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资本收益,是指国家或国家授权经营机构,凭借在经营性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取得与出资人相对应的税后利润、国有产权(股权)转让收入等形式的收益。当前,国有资本收益管理中存在制度建设滞后、有法不依和监督不力等问题,导致国有资本收益流失,使国家权益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本收益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国有资产要保值增值,就必须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原则,向被投资企业取得相应的回报。本文就国有资本收益的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确保国有资本收益的收缴。  相似文献   

3.
高比例派现引发小股东不满3月28日,用友软件公布了2001年度报表和分配方案(每股0.7元的收益)以及高比例现金派息的年度分配方案,每股派现0.6元(含税)。仅从财务数据上看用友软件业绩优良,在目前管理层与媒体都提倡上市公司多用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的潮流下,每股分红0.6元应该是一个非常优惠的分配方案。但是我们发现在其年报公布后,用友股价却出现大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存在着某些条款表述不严谨、规定不适当的缺陷,不利于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功能的发挥,有必要加以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5.
国企红利“全民分红”的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央企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结束了国有企业多年来只交税收不交利润的历史。国有企业是全民共同所有的企业。因此理应向其所有者——全体人民进行分红。然而,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红利分配依然没有走出"取之国企,用之国企"的制度框架,全体人民并不能享有国企红利分配收益。为此,必须明确国企红利"全民分红"的改革方向,并采取配套措施促进"全民分红"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存在着某些条款表述不严谨、规定不适当的缺陷,不利于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用的发挥,并对此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财政监督运行机制不适应改革的要求,追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有资本监督体制的不完善和国有资本出资人“缺位”等问题造成的。因此,为了强化财政部门对国有资本的监督,首先应在法定的权限内制定国有资本金监督法律和规章制度,以强化国家所有约束;进而构建宏观和微观国有资本金监督体系,把监督工作的重心放在国有资本保值和增值上,依法对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本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变动、国有资产评估、国有股的转让、产权收益、资本金预算等基础管理工作实施监督,以达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2007年福建对所出资企业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出台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办法,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多年来仍未实现,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也尚未建立.为此福建需建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建立和实现国有资本预算、公共财政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三种预算体系,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级预算编制组织体系,完善规范的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框架下,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控制权与代理权的分离带来了终极控制人与直接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基于产权属性和控股结构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直接控制、国有金字塔控制、民营直接控制和民营金字塔控制四种类型,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终极控制权对直接代理人总收益、显性收益、隐性收益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国有直接控制和民营金字塔控制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对直接代理人的各种收益均有显著影响;在国有金字塔控制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对直接代理人的隐性收益有显著影响,但对其显性收益的影响不明显;而在民营直接控制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对直接代理人收益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五省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行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政府授权,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国有资本收益支出计划的专门预算。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利于落实和维护政府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提高国有资本营运质量。辽宁省国有企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