用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青少年击剑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特征与方法。要重视四个方面:比赛目标的确定、比赛信心的增强、竞赛情绪的调节和比赛心理定位水平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白笑彭 《魅力中国》2012,(29):196-196
在射击运动的训练中,基础训练对于射击运动员的起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是优秀射击运动员必须做好的基本功。当前国际国内射击运动已经发展到了枪击精度和比赛成绩都相当高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下,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已成为普遍共识。在基础训练中一定要按照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要求,既要注重锻炼射击运动员的射击技巧,又要注重运动员自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基本素质的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7.
徐冰  周鹏 《魅力中国》2010,(14):54-54
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心理训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培养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以及在比赛中做到正确的调控,已被列为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使其在任何比赛中的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出最佳的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温武 《魅力中国》2014,(2):268-269
前言:如今,篮球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篮球是平行的。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比赛变得越来越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越来越高的技术水平,要求运动员必须要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与此同时,也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去适应比赛和训练。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其中体能是完成技术和战术配合、全面发挥训练水平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什么是体能训练?体能训练也叫体力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而不顾及运动技术。体能训练突出对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目的。良好的体能是不断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的重要保证。现代篮球运动对抗激烈,场上情况复杂多变,并且向着全、高、快、变的方向发展,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迈向高水平的篮球训练,对各项身体机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能训练从青少年运动员抓起的重要性就显地更为突出。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好的体能呢?大量的运动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只有把体能训练从青少年抓起,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是一个日积月累长期储备的过程,在平时的训练中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科学、持续的体能训练计划,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才能保证青少年运动员在激烈的、高强度对抗的比赛中具备优良的体能优势,提升在场上的表现,从而获得更加专业的、更高水平的篮球运动比赛平台。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竞技体育运动员智能训练的内涵、意义,阐述了运动智能的构成,探讨竞技体育运动智能的培养方法: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新西部(上)》2009,(7):250-250,253
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中,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重要环节.要通过诱导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培养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训练,培养运动员专项运动所需的兴趣、能力、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提高队员心理素质,促进和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口译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和单调,实战训练少,课程体系内部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语言提高为辅的专题训练教学模式”。该模式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提供了多元化口译训练内容和环境,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口译技能为主线安排教学,循序渐进,并通过专题训练达到了MTI口译教学培养“应用型、专业化”日语口译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郭广伟  李勇 《魅力中国》2011,(2):358-358
为提高网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的成效并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网球运动的规则和项目特点出发,探讨了”三从一大”训练思想在网球训练中的应用,即在技术动作的训练上要有难度;训练时能严格按照比赛规则的要求进行,对运动员的管理要严格;根据比赛的规则、负荷、场地、时差、对手、观众、裁判等情况,围绕“从实战出发”这个核心开展;进行科学化的大运动量训练。对在网球训练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要根据训练、比赛的不同时期,有重点、有区别地进行,并与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有机结合。训练内容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注意平战结合;训练方法应根据运动项目和个体心理特点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健美操运动中影响表现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健美操运动中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可分为运动员本身的因素和教练员的因素,通过对这两个因素的分析研究,总结和归纳了培养和提高表现力的训练方法,即可以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舞蹈训练、音乐素质培养、心理训练四个方面对运动员进行培养和训练,从而为健美操运动员提高表现力的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技能操作训练是《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餐饮服务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示范-模拟-评价的餐饮服务技能操作训练步骤。同时在餐饮服务技能训练中要重视学生形体和礼仪的培养,养成技能操作过程中的好习惯,注重操作技能的综合训练,重视操作技能训练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姚占武  陈艳妮  刘鲲 《黑河学刊》2012,(11):102-103
应激和心理能量是运动训练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运动训练理论偏重于对运动员生理能量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应激和心理能量这两个重要因素的研究。要从应激和心理能量这两个重要因素来探讨其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影响,找出其规律,为运动员更好的训练和比赛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学生的比赛心理因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在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训练时,教练员不仅要注重身体素质的练习,还要注重心理素质的练习.要了解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个性、气质,积极运用诱导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在提高技术基础上强化意识培养,提高队员心理素质,为球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化素养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训练的要素之一.它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还能提升对训练的认知与篮球运动的理解,从而为有效地提高运动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中国篮球历史讲述、 中国篮球竞赛案例分析和中国篮球优秀运动员评述等方式,旨在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比赛实践已经证明,在现代体育竞技比赛中,心理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其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有助克服心理障碍;形成一套有利的心理调控机制;开发运动员的竞赛智能。从而增强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提高运动员面对压力的应对能力,为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许俊玲 《中国经贸》2010,(24):275-276
篮球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灵活地运用综合性各项技、战术,这就是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想赢球靠防守,篮球的防守意识在比赛中非常重要,防守意识的培养须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而青少年正是培养篮球防守意识的黄金时期,但目前少年运动员,尤其是学校业余运动员的初级训练,往往重技术,轻意识;重结果,轻过程,而造成到了一定水平后,就会发现个人的技术不错,却不能互相配合,发挥整体战斗力。此时再予以纠正和培养,已为时以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