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森林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高效是其实现的外部保障。基于森林保险监管有效性理论,通过对试点地区森林保险的实践分析,探讨促进森林保险持续深入发展的监管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森林保险监管低效的根源是监管法律制度缺乏、监管执行低效、司法保障不力。因此,根本之策是以监管法律制度完善为基础,以法律制度高效执行为重点,以司法权威为保障,构建强有力的森林保险外部监管体系,提高森林保险监管有效性,这对当前森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森林保险历经酝酿准备、试点实施、短暂停滞、重启探索四个阶段,其发展总体趋势是将建立起来森林保险法律体系和政府主导的、强制的、注重生态效益的运行机制,形成完备的森林保险制度及详细的实施方案,森林保险的参保率将有大幅提高。通过分析,认为政策导向决定森林保险的发展方向,完全靠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森林保险问题,资金是森林保险的良性发展机制的核心,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应该侧重于公益,中央集权体制下更容易推行森林保险。建议我国在发展森林保险工作中,第一,坚持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方向;第二,完善森林保险的法律框架;第三,大力推进森林保险;第四,规范保险金的使用;第五,对待森林的保费补贴要有不同的标准;第六,多方筹措国家保险补贴资金。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经济》2021,(3):56-58,120
针对当前我国森林保险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这一问题,以森林保险法律关系的构建为出发点,从构建难点、构建原则和构建内容等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在《保险法》等商法框架下构建合理的森林保险法律关系问题,提出了森林保险法律单独立法、处理好政府、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及明确其权利义务和完善森林保险法律关系的内容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现阶段我国森林保险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就当前在森林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基于我国森林保护的迫切需求,针对当前森林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当前森林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宣  王博 《绿色财会》2013,(3):30-32
我国森林保险市场面临着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的现状,基于森林保险的正外部性,其发展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推动。通过对森林保险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可知,政府补贴可以有效刺激森林保险需求和激励保险公司对森林保险的供给,有效地推动森林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央财政正式启动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福建省是试点之一。福建省森林保险在取得进展的同时,面临着森林经营者投保不积极、保险公司承保不积极、基层政府开展森林保险协助工作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阻碍森林保险进一步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福建省的森林保险制度和运行机制的设计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森林保险缺乏法律规范,产品设计违背了市场运作的原则,巨灾补偿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存在巨亏的风险,森林保险补贴机制和组织制度不合理等。因此,文章从制定森林保险法律法规,设计合理森林保险产品、巨灾风险共担机制和保费补贴机制,完善参保投保机制等途径化解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与森林保险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突出使得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供给不足,林农投保需求减少,投保积极性不高,导致森林保险发展缓慢。通过对森林保险中的主体行为博弈分析,指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森林保险,更适合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复合型森林保险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林业已进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阶段,林业的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保险的支持。通过对我国森林保险现实情况的分析,明确了公共财政扶持在森林保险事业的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用,进而提出建立"以政策性森林保险为基础,商业性森林保险为补充的复合型森林保险体系"的总体思路,以期通过构建政策性森林保险平台带动商业性保险的开展,逐步建立完善的林业灾害防救体系,保障林业生产,实现兴林富民。  相似文献   

9.
森林保险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森林保险的研究,论述了森林保险的重要意义,森林保险国外经验和我国森林保险试点经验,森林保险的特性,森林保险等级的划分,森林保险标的的确定,森林损失补偿原则等,并针对目前森林保险工作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森林保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启动、停滞、复苏和成长阶段;从未来发展态势看,森林保险发展潜力巨大。文章针对森林保险政策实施过程中保险需求不足与相关影响因素约束之间的困局,构建将森林保险的潜在需求转化成有效需求的理论框架,基于湖北省林农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林农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营林业年限对森林保险需求影响不显著;林业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森林保险认知态度、林业灾害损失率、森林保险费率、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森林保险保障水平对森林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为此,提出要加大对政策性森林保险宣传、科学厘定森林保险费率、加大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提高森林保险保障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构建我国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法律制度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我国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法律制度路径主要包括:涉农保险经营范围优化的法律制度;涉农保险险种优化的法律制度;涉农保险的商业性和政策性业务优化的法律制度;涉农保险组织结构优化的法律制度;涉农保险经营模式优化的法律制度;适时适地选择合理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优化的法律制度;建立农业保险基金体系优化的法律制度;农业再保险体系优化的法律制度,促进我国涉农保险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发展森林保险的意义、森林保险的内涵、森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及总结。采用对比分析及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相关研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森林保险》是在发展林业商品生产,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森林保险工作正在起步的新形势下,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经济研究所编著的一本新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森林保险的目的,意义、作用;森林保险的基本理论、特点,林木损失率的计算与补偿以及开展森林保险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同时还介绍了我国平原农区、集体林区及国有林区开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渔业保险以渔业互保协会为主,渔业政策保险惠及范围小,渔业商业保险缺位,我国渔业保险发展受阻。我国渔业保险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政策、互保协会身份因素及商业保险缺位,渔业管理中可从法律、政策、经营三方面着手,实现我国渔业保险的良性发展。文章从我国渔业保险发展困境出发,通过分析我国渔业保险存在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森林保险作为林业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1982年我国开始进行森林保险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并在1984年开始进行森林保险试点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使得人们对发展森林保险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2009年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16.
刘芙  王宇 《农业经济》2004,(4):34-3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经营主体的经营目标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变成了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桎梏。为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的特点,国家应通过专门立法对农业保险经营实施稳定的法律调整。从国外的实践看,各国举办农业保险的政策且标有两类:一类主要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同时兼顾农业发展;另一类主要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属于前一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属于后一种。  相似文献   

17.
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设计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启动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开始,森林保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如林农投保积极性不高、保险公司供给不足、产品设计与实际需求不符、保额费率厘定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森林保险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文章从法律标准、组织体系建设、分类经营、完善森林保险财政补贴体系以及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搜集浙江省森林保险情况的调查数据以及工作报告,对浙江省近些年森林保险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数据比较总结出浙江省森林保险发展面临主要问题是农户对森林保险的需求不足以及保险公司对森林保险供给不足。供需不足情况阻碍了浙江省森林保险的发展。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供需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经营的风险性是产生农业保险业的根本原因,农业保险的商业性可能使市场失灵,催生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兴起。借鉴发达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健全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和再保险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是促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从务川自治县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发展现状谈起,分析务川自治县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森林保险的相关法规制度,丰富森林保险经营主体,构建再保险保障机制,加强政府行政监管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