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3,(11):136-139
简要分析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现状及问题,研究提出实行差异化政策、设立专项工程、加强规划指导、"四化"同步、突出区域特色、发展循环经济和强化科技支撑等加快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把社会经济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是一种新的经济理念.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尚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还更多地体现在理念上,全社会性的循环经济还没有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3.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实现的基本路径.它既是一种科学的思想理念,又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相对传统经济模式是一次巨大变革.循环经济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彻底转变了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污染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经济,社会,环境成和整合起来,统筹协调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它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不同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线性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的物质反馈型双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顾伟红 《价值工程》2006,25(12):12-14
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入手,对绿色节能建筑对循环经济的贡献展开分析,提出西部地区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服务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部特色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根据绝对优势和资源禀赋理论,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具有绝对和相对优势,如何将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好西部地区的"追赶效应",从而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西部地区各方力量应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西部重镇在迎接这一轮产业转移的经济浪潮中更是形成了"经济发展物流先行"的共识。谁是"西部物流中心"?重庆?成都?还是昆明?"打造中国西部物流中心"的雄心壮志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被这些西部地区的重镇提上了振兴地方经济的议事日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后的市场开放,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近十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通过将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式循环过程,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中,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非常严重,因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把经济活动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中的反馈式流程经济发展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经济开发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单靠自身积累和政府支持是难以解决的,必须引进外部资金来西部投资.西部地区要大量吸纳外商投资和东部、中部地区的资金,就必须根本改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中外投资者到西部地区投资,我们将其称为"筑巢引风".西部地区不仅仅资金短缺,更为短缺的是企业家."引凤"就是吸引投资者和企业家,投资者和企业家来了,资金、技术、管理就会一同跟进.从某种意义上说,"引凤"比起"蓄水"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是沿用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对农业采取掠夺性经营.这种增长方式实质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线流动的线性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方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是实施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焦点问题.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而且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研究在西部地区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对于西部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循环经济新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种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循环经济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14.
<正>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全面发展,是中央着眼全局,审时度势,在世纪之交作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是启动内需、扩大投资、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经济向内需扩大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省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发挥比较优势,认真谋划,科学推进,抓出成效,实现西部大开发与带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双赢"战略。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追求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式循环发展.我国目前实行循环经济中存在制度障碍.这些障碍包括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般性制度障碍和由于我国制度建设不完善所致的障碍,解决这些制度障碍关键在于借鉴别国经验,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作为经济大省和资源小省,浙江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近日,浙江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谋划"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发展目标:2015年完成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 这份约7000字的《行动计划》提出,浙江省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循环型产业形成较大规模,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面完成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积极争创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经历了沿海、内地"两分法",东部、中部、西部"三分法"和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分法",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对解决区域内部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部地区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东北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的梯次使用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践模式上,它主张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尊重生态系统的消耗能力和再生能力为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发展特色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理念,但很多特色经济工作者不能正确判断特色经济,目前学术界没有明确判断标准.西部民族地区根据自身特点,近年来一直大力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制定一个判断标准至关重要,根据"资源—技术—产品"特色经济理论得出三个判断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相对滞后,是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区域,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大局,事关长远。大力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城镇体系、完善的市场体系、可持续绿色发展体系、完善的社会建设体系和高水平开放发展体系等六大体系。需要对标先进地区,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紧扣发展需要,激发战略功能平台的综合效能;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拓展产业链条;结合新老基建,打造数字技术发展先进位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