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农户兼业投资问题研究王青张玉清一、辽宁省农户兼业投资行为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在对农户兼业投资问题进行研究时,首先应当选择一个参照系,以便对比,这个参照系就是农户非兼业投资的实际结果,也就是说,非兼业投资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纯农业投资,二是纯非农业投资...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辽宁省多地405户农户调查的数据资料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文对有效了解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辽宁省11个县(市)409户林农的抽样调查数据,针对农户的林地流转行为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建立农户综合流转模型、流入模型与流出模型3种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农户林地流转行为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分别对其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承包地面积、流转期限、林地流转难易程度对农户林地流入和流出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非农林收入、是否拥有林业技术、交通条件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是否有林业收入、林龄、对林改政策的了解程度、是否知道林地流转服务中心对农户林地流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辽宁省5个县3年农户数据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结果,判断出调查区农户收入差距在加大。文章运用Shapley值计算调查区农户收入结构对收入不平等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造成农户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非农工作以及农民的教育水平,林改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农户造林或是转出行为起作用的结果,林改为农户创造了较为公平的多样的收入渠道。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为例,利用对彰武、北票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续产业的预期,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后续产业预期不高;农户参与后续产业既受到地块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户主受教育程度等家庭因素的影响,农户的决策行为表现为有限理性。  相似文献   

6.
孙德凤  高伟 《农业经济》2000,(10):39-40
本文重点是探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村生产经营的农户的经营行为目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哪些因素又在对农户经营行为的选择起着主导作用 ?分析的目的在于对新世纪制订我国农村经济政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主要是依据辽宁省海城、建昌、宽甸、阜新等地的农户的调查资料,该资料取得的时间为 1998年、 1999年二年,农户的抽取是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并对调查上来的数据资料进行了审核及加工整理。 这些调查资料是通过我们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寒暑假进行农村经济调查活动取得的。从调查点情况看,具…  相似文献   

7.
利用辽宁省8个市县402个玉米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信息获取能力、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种植规模、技术认知、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政府补贴、技术培训以及土地流转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有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户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与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诠释农户概念、农户理论三大学派的基础上,对农户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农户行为的理性化与非理性化之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目前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既不同于西方学者所考察和描绘的小农社会,也不同于黄宗智"过密化"理论及以前的小农社会,进而提出了中国农户理论研究应充分考虑的几个问题:农户经济行为的差异性、农户家庭成员行为决策的多元性、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变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户视角的秸秆处置行为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农户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秸秆处置行为差异形成机理分析框架,运用多项式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对辽宁省408户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农户秸秆处置方式仍以传统农业利用为主,综合利用程度较低。户主个体特征、家庭外出打工人数、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环境关注程度、技术指导、信息获取能力、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村距县城距离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秸秆处置行为方式。为提高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程度,要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综合补贴和资金扶持,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强农户环保宣传教育,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户分化是近年来农村社会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不同分化类型农户由于所处的外部环境、经济收入的不同,使得其土地流转行为产生差异。本研究利用辽宁省铁岭市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分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分化类型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存在差异,非农户和Ⅱ兼农户转出土地的可能性较大,而专业农户和Ⅰ兼农户转入土地的可能性较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针对不同分化类型农户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的建议措施,以期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户出售秸秆决策行为研究——基于江苏省农户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资源化、商品化是当前我国将低碳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面。我国秸秆资源丰富,秸秆产业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农户行为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对农户出售秸秆决策行为进行分析表明,市场条件、农户当前处置秸秆的方式、政府政策、同伴行为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出售秸秆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多视角深入研究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破解农地流转瓶颈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途径。[方法]文章基于地域分异与农户分化的双重视角,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利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域分异与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参与农地转出有一定广度,但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却缺乏深度,主要表现在农地全部转出的农户率低和农地面积转出率低两个方面。(2)地域分异与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均有显著影响。经济地域分异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区位地域分异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亦有显著影响;农户经济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家庭劳动力数、承包地面积、承包地块数,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分别有显著的负向、正向和正向影响。(4)家庭非农劳动力数和承包地距离,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则不显著;年龄、教育年限和职业类别等户主个体特征,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也不显著。[结论]地域分异与农户分化是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农地流转和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府应根据地域差异和异质性农户的不同需求,为农户转出农地提供差异化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辽宁省8个县305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产权制度安排对农户造林投入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林地产权的不同安排会影响农户造林投入.同时,农户非农就业比例、经营土地面积、是否接受过林业社会化服务和年龄都影响农户参与造林活动,而木材价格、非农就业比例和是否自有资金也会影响农户造林投入.文章认为,政府应保持林地政策稳定连续并在林权流转和林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加以改进,从而激励农户造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辽宁省蔬菜主产区434户菜农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农户风险感知与施药行为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感知潜变量正向影响农户的施药行为响应,但是风险感知和施药行为潜变量中各个因子的影响路径和显著程度存在差异;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对农户风险感知与施药行为的作用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风险意识提升、保障条件供给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户经济行为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户经济行为,是农户经营目标的多重性所决定的。在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农户经济行为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农户经济行为正当与否,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户自身的经济利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农户的经济行为从收入、投入和消费三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探究农户在从事农业的经营活动中,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规范自身的经济行为,使之取得最佳效益,从而尽快走上共同富裕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农户企业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我国 ,农村家庭经营现代化的实质是农户企业化。农户企业化包括农户经营行为企业化和农户向真正农业企业嬗变两种情形。从阶段演进上农户企业化可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户现状特点的基础上 ,分别对农户企业化的基本规定、实践意义、发展条件及阶段演进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我国22个省43个县59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的粮食储备行为和农户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户都有储粮行为,储粮数量与粮食产量高度相关,大部分农户粮食消费可以自给,在过去3年的粮食储备数量基本不变,并表示在未来不会减少粮食储存。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庞辉 《农业经济》2015,(2):99-101
本文基于辽宁省农户调查,站在农户角度、以农业生产经营投入产出为视角,对财政支农政策中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和手段、数据获取等方面对农户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农户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展的方向。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内容涉及农户行为引起的农业环境问题类型、农户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农户环境保护行为与生态建设行为、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等方面;(2)研究视角主要包括以农业生产行为决策者农户为中心内生视角和以农户需求与以农户行为为出发点的外部视角,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3)在研究方法方面,早期主要是采用一般描述、定性分析和"事前"估计法,近年来"事后"计量模型的研究逐步增多,趋于多样化和综合性;(4)数据获取主要是农户问卷调查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5)今后研究应加强农户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与跟踪研究、农户环境保护响应决策机制、基于农户行为的环境政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数据获取方面,应将地理空间信息与问卷调查、社会经济状况结合起来,并进行农户行为与生态环境变化的长期跟踪。  相似文献   

20.
耕地保护中农户行为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有关耕地保护中的农户行为研究。研究方法:文献比较法。研究结果:从耕地与农户间的关系、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因素、影响因素驱动下的农户行为结果和激励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研究结论:正视农户行为对耕地保护十分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必须认真对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农户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