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每一个企业领导人都必须记住,如果历史将来能够记住你,那绝不是因为你做人的魅力,而是因这你所创办的事业。为了做好这一点,企业家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选好接班人。企业领袖是一种团体行为,不是个体行为。中国能否产生世界级的企业领袖,不在于单个的英雄,而是整个中国企业团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是否能够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打造一个整体的形象。我们需要合作,有些企业经常盼对手快快倒下,这种思维太狭隘。单个力量太孤单,也不可能成为世界领袖。要做一个成功的、令人尊敬的企业领导人,企业家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遵…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说:“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下大力气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不仅是企业“转机改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振兴社会主义经济,使我国在21世纪激烈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寻找精神资源 中国企业管理变革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家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是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转轨经济需要企业家在种种制度和文化的变迁中做出冷静的分析与判断,把握属于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管理变革,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要想在变革时代完成自己的使命,需要中国企业家有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领悟,一种对当下制度及文化环境的深度体认,表现为领悟之后的决断。 “我们是一边跑一边回头学走路。”这是一位中国企业家对自己企业的判断。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已经很不容易;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回头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上的问题。这种仓惶上路的紧张感似乎是很多企业家共同的心理体验,在企业经营中他们必须完成诸多使命;产权改造、激励机制、管理变革、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等,而这些问题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这就决定了转型期中国企业家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商业环境,需要更多的智慧,而这种智慧需要某种更为广博的精神资源的推动。 什么可以在更本原的层面上推动中国企业的管理变革?是ERP吗,是供应链管理吗,是业务流程重组吗?这些企业管理技术层面的因素正在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它们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仍然期待一种更深厚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也必将对我国企业提出新的要求和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当什么“家”最难——企业家。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国力的较量在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企业家;一个企业的命运往往维系在企业家身上。“做好做坏在员工,做亏做盈在经理”,“用好一个人,救活一个企业;用错一个人,败坏一个企业。”企业家为何具有这么大的能量?这是因为,企业家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稀缺资源,兼有多种经济行为和…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纺织企业开篇之作应是定位在整合市场资源上,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企业作为市场诉主体,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取 于整合市场资源上,有位企业家从这种意义上提出一个观点:“这世界不缺资源,缺的只是有整合市场资源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本人赞同这个观点,并拟从这个观点出发,探讨纺织企业整合市场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21世纪钟声刚刚敲响之时,股份经济作为一个新事物,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在中华大地兴起,以根治企业不活的一剂良方,在各企业中生根、开花、结果。有经济学者预测,21世纪初,将是我国股份经济的黄金时代。 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股份经济情况下,怎样防范、化解财务风险,是广大会计、审计人员密切关心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纲要》还指出:“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在新世纪的开端,在国际国内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这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下面,我想围绕“面向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家”这个主题,讲七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力企业和电力企业家怎样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应对加入WTO的挑战,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这既是一份必答的试卷,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最近疾呼:“与狼共舞,必须成为狼”。这是一个企业家面对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自肺腑的呐喊。怎样才能不被“狼”吃掉?答案是要把我们的企业锤炼成更为强悍的“狼”或“牧羊犬”。迎接考验,最重要的是自主创新。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对企业来讲,管…  相似文献   

9.
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历时近12年,目前“入世”谈判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与世纪同行,同世界经济规则并轨已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入世”后中国将接受WTO所制定的一揽子协议,这对我国工业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当前,我国极大部份工业企业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在产权制度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进行彻底改革,尽早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准备,才能在WTO带来的新浪潮中激流勇进。  相似文献   

10.
何春艳 《广西电业》2005,(11):28-29
企业家一词.来源于英语entrepreneur。而entrepreneur由法文演变而来.当时是指带兵远征而需要承担风险的人。18世纪中叶,法国经济学家坎狄龙(Cantillon)把一个从事经济行为的人,即按照固定价格购买而按不同价格出售商品的人称为企业家,这样“企业家”一词进入经济领域并与“不确定性”联系起来。20世纪初,经济学奈特进一步发展了企业家的有关理论。奈特将企业家的职能界定为“承担不确定性和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之魂。这是引领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据有关资料讲,在硅谷,每年都有近90%的创新公司破产。所以,美国企业和企业家信奉“世界属于不满足的人们”这句格言,很少陶醉在现有的成就之中,而是善于忘掉“过去”面向未来,勇于变革。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加速的时代,推进管理创新成为企业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将在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21世纪的全球经济环境和知识经济固有的内涵所决定的。 那么,知识经济都有哪些特点,我们的企业如何运营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所作为?本文就此谈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怎样创建学习型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变呢?这是一个值得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深思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PeterM.Senge)教授出版了《第五项修炼》一书,提出“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这乃是竞争求生存的基本法则”;在其后出版的《变革之舞》中,圣吉教授又强调“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学习能力的竞争,而竞争唯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理论问世以后,立即风靡全球,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成为企…  相似文献   

14.
王育琨 《董事会》2010,(7):42-48
中国企业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中获得了极大成功,在短期内积累了惊人的财富,创造了无数世界级的“业界神话”。然而,处于而立之年的中国企业家群体却陷入了一种后“富裕”时代的焦虑,挣扎于义与利、道与术的纠结,不知道财富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困惑于领导力的日渐疲弱和企业生命力的缺火。这是一个时代的困境,是这个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商业伦理迷火、社会文化心理脆弱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中国已有8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摧枯拉朽的中国制造业却引发了来自欧洲、美国、第三世界,乃至全球的恐慌与打压。是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注意构建与全球社会的贸易和谐吗?还是中国企业目标市场出了问题?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不辩的事实:很多中国企业的产品处于产业链的底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必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否则,将很难立足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那么,中国企业实现“中国创造”的基础和空间从何而来?实现的途径和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中国要有一批具有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即:中国要有一批敢于冒  相似文献   

16.
一个崛起的大国一定要有自己的世界级品牌。中国企业家从没有放弃建立世界级品牌的梦想,联想、海尔等都在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但进入21世纪的中国本土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与国力同步增长,中国品牌既有外患也有内忧。外患是指一批中国品牌在全球  相似文献   

17.
卷首纵横     
当辞别波澜壮阔的20世纪,迎来充满希望的21世纪之际,完全有理由为我们以往所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然而,我们更需要正视在新世纪中将面临的艰难险阻,凭借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搏击更大风浪,迎接更大挑战。20世纪末的世界处于一个大调整、大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已跨入21世纪的世界,依然具有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三大鲜明特征。就石化集团而言,我们必须高度关注世界经济四大走势。首先,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各国经济进…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新质量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1世纪是质量世纪 世界著名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认为:“20世纪是生产力世纪,21世纪是质量世纪。”另一位同样著名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认为:“质量在全球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开门见喜。作为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我们有太多值得骄傲的事情:申奥成功,国家入世,国民经济稳步增长……这一切昭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绝非虚言。对于成立于1981年,国务院各部门中成立最早的行业协会之一的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简称中纺企协)而言,2001年同样是值得关注的一年。这一年,中纺企协渡过了20岁生日,跨入雄心勃勃的成年,并以“科研成果产业化对接会”,“WTO与中国纺织企业高峰论坛”,“东西部纺织企业交流研讨会”三项重点工作拉开了进军21世纪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中国制造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文分析了制造业在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按照“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原则,分析了20世纪末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根据现有基础和市场空间,提出了21世纪中国制造业有预期成长优势的十大产业;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提出了21世纪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四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