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和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教学中,能为听力教学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听前阶段的预备、收听阶段的泛读和精读、听后阶段的深化等过程,激发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图式理论视角解析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三个不同阶段—听前的热身阶段、听中理解阶段、听后巩固阶段中的应用,以期改变传统被动的听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欣 《中国经贸》2009,(10):198-199
听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学生感觉较为困难的一项技能。在英语学习中,“听”的技能是排在第一位的,由此可见听力的重要。因而要想学好英语专业课程,不仅要进行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更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多数学生感到听力存在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语速太快,理解障碍,记忆失控。如何设计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活动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输入信息和听者头脑中已有知识图式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中,在听前、听中和听后都应注意运用图式理论,促进学生听力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5.
周荣 《魅力中国》2009,(11):93-93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的手段,离不开听、说、读、写。听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受语言知识、听说习惯、文化背景知识和情感等因素影响,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明显低于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需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重视日常教学的听力训练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李刚 《魅力中国》2013,(10):117-117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漆琪 《魅力中国》2010,(30):38-39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是基础,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听力训练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让很多学生“谈虎色变”,产生畏·嗅的心理。本文主要阐述图式理论与听力理解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图式理论指导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茹 《魅力中国》2010,(31):30-30
根据初中英语考试的有关调查,近50%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的是听力理解。37%的学生感到每次考试之后听力部分是最没有把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而听又是交际的前提。听力测试一直是平时的弱点,一般说来,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很多,下面是笔者在平时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9.
李竟超 《魅力中国》2013,(11):114-114
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初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初中阶段的听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课堂教学尤其是平时测验考试中,我们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他们完成听力理解题目的正确率不是很高。因此,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技巧和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刘爽 《魅力中国》2009,(19):160-161
听作为人类语言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大学的英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英语四六级听力在考试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听在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很多大学生语法,写作都过关,但在听力方面却存在着欠缺。解决大学英语的听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更加重视英语听说的能力,突出听说能力在英语综合能力结构中的作用。然而,听说依旧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以后,学成的英语却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为了突破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瓶颈,探索"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根据图式理论,原有信息图式联系的有序与合理,可以使听力输入信息得到有效的处理,从而有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型中听力部分比重增加,随着这一改革,听力理解的难度无疑大大提高。如何让学生适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新题型,高校英语教师应及时调整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从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听力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高职高专英语听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主要是:精选听力材料,强化语音教学、预测关键信息,加强听力技巧指导等。  相似文献   

14.
阅读理解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也是读者就已有的情景知识和相关知识的运用和处理过程.传统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存在一些不足,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要运用现代阏读理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知识能力;强化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语篇知识、推断和预测能力,以达镲到最佳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5.
要进一步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解决学生英语学习的问题,应注意巩固提高学习目的、加强师生互动、教学要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多听多说、鼓励多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要求课程内容实际、实用,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高职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听力理解能力直接体现了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听不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听力是交流的基础。但目前高职学生的俄语听力水平还处于一个相当低的状况,因此高职学生俄语听力的培养迫在眉睫。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就要培养学生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跳跃障碍的能力,联想猜测的能力,精听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影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有阅读、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学生自身的因素等。因此要从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阅读水平、扩展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缩小文化差异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Discourse teaching is the key point and goal in reading instruction. And vocabulary is the critical element that affects readers' speed and their comprehension of the reading material. Therefore,less time should be spent in vocabulary teaching,the best learning skills should be employed to achieve better learning effects. So,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 in English teaching is to foster students' guess ability of English words. This thesis is aiming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find clues in English read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contextual clues in discourse understanding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相似文献   

20.
吴丹妮 《魅力中国》2010,(16):235-235
With the continual reform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teachers are in great demand to organize the classes in English and create English-learning circumstances. However, with the limitation of students" vocabulary, teachers have to simplify their teaching language with the help of facial expressions and body movements. In this article, the possibility and the effect of using body language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