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广汉 《广东经济》2013,(12):30-30
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于中国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促进内地的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多元化的开放格局,对于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2013年6月美国又宣布与欧盟正式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两年内完成TTIP谈判并签定建立美欧自由贸易协议。如果美国意图如期实现,最终将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和美欧自由贸易区,全球贸易格局和规则将出现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以及近邻的东亚各国和地区相比,中国劳动生产率依然很低,产业结构也较为落后(张文忠、杨荫凯,2001)。自1992年中国对美贸易首次为顺差以来,顺差数额逐年递增。200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693.8亿美元,出口2327.0亿美元,顺差1633.2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为欧盟)。随着中美贸易额的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3.
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和欧洲的双边贸易不断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年欧元区11国与我国贸易额为343.5亿美元,比19?5年增长近4倍。欧盟目前是仅次于日本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如今,这种状况将因欧元的启动而受...  相似文献   

4.
张希颖 《经济论坛》2004,(22):122-122
2004年欧盟接受了包括匈牙利、捷克、波兰等在内的10个新成员国,东扩后的欧盟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众所周知,欧盟已经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那么它的扩容将会对中欧贸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FDI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FDI)快速增长,同时中美双边贸易额也在不断扩大,从1979年的25亿美元跃升至2005年的2116亿美元。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和外资来源国之一,研究美国FDI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有助于中国合理制定对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夷 《经济》2013,(10):26-28
每一项区域之间贸易协定的谈判或签订都会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波澜,因为它使谈判双方带来合作更自由的可能,也很自然地让谈判区域外成员感受到"排挤"。美国与欧盟首轮《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简称为"TTIP")谈判于今年7月初在华盛顿结束,第二轮谈判也将于今年10月在布鲁塞尔举行,这项"高端FTA(自由贸易协定)"受到各方高度关注,相关评论层出不穷。本来就已紧密合作的美国和欧盟,怎么又会想到这个TTIP呢?为什么TTIP、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都让中国缺席了呢?这扑朔迷离的国际贸易形势,还真让人看不懂。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以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来衡量,日本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2004年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位居第二,日本下降为第三位。这种现象引起中日经贸界以及学者们的关注。探讨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既是中日经贸界和学者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中日经贸合作,扩大两国投资与贸易关系的必要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8.
随着亚太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随着欧盟替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开发西部力度加强,以及中亚经济持续复苏,建设一条亚欧陆路贸易走廊,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美贸易磨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寅 《经济论坛》2006,(21):48-50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美国曾长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时至今日,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先驱者们当初最大胆的想象。仅就双边货物贸易额而言,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2116.3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同时,中美贸易逆差也前所未有地上升到2016亿美元(按照中国统计口径,此差额为1147.7亿美元),巨额逆差在美国国会再掀波澜,中美经贸关系面临更严峻的考验。2006年伊始,随着“美中贸易政策评估报告”出炉,中美贸易再次剑拔弩张。该报告中美方措辞相当激烈,称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学徒期”已经结束,美国将让中国为不平等的贸易做法负责,这预示着中美贸易摩擦很可能升级为“贸易战”。  相似文献   

10.
对世界纺织品贸易来说.2005年是一个过渡年。纺织品配额取消了.美国与欧盟却又启动了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了解美国进口商的观点与看法,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商或许会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赵秀 《时代经贸》2011,(20):84-85
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正式加入欧盟,欧盟完成了有史以来的第六次东扩。欧盟东扩无论对欧盟本身还是对其贸易伙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首先阐述了欧盟东扩过程,然后详细分析了欧盟东扩对中欧双边贸易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表明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有利也有害,但是中欧双边经贸快速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2.
欧盟是中国对外贸易活动的主要伙伴,近年来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伙伴关系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燕 《经济论坛》2007,(10):74-76
一、引言 中国与欧盟于1975年正式建交时双边贸易只有24.46亿美元,此后,伴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双边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如今,东扩后的欧盟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累计第一技术供应方和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同时中国也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173.1亿美元,同比增长22.6%.据欧盟统计,去年前7个月,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创记录的476亿欧元(约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4%.巨大的贸易逆差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声浪,令双边贸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和谐.尤其是近期遭遇欧盟反倾销税的中国鞋,更被许多中欧观察人士视为一个不佳的征兆,他们认为欧盟极有可能改变以往的贸易开放策略,转而寻求更加保守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田甜 《时代经贸》2013,(13):6-6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由于两国经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中美已经形成了“互相依赖,共同繁荣”的贸易格局。但是自中国入世后形成的巨额贸易顺差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吸引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对该问题的高度关注,对该问题的分析及为利益相关体进行针对性政策研究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田甜 《时代经贸》2013,(14):6-6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由于两国经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中美已经形成了“互相依赖,共同繁荣”的贸易格局。但是自中国入世后形成的巨额贸易顺差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吸引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对该问题的高度关注,对该问题的分析及为利益相关体进行针对性政策研究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欧盟贸易的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是中国近年来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笔者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方法,选择了中国和欧盟中的七个主要国家分别作了比较优势总体变化的分析,进而对各国2008年SITC细分三位数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中国和欧盟主要国家商品的贸易比较优势的情况,并且根据分析提出了如何促进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的贸易额度日益攀升,截止去年,按中方统计,双边贸易总额已达到2116亿美元,而按美方统计,中美贸易总额为2853亿美元。虽然双方在统计口径上不一,但数据显示,双边的经贸往来使中美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日益紧密。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双方经贸规模不断扩大之际,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两国的高度关注,贸易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中美经贸往来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8.
冯淑娟 《财经文摘》2008,(3):117-117
西方国家的“大棒”再次落下。只是,这次挨打的不是非洲,也不是伊拉克,而是美国和欧盟最紧密的贸易伙伴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美服务贸易比较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双边服务贸易一直处于失衡状态,研究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依据最新的统计资料,针对中美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内部结构、地理方向和体制法规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后危机时代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提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已成为各国发起贸易救济措施的众矢之的。在众多对华实行贸易救济措施的经济体中,欧盟、美国、日本作为我国的三大贸易伙伴,且作为在世界上有较强影响力的经济体,对我国出口的直接影响以及由于示范效应带来的间接影响都十分显著。因此,文章将基于相关数据对欧盟、美国、日本对华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