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信息传递的博弈分析视角,分别针对风险偏好型、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性三种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的救助中与政府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并重点对政府的财政责任进行了理性界定.  相似文献   

2.
社会救助作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无论是救助资金的筹集、使用还是使用发放、监督管理,财政始终居于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财政资金是社会救助资金的主要来源.当前由于政府间社会救助责任划分不明确,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缺乏稳定的内在增长机制,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社会救助制度的财政保障不足.应从财政保障范围、投入规模、职责划分和规范转移支付等多方面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3.
财政审计又称财政收支审计,是审计机关依照《宪法》和《审计法》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是政府审计的一种形式。本文从分析财政审计的现状出发,剖析了财政审计面临的问题、改革对财政审计的基本要求,对转型背景下财政审计的对象、范围以及重点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实现新形势下财政审计目标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基本手段。对地方而言,由于金融调控权主要集中在中央,财政更成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对财政调控手段重视不够,实际运用很少,同时财政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影响到财政宏观调控功能的发挥。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运作,加强财政宏观调控。一、抓好财政改革措施的落实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经济强省的需要,立足于解决财政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去年以来,我省认真研究谋划,确立了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银行之间资产回报相关性的角度研究系统性风险,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存在“多而不倒”救助时资本要求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且以11个国家(地区)2006-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多而不倒”救助是监管者的最优选择,然而当存在这种“事后”最优政策时,资本要求的提高可能会通过影响银行“事前”投资决策的方式扩大银行之间的系统相关性,提高系统性风险隐患。这一效应在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的国家表现得更为显著。中国的资本监管改革应注意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陈仁 《发展研究》2002,(6):14-16
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政府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法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如何适应世贸组织的要求,加大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经济竞争力,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目前省级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手段 近年来,随着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框架的初步建立,政府主要通过财政和金融两种手段支持经济发展。从省级政府看,目前基本上不掌握金融手段,主要还是依靠财政手段以及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5月20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份长达1500页的法案包括一系列银行及金融业限制措施,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保护、加强针对大型银行的监管,并力保纳税人无需为日后救助金融企业而买单.有媒体称,这次法案通过将拉开70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金融监管改革的序幕,必然对世界金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给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制度、监管体系的构建完善带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农业客观上要求政府行使经济职能,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者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财政支农政策是政府介入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实地调查研究,指出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督模式存在会计主体不合理、会计核算基础不科学、会计报告不完善等问题,对完善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的会计监督制度体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地方金融多元利益以及多元主体的格局下,利益博弈正逐渐成为央地财政关系、府际财政关系的主流态势。为了矫正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格局,改变中央与地方金融权力关系法律"缺位"的现状,实现政策博弈向立法博弈的转换,亟需将地方金融事权的内容法制化。在法律制度与地方金融实践所呈现出应然与实然"断裂"与"失衡"的背景下,法律调整的"缺位"、法律规定的"缺席"、法律授权的"缺失"已然构成了地方金融权实现的主要障碍。法律作为配置金融资源的有效手段,应助力地方金融权的实现,具体而言,包括地方金融事权的法律配置、地方金融财权的法律确认,地方金融参与权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损害事件中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是对受害人的补偿。从兼顾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来看,我国应建立企业互助基金和政府救助基金制度。企业互助基金是由危险相近的企业或同行业的潜在污染企业通过缴纳基金份额形成风险基金,当其中某一企业因环境侵权而被索赔时,先由该基金支付赔偿,其后再对被索赔的企业追偿,体现了"污染者负担"原则。当加害人难以确定或加害人破产或者被撤销主体资格,而受害人又急需救助等特殊情形时,应通过政府救助基金对受害人予以及时有效的补偿。政府救助基金由政府主导建立,是政府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体现,可以对企业互助基金难以适用的部分环境损害予以一定补充赔偿。因此,企业互助基金和政府救助基金有机地构成了完整的环境损害社会化救济的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中很多金融机构面临经营危机或倒闭破产,迫使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实施援助,但救助对象多是"太大不能倒"的金融机构.该行为是否与反垄断法的基本理念相冲突,是否会破坏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基于在危机时期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政府及监管机构对特定金融机构救助是存在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但救助的同时不能忽视反垄断执法,在金融监管的同时也应强调竞争性监管.对于我国来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实现金融业充分公平竞争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投融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 《经济纵横》2012,(4):68-72
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文化产业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的成长离不开金融支持,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投入缺口大、引导性弱,地方政府存在政绩性投资且投资手段单一;直接融资进入门槛高、融资规模小、融资成本高;间接融资规模小、成本高;各种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缺失等问题。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除了依赖财政、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外,还有赖于加强文化企业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3.
《经济研究》2016,(2):42-55
分税制改革激化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争夺,继而影响金融分权结构,导致地方金融体系膨胀,是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的隐患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差异性目标函数,求解各级政府的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分析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内在逻辑,在空间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2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政策目标不同,其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存在差异,财政与金融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框架下可以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财政分权制度必然影响金融分权制度;财政分权制度构成了各省财政差异的基础,导致省际财政变量存在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的显性集权隐性分权和财政分权导致各地竞争金融资源,省际金融变量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显性集权隐形分权与财政分权的不匹配引发多种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因此,明确金融分权边界、落实地方政府风险责任是预防和控制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金融危机总是与各国的经济发展如影相随,这使得人们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认识逐渐加深。为了实现经济整体的资源有效配置,防止对健全银行的挤兑,政府对其救助是必要的,相反却没有必要救助不健全的银行。本文以日本为案例,跨越时间维度,建立银行停业假说对日本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两次金融危机——昭和金融恐慌和平成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进一步探讨政府救助的含义与影响,以期加深对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及政府干预的经济学理解及解释。  相似文献   

15.
张杰 《经济纵横》2012,(6):118-121
当前,融资难依然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现有文献对集群融资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集群内部企业机制创新和外部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两个视角,缺乏对政府作用特别是财政与金融联动的探讨。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的出现为政府资金与市场资金的联动提供了合适的媒介,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专门扶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府引导基金,能够实现财政与金融的有效联动,为破解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难题提供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变迁为切入视角,在中国式分权和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探究地方政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激励动因。研究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对非国有经济规模的影响关系是倒U型的;政府财政压力在一定范围内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但财政压力过大容易产生负向效应。换句话说,中国式分权和市场化改革是地方政府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此外,地方政府竞争、市场化进程对财政压力与非国有经济规模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市场制度环境较完善的地区,有助于地方财政压力发挥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7.
尽管我国理论界对于政府宏观调控合法性的探讨不可谓不多,但在实践中,政府宏观调控的"不合法性"依然突出,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文章在梳理宏观调控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试结合政府近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及其效果,对宏观调控合法性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财政理论:西方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学一直以来被作为经济学的分支,但追溯到西方亚当·斯密的理论,实际上财政学是政府原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要遵守公法的两大原则.当代西方财政学理论在民主社会的背景下,将公法的两大原则--合法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结合起来,创建了社会成员自由迁徙下的俱乐部产品有效提供的公共财政理论.中国由于市场化进程以及社会建设程度的限制,仍停留在探寻财政合法性的阶段,西方已有的财政理论对中国今后的财政理论研究工作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2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将重点从合规监管转向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和新金融形态的出现,迫切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确保国内金融稳定发展,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体系构建研究也是金融监管部门适应新时期金融体制发展需求,规避金融体系"大而不倒""逆向选择"等风险,积极应对监管机构改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郭强  张明  肖尧 《经济学家》2021,(11):119-128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随后的经济危机,继已经签署1.9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之后,拜登政府提出美国就业计划,引起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在介绍拜登政府的财政刺激计划及其财政理念的基础之上,说明美国的货币政策如何配合财政扩张,分析美国大规模财政扩张面临的通货膨胀、债务的可持续性与基础设施投资难以落实等重要挑战,以及通过贸易渠道与金融渠道造成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