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电子商务在给供应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供应链风险。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供应链风险进行预警,可以防范或减少风险,从而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而预警指标体系作为研究的基础,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能保证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B2C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诱因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B2C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诱因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筛选,最终确立了由三级28个风险指标构成的B2C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期为B2C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供应链风险及其预警机制,提出了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明确了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四项原则:灵敏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构建了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最后给出了一种供应链风险预警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港口供应链的风险预警与实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供应链风险预警和港口供应链问题,并以SCOR模型为基础结合统计实证构建了港口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基于Hallikas的供应链风险双因素框架建立了双因素评估模型,最后就青岛港前港公司矿石供应链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其供应链风险等级状况。  相似文献   

4.
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存在着风险,比如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存在时间风险等,这些风险都要设置风险预警机制来避免,基于此,提出了企业供应链管理风险的预警机制,并且在软件系统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设计和应用,通过对预警系统涉及的企业关键环节的分析,得出基于软件系统的企业供应链管理风险预警机制比传统的预警机制更加科学,客观.  相似文献   

5.
李赛  许爱强 《物流技术》2014,(15):363-366
在总结装备供应链风险传递的基本要素和过程的基础上,对装备供应链风险传递的网络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物流风险和信息流风险,给出了预防装备供应链风险传递的两种方法—预控和预警,对装备供应链风险传递的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供应链协同风险形成机理,有效识别出河南农产品供应链特色的契约、信息、信任、物流、环境等协同风险,构建协同风险预警模型对其进行评估,建议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信息高度共享、优选供应商、倡导供应链文化等方面着手防范风险,提升河南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意识.  相似文献   

7.
姜男 《物流技术》2015,(3):218-221
根据风险控制时间与参与风险控制的企业数量两个维度,将供应链风险控制分为风险规避、风险分担、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独立应急和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协作应急四种类型。在此划分基础上,就供应链风险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评述,最后探究了供应链风险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大环境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遭遇挑战,供应链风险管理成为汽车企业健康发展的重点。文章从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监测公共服务平台出发,对基于大数据建立的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就企业如何利用平台服务完善自身供应链预控能力进行案例分析,为持续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付兴方  乔丽 《物流科技》2010,33(1):76-78
网络竞争环境下,对风险有效的测度和预警是军品供应链系统稳定运作的基本条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军品供应链的风险因素集,并给出了军品供应链整体风险的模糊测度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解决以往军品供应链系统风险分析和节点风险分析相脱离的弊端,获得对军品供应链系统风险的有效预警,对于合作合同商的选择和军品供应链系统效能的风险管理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系统识别和分类,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的可控性和危害性。构建了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集值统计加速迭代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专家风险概率区间估计的供应链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风险识别,是供应链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首要阶段,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基础。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的始点,一直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供应商风险管理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关键。在系统地梳理供应商风险来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供应商风险指标体系;并将供应商风险分为竞争型风险、中断型风险、制度型风险和战略型风险四类,进一步利用风险频度–风险损失矩阵对四类风险进行定位分析;最后提出了每类风险的管理对策与措施建议。研究结论为,企业实际的供应商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文婕 《物流技术》2011,(7):110-113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实例,采用OWA算子的方法,对供应链管理风险进行研究。预测了供应链管理中各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和影响大小。得出该方法既适用于整体大风险的计算、比较,也适用于具体的风险因素间的比较;同时考虑到了各风险事件的不同的紧急性,具有灵活性。进而得出该方法适合供应链网络中风险因素相关性相对较低的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伟 《物流科技》2012,(3):22-24
对供应商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正确有效的识别和防范,对于提升供应链整体的效率有着重大意义。在对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选择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的基础上,认为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存在环境风险、合作风险和能力风险三种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企业有效地规避和减少供应商选择的风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对企业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伯超 《物流技术》2012,(13):349-351
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内容入手,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传统企业风险管理的区别。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系统的辨析,构建了风险指标体系,选取了评估方法计算供应链的风险情况,并建立了风险管理效果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夏德  王林 《企业经济》2012,(7):24-27
识别企业供应链运作中潜在的风险因子及联动特征,并选择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杠杆策略,是维持供应链运作的稳定与高效的重要议题。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特性,本文在剖析了关键事件法、历史数据分析法以及全景描述法的适用范围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后,结合供应链风险管理中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和事项,探讨了合理的供应链风险识别方法,深入分析了风险因子的形式以及运作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管理杠杆的风控特征,设计了风险管理杠杆的选择模式,以便有效地实现供应链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6.
企业运用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加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供应链管理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文中通过分析酒店供应链模型及其特点,识别出酒店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构建了酒店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酒店供应链的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国外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风险日益增加,使得供应链变得愈加脆弱。为了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营和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预防、规避、响应风险。因而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和管理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大量研究。作者对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以系统观和风险协同为切入点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燕妮 《价值工程》2014,(10):23-24
在已经摒弃计划经济的今天,企业要生存发展,主要就是要抓住市场。为了寻求发展和利益,企业间往往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链条,即供应链。与此同时,供应链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会带来巨大损害和损失,本文旨在研究供应链风险分析,并提供了识别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SCRM) literature to identify as well as to discuss and elaborate on the impact and origin of major supply chain risk factors in an Indian context.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a survey instrument, we identify major SCRM issues including underlying supply chain risks and thereafter identify gaps, issu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research. SCRM has become a popular research topic, in part owing to increased globalisation of business. Moreover competitive factors such as shorter product life cycl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changing government policies have brought this topic more sharply into focus. We carried out a survey among Indian supply chain professionals, based on supply chain risk constructs developed from a literature review. Statistical analysis utilised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to determine the major risk factors in the Indian supply chain sector. We found a range of supply chain risks prevalent in Indian supply chains, classified here as cultural, operational, infrastructure, economic, forecasting and supplier-related risks. However,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and a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the implications can vary considerab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we provide a future SCRM research agenda from an Indian perspective. As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s increasingly have Indian partners and domestic firms within India seek to be globally competitive, the risks need to be better understood. This is the first detailed study on SCRM practices in an Indian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