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艳梅  谢玉梅 《经济师》2007,(11):49-49,90
文章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4家国内银行1998年-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外资银行进入带来我国银行业呆帐准备金率和费用率的上升,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外资银行的进入并没有带来我国银行业控制权的转移威胁。据此文章提出了我国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要点。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我国宣布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在制度待遇上,外资银行将与国内银行站在同一起点上。2006年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我国,意味着我国内资银行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将与外资银行展开各方位的竞争,从而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首先了分析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进而分析了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和冲击,最后论述积极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我国宣布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在制度待遇上,外资银行将与国内银行站在同一起点上.2006年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我国,意味着我国内资银行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将与外资银行展开各方位的竞争,从而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首先了分析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进而分析了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和冲击,最后论述积极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开展业务,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的影响及我国银行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银行加快了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3 家国内银行1993 年—2002 年的面板数据,在国内首次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盈利状况、经营水平、抗风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影响在90 年代前半期不甚明显,到1998年以后才逐渐显著;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虽然国内银行的利差有所上升,但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同时呆账准备率提高,表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效应”、“技术示范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在我国均有体现;此外,国内银行的盈利状况等还受自身资本充足率和费用率的影响较大。据此提出了我国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要点。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开始与我国银行在各个领域展开全面的竞争。因此,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效率的影响,将有助于国内银行更好地采取应对之策。本文试图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做实证分析,从盈利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抗风险能力,资本结构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证,进而对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组合绩效"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梳理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以我国银行业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中外合资银行为样本,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样本银行的经营费用、盈利能力和银行效率等"组合绩效"指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对1998-2005年79家国内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类估计后发现:(1)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导致国内银行管理费用增加;(2)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促使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3)伴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竞争不断加剧银行效率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1)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强烈冲击,使我国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使国内金融市场形成新的竞争格局,特别是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对国有银行的冲击将不可避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制现状和市场准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骅 《经济师》2006,(4):78-79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迅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给外资银行监管法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法制和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是当务之急。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制应重视规范立法和系统立法、立足国情借鉴外国经验、健全银行监管法制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使之符合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