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征收办法的统一,为内、外资企业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平台.但考虑到吸引外资对我国发展的必要性,仍然应给与涉外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阐述了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其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了税前扣除标准、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本文结合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就《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广告费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新智慧》2005,(28)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的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争外国企业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的企业所得税,应按实际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计算抵免税额。二、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国投资者将分得的利润再投资于我国的,凡该外商投责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已抵免购买国产设备允许抵免的所得税额的,在计算再投资退税额时,应按企业实际负担水平确定,即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二条公式中的“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和“地方所得税税率”,应按以下公式确定: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该税后利润所属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247;该年度外商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原实际适用的地方所得税税率=该税后利润所属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缴纳的地方所得税税额&;#247;该年度外商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2005年7月20日印发)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购置国产设备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吴金光 《新智慧》2005,(10):44-45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巳缴纳所得税税款的40%。《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第八十二条进一步规定了再投资退税额的计算方法,退税额的计算公式为:退税额=再投资额&;#247;(1-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与地方所得税税率之和)&;#215;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15;退税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税款的40%。《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第八十二条进一步规定了再投资退税额的计算方法,退税额的计算公式为:退税额=再投资额&;#247;(1-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与地方所得税税率之和)&;#215;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15;退税率。这两项条款明确规定了再投资退税的基本含义及具体计算方法,表明再投资退税是退还外国投资者再投资额中已缴纳企业所得税税款的40%,通过将税后的投资额还原成税前利润来计算已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条文的规定是详尽的,在实际操作中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歧义,但笔者的问题是,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退税额与再投资额中所包含的已纳税额是一致的吗?为了便于分析,现举例加以说明。例:某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期限为15年,中方与外方的投资比例为6:4,所得税税率为30%(免征地方企业所得税),企业正享受减半优惠政策。2000年实现会计利润405万元,由...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日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的相关规定存在很多相同与不同之处,企业应充分掌握相关政策,自觉遵守税收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牛达 《新智慧》2007,(5):64-67
2007年3月16日,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鉴于新法在纳税人、税率、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与现行税法有诸多不同.本文将企业所得税法新旧法条要点加以归纳,以备读者比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了更快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来,我国于2007年3月16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统称新法),新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新法的最大特点体现为“四个统一,一个过渡”,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将企业所得税率降低为25%;统一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同时,对老企业规定一个五年的过渡期。通过对新旧企业所得税法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应了解其具体变化内容提前做好所得税筹划事项。一、纳税人认定以法人为单位纳税。原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纳税主体为独立核算单位,外资企业则为法人。新法规定,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可以汇总缴纳所得税。也就是说,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时,设立的分公司可汇总纳税,而设立独立法人的子公司,则要分别纳税。根据这一点,目前存在亏损子公司的企业集团,可考虑通过工商变更,将子公司变更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已不适应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对外资企业的长期优惠,无疑是对内资企业的打压,这将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从两税不一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发,应统一和完善两个企业所得税税法。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所得税法对原有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对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税率,统一税前扣除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反避税措施等,税法的改革必将对企业的纳税筹划产生重大影响。为适应企业所得税法改革的新变化,本文在全面总结新税法内容的变化基础上,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策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浅析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最大特点体现为“四个统一,两个过渡”,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将企业所得税税率适当降低为25%;统一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同时,对老企业规定一个五年的过渡期。企业应在充分理解新所得税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12.
王学军 《新智慧》2008,(11):46-47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6月30日印发了《关于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35号文),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半年以来的所得税预缴申报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国税函[2008]635号文特别允许纳税人在预缴所得税时,对会计利润总额进行三项减除,这对企业是个十分有利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1.新《企业所得税法》缩小了“视同销售”的范围。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货物在统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比如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分公司、非生产性机构等不再作为视同销售处理。该政策调整是因原税法是以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作为纳税人的,不具有法人地位但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分公司等也要独立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新《企业所得税法》采用的是法人所得税模式,因而缩小了视同销售的范围,对于货物在统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如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分公司等不再作为视同销售处理。新《企业所得税法》同时明确,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利润分配的,同样应当视同销售。  相似文献   

14.
李福  李太芳 《新智慧》2006,(3):34-35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经批准实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集团母公司及其汇总纳税的成员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的汇总纳税办法。据此,集团母公司年终在成员企业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基础上合并计算年度应纳所得税,在合并会计报表上填列合并缴纳的所得税。  相似文献   

15.
《新智慧》2006,(3):79-7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别的有关规定.现就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以下统称企业).在内部处置资产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徐梅  郑海东 《新智慧》2008,(9):24-25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已经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与以前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旧税法”)相比,新税法统一了税制,降低了税率,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在一些具体规定上,新税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拟通过新税法和旧税法的深人比较,并结合实例,对新税法背景下投资企业持有权益性投资期间从境内外取得投资收益的税务处理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我国的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其中企业所得税的改革成为重要一环。新的企业所得税合并了原来的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几个所得税税种,从税种、税率、税前列支标准,以及征税方式等方面,统一并规范了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并提出在适当时候,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制度。新的企业所得税实施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是基  相似文献   

18.
王李霞 《新智慧》2005,(3):43-44
一、有关企业合并所得税规定的比较 1.与合并所得税有关的法规、准则的比较。我国有关合并所得税方面的税收法规有:1994年5月颁布的《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2000年6月颁布的《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涵知》和2001年2月颁布的《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这些法规仅对企业合并时的所得税缴纳和处理作出了规定,但对合并后发生的内部交易所引起的合并所得税的缴纳和处理并没有作出规定。会计准则也没有涉及合并所得税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8~2012年相对稳定的企业所得税环境,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在所得税成本和财务报告成本动因下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在企业所得税法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且应计项目与真实活动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均有采用;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中权衡了所得税成本和财务报告成本。  相似文献   

20.
徐汉峰 《新智慧》2008,(9):33-34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简称《2007税法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废止1991年6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和1994年2月4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本文根据《2007税法条例》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财务会计工作者正确把握现行国家税收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