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经济膨胀:次贷危机的源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刻背景在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与美欧国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严重偏离其实体经济水平。货币虚拟化后,经济虚拟化的具体表现为金融自由化。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主导地位,但失去了发行约束,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美元发行间形成了循环机制,支撑美国长期的贸易赤字。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就在于发达国家经济过度虚拟化和国际货币体系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已形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三位一体、鼎足发展的多元经济新体系。国际服务贸易涵盖了国际问所有的服务提供与交易。既包括有形劳动力的输入输出,又包括提供者与被提供者未经实体接触情况下服务的有偿输入输出,其范围大致有国际运输、旅游、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咨询、建筑和工程承包、电讯、广告设计和会计管理.租贯、售后服务、音响视听、  相似文献   

3.
自从上世纪70年代,美元放弃锚定黄金后,美国通过与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签订秘密协定,美元取得了作为出口石油唯一定价货币的国际地位,美元开始锚定石油。自此,全球石油贸易成为美元绑架世界经济的根本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国际经济背景下美元贬值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贬值主要是由美元与主要经济体货币调整不同步以及方向选择差异而形成。对于不同经济体而言,美元贬值存在着非常分明的正负效应,由此导致了各国政府态度认识上的不同。同时,总体上美元的渐次贬值有利于全球经济走向均衡,但速率过猛的美元贬值却会破坏国际经济的均衡。因此,未来美元的下跌空间会受到限制,“美元危机”只是一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5.
林跃勤 《科学决策》2006,(10):41-43
近年,国际油价飚升,而由石油美元撑起的俄罗斯经济增长是否标志经济转型成功?俄罗斯经济转型之旅是否接近谢幕? 一、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石油价格吗? 自1999年以来,俄罗斯已经保持了第八年的稳定快速增长。2006年1-7月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全年增长率将接近7%,2006年底,俄罗斯GDP总值可望超过9000亿美元,人均收入接近7000美元,距离1991年转型前的经济水平已经不远了。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步与世界经济融合为一体。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技术引进金额1997年仅有295万美元,2004年河南省技术引进金额首次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达5943万美元,与2003年同比增长63.5%,创河南省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7.
盛宝富 《中国经贸》2008,(19):46-47
自今年初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以来.一直在百元美元以上高位运行,7月初更是创出了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新高。随着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其后续影响正逐步显现。高油价导致国际运输成本上升改变了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也出现向发达国家及周边地区回流的新迹象,石油美元的投向也正在对全球利率和金融市场造成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格局正在出现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俄新社11月13曰】中国国务院宣布要对本国经济给予大规模的金融经济支持。在此前公布的政府工作会议材料中说,拨款4万亿元(5880亿美元)用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抵御国际经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刘波最近,受国际市场美元对西方其他主要货币汇价波动下滑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呈平稳上升趋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美元汇价与此作同向变动。这与去年的现象正好相反。去年四、五月间,美元汇价连续跌荡,而国内外汇调剂市场上...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好转,我国外贸持续大进大出格局,贸易平衡压力有所缓解,实际使用外资明显加快,全年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1万亿美元,吸收外资将超过600亿美元。2005年,国际经济形势将保持稳定,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动外经贸发展的诸多利好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将实现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已经是一个内销跟外销差不多为一半的国家了,去年我国的出口是五千九百多亿美金,接近六千亿美元,国际经济和世界市场都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5,(1):21-22
临近岁末年终,欧洲媒体纷纷对2004年世界经济进行盘点。总体而言,它们认为世界经济今年走上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且这种快速增长惠及了所有类型经济体,这更是近年来少有的。但与此同时,国际油价高企、美元贬值等不利因素已开始对世界经济生成负面影响,一旦失控将严重拖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受到短线获利回吐卖盘打压以及投资者担心国际能源消费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14日再次回落,纽约市场油价跌至每桶79美元之下。导致投资者看到油价走势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市场担心国际原油消费需求也将下滑。高盛认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国际油价可能在年底见到每桶50美元。公司将今年年底的油价目标从115美元调整为每桶70美元,并将明年的预期从120美元调低为86美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2013,(19):24-25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际市场需求未得到根本改善,导致国际医药贸易额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贸易进出口额达432.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8%。其中,出口251.44亿美元,增长7.11%,进口180.93亿美元,增长15.01%,对外贸易顺差70.5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一个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地位的显著提升,特别是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迫切希望人民币可以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我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吴庆 《西部论丛》2010,(12):8-10
观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的地位,能够看到界限分明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制建立之前。早在十九世纪末,美国就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国际政治势力也如日中天。但是,此时的美元没有具备与美国经济地位相称的国际货币地位,英镑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制造业的国际转移看作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那么,服务业外包就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目前,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在3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之间,预计到200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美元,并在未来若干年内继续保持20%-30%的增速。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制造业的国际转移看作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那么,服务业外包就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目前,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在3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之间,预计到200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美元,并在未来若干年内继续保持20%-30%的增速。  相似文献   

19.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长期依托其特殊经济地位进行霸权统治,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美元体系收割他国财富。自对外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了美国产品倾销、金融垄断的重要对象。本文结合《资本论》中的经典论述以及现实经济数据对新帝国主义的“商品美元”“石油美元”“债务美元”的三重剩余价值收割机制进行分析,揭露了美国对他国的劳动成果进行剥削、转嫁经济危机以维持其经济正常运转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通过国内大循环提高经济内生动力、通过国际循环提升国际影响力,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完备的国内市场建设互为补充、彼此促进,实现与美元霸权体系“选择性脱钩”,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创新突破和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到诸多政治因素及其他因素(巴以冲突、朝核问题、以及美国的原油储备的下降等)的影响,国际油价从2002年的元月以来,由低于20美元/桶不断上升到2006年7月13日的近几年最高价格78.40美元/桶,此后开始不断下滑。与其他的贸易品相比,原油价格波动的国际影响更受关注,除了政治影响以外,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国际油价每升高10%,全球经济增长率就会削减0.1%至0.5%。亚洲发展银行亦表示,国际油价每升高10美元,亚洲经济增长将降低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