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张红贤 《特区经济》2008,235(8):49-50
为了将长三角旅游区打造成国际上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长三角旅游圈是我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一,区内经济发展水平高,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空间分布优势互补,客流关联互动性强,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本文从旅游经济和旅游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长三角旅游圈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并对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丽  段圣奎 《特区经济》2010,(12):159-160
苏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本文从整合角度,提出开发主体、开发空间、开发产品三个层面的苏北旅游发展新思路。通过不断动态综合,使旅游资源和谐、完整和一体化,促进苏北区域旅游业的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都市旅游圈一体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光 《特区经济》2005,(10):176-177
一、都市旅游圈一体化理论模式 竞合模式是针对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the cooperation competing model),简称CC模式。在这里,竞合是指基于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其实质是推动和实现区域旅游的一体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合的动力以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为背景,以相关地方的利益为基础,以市场交易为基本方式,以政府协作为补充,在塑造和发挥各相关地方及景区特色的基础上,最终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竞合模式对协调旅游空间竞争和空间合作的关系可以起到显著的协调作用,实现“双赢(win-win)”甚至“多赢(multi-win)”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赵建昌 《特区经济》2011,(5):168-169
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因能克服传统发展模式下的一系列弊端而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是自然环境相似、历史文化同源、区位联系紧密、交通条件便利和产业政策一致等。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选择要在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研究四个层面同时展开。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通过空间发展联系体现。作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云南西双版纳州傣族园的旅游开发通过基础设施现代化、经济结构多元化以及文化融合的加速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范春 《改革与战略》2012,28(3):119-122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是当今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文章首先分析了长江三峡旅游一体化的基础条件,接着指出大三峡旅游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发展战略角度指出大三峡旅游一体化应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空间格局有所作为;最后提出一体化推进措施,即建立一体化推进机构、一体化营销体系、投融资平台和统一的一体化服务标准。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同时,相关的旅游产业拥有较为成熟的现实基础.在实现中部崛起的新契机下,顺利进入以区域合作为核心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必须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法与正确的策略.文章对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绍兴是中国名士之乡,自古以来,名人辈出,贤才流寓,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界定红色旅游资源内涵,探索绍兴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一体化模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绍兴红色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绍兴市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探索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武汉城市旅游圈的资源赋存现状作为研究基础,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武汉城市旅游圈一体化程度的盲区与不足.提出了城市旅游圈空间一体化以及营销一体化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大湘西”旅游人力资源发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湘西”作为“西部旅游开发的桥头堡” ,需要高质量的旅游人力资源与之相匹配 ,如何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是“大湘西”旅游大开发的当务之急。分析了“大湘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大湘西”旅游人力资源的不足 ,提出“大湘西”应走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旅游空间的连续性及区域文化的相似性奠定了中三角旅游合作的基础.随着中三角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区域内的旅游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区域旅游合作将更加深入,这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中三角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以旅游空间合作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中三角33个城市间旅游空间联系状态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中三角旅游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锐  张宏程 《改革与战略》2011,27(6):107-10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各地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中—天水经济区在旅游资源、经济基础、交通设施、产业政策等基础条件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为区域内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可能性。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应从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建立共享信息市场,实现区域旅游整体促销,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证了信息化对于区域一体化的各项促进作用,分析了不平衡的信息化空间对区域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基于区域一体化要求的公平高效、地区统筹、城乡互动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并建议从协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信息化空间开发模式、规范信息标准与法规、提高信息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强化信息产业集群优势等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信息化建设,以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济南都市圈旅游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杰  李梅娟 《山东经济》2009,25(6):149-155
济南都市圈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建立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良好基础条件。但目前都市圈旅游业一体化还存在机制、产业等诸多制约因素。应通过政府主导、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增强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体系、打造品牌和黄金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措施推进都市圈旅游业一体化,以顺应世界各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提升济南都市圈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政府工作报告于2017年3月首次提出"全域旅游",是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引导,意味着旅游业全面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良好基础。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文章对南京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途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推动南京市旅游业转型升级,为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创新发展并实现全域旅游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旅游区域一体化开发是近年来旅游区域合作的重要成果,是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全国范围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兴起,辽宁省内各城市工业遗产旅游也已逐步展开,但开发的无序性阻碍了其更好更快的发展。文本在分析工业遗产旅游区域一体化开发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各区域政府协调合作、生态环境共同治理、强化旅游企业开发合作、共同做好营销宣传四个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辽宁省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镇江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真林 《特区经济》2010,(12):161-162
在介绍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镇江滨水区旅游资源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了镇江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过程及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正确开发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旅游开发也是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虽不十分理想,但有较好的开发基础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调整策略,深度开发,打造精品,形成合力,将会有力地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区域旅游一体化的SWOT分析及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莎 《特区经济》2010,(4):201-202
本文主要以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为指导,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与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历史机遇下,结合当前区域旅游一体化理论的研究,对长株潭区域旅游一体化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长株潭旅游一体化进行了的研究,并为政府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长株潭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按照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芜湖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从旅游资源的丰度、品质、空间结构与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该县的旅游资源,同时结合该县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作出基于旅游资源分析的芜湖县旅游发展方向研究,旨在为该县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