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银监会和央行此次房贷"新政"的决心和意图很明显,就是保障自住,抑制投资,打击投机。其中,投资投机性质明显的第二套房和多套房房贷成为重点"调控"对象。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一些城市房价"浮漂"传递出的信号遵循的是"追涨杀跌"的博傻理论,说明这些城市楼市中的住房占主导力量的属性早就是投机品属性了。对于投机品市场,一般的调控政策措施是很难"伤其皮毛"的。有些城市之所以被揭开了"面纱"露出了"真相",关键在于2007年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对第二套房贷款实行提高首付和利率政策,此"房贷"差异化新政,精确击中了投机性资金"高杠杆性"软肋。  相似文献   

3.
外资银行进入国内房贷市场,意味着中资银行房贷市场一枝独秀的时代的终结,业界一致认为,一个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同台竞技的新阶段已然来临。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信息》2007,(11):12-13
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房贷首付比例提高至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央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  相似文献   

5.
王豪 《工业会计》2007,(12):74-74
9月27日,央行、银监会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宣布提高购买第二套房的贷款首付比例。由于各家银行对“第二套房贷”认定规定不一,10月12日,央行、银监会齐集5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定下了3点基调:一是公积金贷款不列入认定是否为第二套住房的参考项;二是已结清借款的购房者仍可算作第一套住房贷款者;  相似文献   

6.
央行于今年6月13日发出的121号文件,全面提高了对房地产各方面贷款的“门槛”。这项“房贷新政”一出台,立即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特别是在房地产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击节赞赏者,欢呼“新政”应时而出;有强烈反对者,慷慨激昂发表议论;有冷静旁观者,悄悄寻求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房贷新政的出台,购房者集体进入观望,楼市价格虽然在继续空涨,但是成交量却大幅度的下降。在严寒的"冬天"里,第一个熬不住的就是房地产中介,伴随着全国大型中介商中天和创辉的出事,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中介商一个一个排队等待企业破产,  相似文献   

8.
王豪 《工业会计》2006,(6):58-60
今年过节有点烦,五一前后的房贷加息,让很多买房人忧心忡忡.4月28日,央行上调房贷利率,基准利率提高了0.27个百分点,实际优惠利率上浮0.243个百分点;5月8日,建设部上调公积金贷款利率,提高幅度为0.18个百分点.此次加息,是2004年10月29日以来,央行第2次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也是第3次提高住房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9.
银根趋紧,楼市购买力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以"9.27"房贷新政为主的系列房地产调控组合拳,将珠三角一度价格快速飙升的楼市送入了成交量的冰冻期!随着近期楼市成交量的不断萎缩,房贷新政的出台,珠三角开发商大改往日捂盘惜售的常态,采用大打折扣等方法进行抛售,而不管是投资者还是自住者  相似文献   

10.
去年6月,央行的房贷新政出台后,地产基金被频频提及。此后,摩根斯丹利地产基金宣布与上海地产“航母”永业集团结为投资联盟。这是继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与荷兰国际集团之后,进入国内的又一家海外地产基金。海外房地产基金强势出击中国,立时引来众多质疑,它能否担起中国房地产融资创新的重任?它能否真正被国内地产开发商广泛接纳?有关专家对目前中国推广地产基金的动议并不乐观,而海外地产基金走向前台也尚需时日。地产基金迎来商机有关专家指出,央行紧缩房贷,触动了中国地产业最敏感的神经——“资金链”;同时也暴露出中国地产业“资金链”…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相对宽松的房贷政策犹如催化剂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好房地产业并投入其中追逐高额回报率,从而导致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在雪球越滚越大时银行的信贷风险也在不断提升。此次的房贷新政目的在于打击炒房现象,抑制房价上涨,规避银行风险,稳定市场。从政策发布后的近期市场反应来看,成都房地产不论是供应还是需求,市场都呈现出了该有的理性,观望的气氛比较浓,在一定程度上投资需求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此次房贷新政是中国金融业最高管理机构屹今为止正式出台的第一个有较高效力的控制房价文件,它将对房地产投资与投机的过度行为起到全面抑制作用,大部分的炒作行为将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3.
求房记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电话那头传来房产中介熟悉的声音,"好消息是你的房贷终于批下来了,坏消息是首套房的利率优惠没能拿到。"其实,作为购房者的我早已习惯这样的喜忧参半,谁让我赶着调控期买房呢?即便是"刚需",即便准备了充分的资金,这时也只能是求房。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9月政府对楼市进行调控、实施房贷新政后,楼市急剧上涨的现象有所降温,很多地方还出现了房价下跌的情况,以致有不少人认为房价出现"拐点"。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谨防热钱借机流入炒作  相似文献   

15.
以本金100万,贷款20年为例。在9月份最优惠利率7.83%下,每月还款7550元。《通知》出台后,商业用房和居民第二套房的五年期房贷利率将提高至8.613%,每月需还款8761元,较第一套房多收取1210元。  相似文献   

16.
未来,张三的房贷不来自于银行,而来自于隔壁李四。这个过程,就是央行、银监会要重启试点的MBS,而围绕张三、李四这个链条的金融创新和恰到好处的监管,却关乎房地产的行业生态甚至是中国经济的未来驱动力。目前中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还没有形成,可以肯定的是,MBS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趋势虽然明确,条件尚不具备,完全按照成熟市场经济国  相似文献   

17.
在央行颁布面向内资银行宏观调控政策的5月,外资银行抓住机遇坐收渔利。这段时间是外资银行真正的“黄金岁月”。  相似文献   

18.
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利润,对贷款业务仍然依依不舍,房贷业务是当前部分银行贷款业务增长的主要来源。不少银行仍将房贷视作优质业务,不愿正视房贷业务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9.
如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2007年是重庆楼市狂热的一年。特别是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刺激下,重庆房价出现了爆发式的上涨。但在房贷新政的影响下,市场交易量逐渐减少,市场观望气息较浓。那么,2008年宏观调控下的重庆楼市究竟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19日,央行再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后,一系列房贷新形式陆续被推出,“固定利率”、“双周供”、“接力贷”、“直客式”……面对如此眼花缭乱的个人房贷新选择,购房者该何去何从?个人房贷还有多少利好可以期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