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农村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是农村与城市的边界由明确到模糊的过程。利用新农村建设平台和契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方面要素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加速增长,城市日益向郊区扩张,另一方面,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消费心理影响着农村,最终实现城乡融合。通过城市郊区化——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城镇特色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城乡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认真分析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关系、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从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变化中寻找规律,并通过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和体制创新等经济手段,促使城乡资源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3.
陈国兴 《江南论坛》2000,(10):32-32
社区建设本来是城市工作研究的课题,文明城市创建,也主要是搞好城市的社区建设问题。然而,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农村,在江阴市,当我们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时,农村的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摆到了面前。我们深切感到,对县级市而言,社区建设必须进乡入村。 社区建设必须进乡入村,是苏南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一条必由之路。而在江阴等苏南农村,已经率先进入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几年来,江阴市坚持城市现代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  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主导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广大农村特别是周边农村的支持和服务。而城市在接受支持和服务的同时,由于它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的作用,又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农民便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富裕起来。这不失是一条发展农村致富农民之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不只是就形态而言,它的深刻内涵正在于城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机制。“服务城市,致富农民”也正是这个战略机制所必然产生的结果。镇江市区周边农村的实际情况,完全证明了这一点,鉴于农村现状和城市发展,这条路将会越走越宽广。二  目前,服…  相似文献   

5.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集中于城市的现代工业和分散于农村的传统农业并存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城市化地区与农业地区的分离乃至对立,并由此产生了以“三农问题”为代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即:城市和农村这两个不同的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实现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农村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农村社会治理的理念更新。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对新时期城乡发展的科学论述。在"城乡二元"转变为"城乡一体"、"城市优先发展"转变为"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要坚持共享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创新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诟病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城乡壁垒,导致了落后乡村、落后农业和先进城市、先进工业的城乡分割现状。城乡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而经济的增长离不开金融这根大动脉。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开展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对全面认识城乡一体化内涵与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低保的城乡一体化是实现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观要求,它必然要经历城乡分治、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低保制度正在超越城乡分治,向城乡统筹阶段迈进。当前,要着力解决影响低保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体制、机制等问题,改革公共财税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低保管理体制。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不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日本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和平等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而我国还处于"二元"的社会保障模式下,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就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树立城乡人才统筹观念 1.树立城乡人才统筹观念,有利于明确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目标。城乡统筹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改变农村落后于城市的现状,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需要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而对农村人才培养的低标准、低要求,必然不利于实现城乡统筹的目标,因此,必须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标准。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镇化日益紧迫却又陷入发展瓶颈。创新文化旅游业态,从城市转向以农村为中心,进行城乡一体化整体布局。依托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特有的集群效应,可以实现农民就地转化及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榆次市从1985年开始,组织实施了以城乡一体化为基本指导思想的城郊型经济开发战略。经过五年的实践,初步打破了城乡分割的壁垒,密切了城乡的经济联系,加速了城乡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向建立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经济运行机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榆次市城郊型经济开发的基本内容是:  相似文献   

13.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必不可少的路径,它们互为依存、互为制约、互为条件,共同致力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4.
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目前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局限性,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市.有利于大大加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完成昆明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条件,经济与社会持续是目的。时代要求昆明必须把握住机遇.有力地推动整个昆明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推进城乡一体化力促经济快发展□王彦明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作为一个县,其经济特点和产业布局既有城市的特点,又有农村的特征,呈二元化格局。一方面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县城,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和乡镇企业主要分布在乡村。...  相似文献   

16.
谱好小康“三步曲”实现城乡一体化窦三马晋城建市九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始终从晋城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农村奔小康这一总目标指引下,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明星乡镇为依托,以小康村和广大农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新格局。到1993...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逐步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板块,是区域研究的热点.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关系成为影响和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城乡二元空间作为城市圈的重要地域单元,在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促进城乡协调与均衡发展是解决城乡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路径,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市化的要求,也是实现城市圈协调发展的要求与提升城市圈域经济体整合竞争力与软实力的基本路径模式.基于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架构,文章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共生关系思想,分析了区域共生的基本架构与模式,从城乡一体化、新型城市化道路、产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武汉城市圈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所提出的明确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是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具有特点不尽相同的阶段性,重点在农村,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社区是不同于传统农村社区和现代城市社区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自身变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节约资源、集聚发展的现实选择。但在建设过程中面临观念滞后、用地困难、资金缺口大、缺乏规划和政策难配套等困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走“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建设模式、“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主体”的社区发展战略、“城乡等值”的社区建设理念和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实施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就是要通过综合运用市场和非市场力量,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金融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使城乡购买力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平衡,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