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际法又称为功能意念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强调目标语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而且是课堂交际的工具.应用交际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能使用流利、地道、得体而准确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教学法难以适应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交际教学法应时而生。交际教学法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强调语言与交流是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3.
交际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支配作用.阅读教学存在能真正胜任交际式教学法的师资不足及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的不适应性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对交际式教学法做好系统全面的介绍;使交际式教学法适应我国的教学实际;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语言交际能力定位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4.
新托福考试体现了交际语言能力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交际语言教学的理念。基于该理念的新托福阅读也加强了对语言功能的考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加强学生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交际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实施交际教学法,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和转变教师角色.改变学生思维方式和转变学生角色定位;改革传统的考试体系,把交际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6.
白芳 《老区建设》2011,(14):51-53
"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教学模式对当前的语言教学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克服语法翻译教学法和交际型教学法的缺点,将语言知识输入和交际教学相结合,不忽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培养,又强调交际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交际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建立在交际法基础上的任务型教学模式(TBLT)是最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因而不遗余力地引进、宣传、提倡和推广这种方法。交际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可对交际法盲从迷信,而应该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找到适合国情、教情和学情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孔秋梅 《理论观察》2000,(1):112-113
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发迹了原有的语言教学观和语言学习观,外语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并运用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达到交 目的。  相似文献   

9.
于晓言 《魅力中国》2010,(3X):99-99
"综合教学法",即在实际的教学中将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相结合起来,各取所长,相互补充,综合运用。在课堂中综合运用教学法,不应片面地肯定一种教学法而忽略另一种。翻译法在培养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的,扎实的语言知识可以为良好的交际能力打下墓础。  相似文献   

10.
自交际能力概念问世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通过评析Hymes、Canale&Swain和Bachman三个人的交际能力理论可以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认知理解能力,同时应把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者的认知心理结合起来。大学英语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容易忽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应多介绍些基本的语用失误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并最终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擘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分析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和理由,运用话语分析理论进行英语教学是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最佳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的交际和非语言的交际,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更容易造成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偏误,导致交际不畅,甚至可能引起文化的冲突.因此,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跨文化非语言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被外语教学界所忽视。本文讨论了非语言交际的内涵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途径,即"显性"路径和"隐性"路径。  相似文献   

15.
史毅 《魅力中国》2010,(12):124-124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主观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英语教学中。要坚持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必须同时进行;体验语言是领悟和使用语言的前提;探究式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鼓励探索求异,拓展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语感、发展交际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的教学理念。创新教育的建立应是通过更有建设性的理念的思考、革新和教改实践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因此,在公共课外语教学中,应开设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选修课;在跨文化交际中努力克服自己民族中心主义;克服文化休克,客观了解和认识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黄小红 《魅力中国》2013,(32):130-130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师往往采纳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模式,结果造成学生的“聋哑英语”。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各项交际能力为重点,而不仅限于语法或“语言能力”,此处的“语言能力”指的是关于语言的规则和形式的知识。课堂教学应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使课堂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实践场所。因此,我们要培养好学生的交际能力,实现学生由学习语言形式到语言内容上的转换,使语言成为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和信息的工具。交际教学法正是基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在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中孕育而生的。  相似文献   

19.
陆超祥 《魅力中国》2010,(13):74-74
交际教学法重视语言的功能,但却忽略了语言知识的基础教学,以及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功能。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习得最终目的是语言学习者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语言本身的同时能流利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培养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创造语言环境,发展交际能力;了解文化背景,正确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