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一、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1、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长春市约有农村劳动力190余万人, 依照全市目前的耕地面积、耕作水平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看,只可满足约70万人的就业,这样全市就有约120万人的富余劳动力。土地资源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结  相似文献   

2.
<正>"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实行有序的转移,进而达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分析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与状况入手,提出了我国未来可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关键在于加强对转移农民就业前的培训。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城镇建设为契机 促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当然也是农民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城镇建设和发展,才能为农民就业开辟更好的空间和载体,为土地流转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条件。目前,我国城镇发展水平滞后,2001年底统计,中国城镇化率为37.7%,城镇人口达到4.81亿,城市662个、镇20358个。而粮食主产省城镇发展水平整体上看,远远低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必须…  相似文献   

6.
赵瑜 《南方农村》2012,28(2):32-34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合理有序的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和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受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不合理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基础上,围绕广东“双转移”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试结合湖南省新邵县实际,在深入调查全县劳动力转移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看素质和就业能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振波 《农业经济》1998,(11):31-32
诸多学者专家认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是农村的非农产业和城镇。笔者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主渠道。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是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而当前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发展缓慢,“转移”的主渠道就应该发生变化,就应以农业内部消化为主渠道。一、以农业内部消化为主渠道的原因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创造性的、精心设计的农村综合发展计划,重点应放在农村和农业内部的生财之道。托达罗的这种观点值得…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我国将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使培训总量、培训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适应;到2015年,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都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我国实际只需要1.7亿农民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日前表示,目前我国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是关键。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素质不高,缺乏就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  相似文献   

11.
农民增收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规律,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新世纪初,山东省济宁市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对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把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经济建设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除进城务工和从事非农产业外,尚有15亿富余劳动力。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滞留农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障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  相似文献   

13.
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 出:“农村富余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13年中,农村非农产业的扩张转移了320.1万农业过剩劳动力。但在人口迁移方面严格控制,政府力图行政式地控制、发展城镇,实行“离土不离乡”和“进厂不进城”的人口政策,提倡就地办乡镇企业,人口就地城市化;同时僵化的户籍、居庄、就业、就学和城镇福利体制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一六障碍。因此,从我国的过去和目前看,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较慢,农业中滞留了大量的剩  相似文献   

15.
全面小康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解决“三农”同题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而农村全面小康的重点之一就是怎样有效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对此,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进一步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精神,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逐年上升。自 1 978年以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两个特点 :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数量由 1 978年的 2 82 7万增至 2 0 0 0年的 1 70 78万人 ,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改革以来累计 60 0 0多万人至 1亿人之间 ,仅 2 0 0 2年底 ,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已达 940 0万 ,按照我国制定的发展方略 ,到 2 0 2 0年至少将有 3亿的农村人口进城。十六大指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1、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17.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 ,加上农业人口过多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生产效率低下等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及人均收入水平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 ,差距日益拉大 ,“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重要途径 ,而发展农区畜牧业则是实现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应当加快发展。一、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内涵的理解1、…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宽城县农广校自2004年开始实施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以来,已开展引导性培训10050人,技能性培训2544人,农业科技培训2042人。阳光工程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就业技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笔者在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工作中,深深体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城镇化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农民进城 城乡双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城乡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开辟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不断做优做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台;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完善劳务中介组织,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