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实施质量管理过程中,统计技术、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它为企业建立和保持符合GB/T1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打下基础。只有明确统计管理的基本常识和概念,才能减少管理中的盲目和失误,在日常工作中自然而然地保持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一)统计质量控制概述 质量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质量检验发展到统计质量控制,再进到全面质量管理。而体现预防为主的统计质量控制,不仅代表了~个发展阶段,而且还构成现代全面质量管理(TQM)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国际标准化组织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69)成立于1948年,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与质量管理、工业生产、检验检疫等相关的应用统计方法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4.
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最典型的统计方法是抽样方法和休哈特的控制图。美国人菲根堡姆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把质量管理分为检验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大多跳过了“统计质量控制”阶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步伐的加快,统计技术在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统计方法在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中成为员工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我们国家经济上虽说有了快速发展,但是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在质量管理方面,由于明显地逾越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造成了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方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加之对统计技术的应用是一个薄弱环节,不能大量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历史及作用,分析了统计技术在当今企业质量管理中统计技术的方法和应用,指出了统计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对质量的控制、决策、预测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应加强质量统计方面的工作,以确保企业质量管理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质量管理》2010,(10):52-52
统计质量控制(SQC)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施质量管理和持续改善的有效手段。统计质量控制不仅为过程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也使过程控制的数据分析结果成为企业领导决策的主要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统计质量控制方法——逐步回归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在传统的统计质量控制方法中,有两种是用来分析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方法,它们是排列图法和因果图法。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首先提出的,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引入质量管理中,它适于用缺陷数描述硬件产品质量特性、用计件和计数方式进行质量因素分析的场合;因果图又称鱼刺图,是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提出的,是定性分析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直观简单,是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现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产品质量特性是用计量值…  相似文献   

9.
统计过程控制方法争辩和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科 《质量译丛》2001,(2):31-34
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制造和服务过程的监控和改进。这些方法在理论和应用上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争辩所论及的部分内容是:假设试验和控制图之间的关系,理论所起的作用和控制图性能模型之间的关系,互相竞争方法的相对优点,SPC本身和对SPC研究的恰当性问题。此文的目的之一是改进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之间的沟通,以解决某些分歧。在2000年10月12-13日召开的美国质量协会和美国统计协会的一次会议上,统计学教授、美国质量协会会员伍导尔发表了题为“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的争辩和矛盾”的论文。并在当月出版的美国“质量技术”2000年第4期作为首篇文章发表。此文在比较广阔的背景和比较丰富的材料中,思考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地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道:“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学习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也应当以此为准。  相似文献   

10.
郝冬芬 《河北企业》2011,(11):17-18
质量管理在其发展历史上先后经历了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标准质量管理阶段。在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统计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分析手段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欢迎,并且效果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要想干好任何一件事情,首先需要选用得心应手的工具予以辅助,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展质量管理同样如此,进行质量问题攻关、持续质量改进都离不开统计工具的选用。中国质量协会先后推出了新、老统计技术方法共14种,并推荐选用JK法、6σ等多种方法。由于在我国质量管理的进程中,缺少“统计质量”这一环节,尽管在推行TQC、TQM以及ISO9000族标准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宣传培训工作,但至今在质量改进活动中对统计技术的应用仍缺少系统性、多样性,人们对其工具的实质理解不深,熟悉和掌握程度不够,往往在活动中生搬硬套地采用,效果不佳,或者走了很多弯路。  相似文献   

12.
魏林 《中国质量》2006,(1):77-78
在《论统计技术的核心思想——目标质量观》(见本刊2005No.11)一文中,笔者曾谈到,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门柱质量观阶段,产品做合格了就完事大吉,合格率成了衡量企业质量水平的唯一标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我认为主要有两条:其一、我国的质量管理长期以来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从日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初期,在对统计技术还没有很好的消化和正确应用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20世纪80年代,当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思想和方法传入我国时,适用于质量管理的多种统计技术方法也随之传入我国。如对生产工序质量进行控制时,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及对工序能力的等级评价这种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也被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加入WTO,经济体制处于重大转轨过程,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领域和职能也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而统计工作如何面对新形势,适应入世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就成为我们面对的新课题,强化统计工作管理,全面提高统计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按语:企业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特别是建立、实施或保持质量体系,统计技术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我国缺少统计质量管理(SQC)这个发展阶段,致使人们缺乏统计思想和不熟悉统计技术方法.为补习这一课,本刊特开办"统计技术方法入门"讲座,以通俗易懂、文图并茂的形式,向初学者普及统计思想及统计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统计方法是现代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的必要工具和手段,而QC小组作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和改进的活动.强调活动要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因此,小组活动运用统计方法对所收集的大量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判断及优化后得到一系列数据资料结论,从而对反映问题作出一定的判断并加以解决。可以说,QC小组应用统计方法判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着QC小组的活动质量和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吴昊 《质量春秋》2004,(5):32-34
统计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一直是组织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尤其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组织来讲,由于数据量少,生产周期短,分析信息指导作用小,限制了统计技术的在组织中的应用,统计技术应用基本是一个空白状态。本文就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情况,通过对单件小批量生  相似文献   

18.
浅议统计技术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统计技术是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变异并进行推论的技术。施工企业应用统计技术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其有效性和效率,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尤其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工作中.到处都要同变量、波动和风险打交道,所以,必须形成用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判断等统计方法来考虑问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处于网络转型、业务转型、管理转型的关键战略转型期,在企业面临战略转型的新形势下,统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推动统计工作从传统数据整理向管理决策信息支撑方向转变,全面提升统计职能;要强化数据质量问责制,进一步理顺专业统计与综合统计关系,切实发挥统计人员在分析监控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中的核心作用;要进一步深化统计管理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统计管理体系,加强统计分析与生产经营的结合,使统计数据有力支撑经营决策和业务发展;并通过统计工作交流开阔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统计技术的应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门类众多的统计方法形成了一座统计技术的百花园。而由国标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凯克·博特(Keki R.Bhote)首创的线索生成技术则不愧为统计技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