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体制改革也不断推进,从而加快了电力企业的市场化进程,促进了电力企业由垄断方向市场竞争中营销者的角色的转变。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从而也提高了对供电服务质量的要求。当前,太阳能、天然气、热力等能源也对电能形成了挑战,从而增加了供电企业的经营压力,因而,在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研究电力企业的增供扩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在探讨构建增供扩销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增供营销的市场营销策略,以供电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对电的需求量,供电企业也逐渐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电力企业开展好优质服务的同时,怎样使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怎样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成为供电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积极加强,完善其正确配置,是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源头所在。  相似文献   

3.
电能供应是我国工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保障,所以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供电企业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加强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用电检查不仅关系到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与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要加强用电检查管理,提高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同时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在用电检查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利益,所以要及时处理。文章对于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提高用电检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电用,良好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社会对供电企业要求的重要部分。在电力管理发展过程中,原来以拉闸限电为目的的负荷控制正逐渐向用电管理方向过渡,电力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低压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的情况,适时根据供电需求的增长调整电网负荷,及时发现和定位电网故障,发现异常供电和异常线损,杜绝供电隐患。文章重点阐述了这种监控装置的一般性设计原理以及在需方管理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余国辉 《城市建设》2011,(1):340-341
电能是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主要能源,电能计量涉及发电、供电与用电三方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电能计量的正确性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的重要性,介绍了相关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方法,并重.最对谐波电能计量算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电力农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电力的生产输送和利用都离不开电能计量,电力企业的许多经济技术指标必须通过全面、准确、可靠的电能计量来反映,提高电能计量的正确性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的重要性,介绍了相关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供电企业来说,用户功率因素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还关系到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本文通过三方面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得到了更加广泛地应用,对电力这种清洁能源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更加注重质量。而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10kv配电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表明供电企业的供电能力,并最终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对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研究,找出供电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需要电能成倍增长,对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电力质量(PowerQuality)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 随着我国电能质量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治理将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综合动态的谐波治理措施并同时考虑电网的无功功率补偿问题.是电力企业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城市供电要求急剧增加,城市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是推动电网现代化管理,提高电网供电可靠率,切实提高电能质量,提高电网整体供电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需求成倍增长,对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问题也日趋严重.电网谐波使得电压、电流的波形发生了畸变,使电力系统的发、供、用电设备出现许多异常现象和故障,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已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能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在需求上也是越来越大,这样就给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电力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情况要进行及时的了解。新的形式下,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电力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可以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能力的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用电安全以及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配电技术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各种新技术、新科技都逐渐地被运用到电力系统中。随着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发展,配电网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将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同时也可以将供电的质量改善并对运行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可以不断的推动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的含义、结构组成以及运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集中抄表模式得到不断发展,其核心技术也愈发可靠和成熟,在大部分供电企业逐渐得到了规模化的应用。本文对电力系统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目前的状况进行了阐述,并详细分析电能计量集抄系统的特点及构成。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的生活中,电能是非常重要的能源,同时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进步过程中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人们的生活对电能的使用不可避免,因此,人们生活中无法离开供电系统。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就使得人们生活中用电量出现了不断增加的情况,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电费抄核收管理方面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了促进供电企业更好的发展,要提高电费抄核收管理的精确化以及集约化,对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非常有利。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文章对电费超核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电网配置老化陈旧的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偏远地区的经济和地理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了电网设施线损高及其相关问题,也为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线路损耗是影响供电企业效益和供电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边远落后地区的供电企业,电网存在布局不合理、线路因陋就简、线径细、供电半径大、电压质量差、供电可靠性低等问题。因而加强线损管理是提高电力企业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电力企业科学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电网投入的力度,我国电力系统科技含量得以不断增加,相应的专业技术生产活动也不断的增加,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电力企业科技档案。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通过加强对电力企业科学档案进行管理,才能列限的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文中从科学档案的特点入手,对正确认识供电企业科技档案管理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强供电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的举措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社会也在不断进步,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种家用电器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工业生产也是要依靠电能来作为生产动力的,这样就使得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供求压力在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用电能表对用户的电量使用情况进行掌握是进行电费收取的重要方式,电能表是电磁学计量的重要工具,其中三相交直流指示仪表是电磁学计量校验的重要工具,将其应到电能表计量校验中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19.
在供电企业中,电费的回收直接对供电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好坏,也是保障电力企业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电”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长期以来在电费的收缴中,人们习惯的是“先使用后缴款”的模式,这就导致供电企业所要承担由于客户的原因而出现的拒绝逃避缴纳电费、丧失偿债能力等各种风险。因此,加强对供电企业的电费管理与电费核算工作,对供电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就我国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与核算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发展和工程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中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成为必须要保障的工作。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的运转和推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而,对于变电运行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相关的解决方法自然也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本文着重分析了变电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