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核心内容之一。坚持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既是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要求,也是维护劳动力市场公正秩序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实践中,就业歧视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文章以女性就业歧视为视角,通过分析其现状,进一步揭示女性就业歧视的成因,以期对这一问题有比较全面而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聘用女性员工多支出一些成本是很正常的事。用人单位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规避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就业促进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尽管该法明确规定不得对女性就业进行歧视,然而,职场上对女性就业的歧视依然存在。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女性工作后,特别是处于婚育年龄的女性,会因为怀孕、生育影响工作,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避免"性别亏损",就成了这些用人单位掩盖对女性就业歧视的借口。  相似文献   

3.
刘璞 《新远见》2010,(10):97-103
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就业竞争逐步加剧的现状下,社会中有关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要实现男女平等,必须首先保护女性就业权益,努力创造和谐的女性就业环境。现阶段应从加强女性就业法律保障途径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就业难的问题的加剧,这种就业的性别差距也日益明显。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供过于求,所以就为各种就业歧视的大量存在提供了温床。在各种就业歧视中,对于女性的就业歧视尤为严重,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本文概括的阐述了我国女性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的表现的几个方面,并对此现象进行了基于西方经济学角度的分析,最后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下提出了消除我国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虽说去年轰动京城的一位丑女向酒吧追讨人格权事件过去了半年,虽说法院已经判决酒吧向丑女道歉。时下在各个职业介绍所匆匆奔走的诸多女性发现,歧视女性的“酒吧”式企业依然还是那么多! 当前女性就业求职遭到歧视的现象有增无减。最常见的是外貌歧视、年龄歧视和姓氏歧视等。不少企事业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较高,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我国女性就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女性就业中存在的五种歧视,并从营造女性就业的社会环境、开拓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国就业》2013,(10):15-15
关键词:女性 就业歧视 妇女研究特别要关注消除女性就业歧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妇女社会保障、妇女平等参与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制度和法制建设等突出问题。要着力推进妇女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促进研究成果向法律政策建议的转化,将妇女研究成果融入各级各类高校和党校的教学和培训内容等。  相似文献   

8.
略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近年来就业市场中供大于求情况下女性权益保障中的一项重大难题。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存在。本文试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在下一时期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赵霞 《人力资源》2024,(2):28-29
<正>三孩政策下女性劳动权益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提出建立女性生育成本分摊机制、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完善司法救济制度三个方面的保护对策,以期切实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提高女性生育意愿,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就业歧视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普遍缺乏公平就业和反就业歧视的意识。建立以平等、公平为基础的反就业歧视社会意识和文化,从以人为本的人权观和价值观出发,消除就业歧视的思想根源,是最终实现真正公平就业,消除就业歧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18):231-232
本文系统地从文化根源、经济因素、法律视角以及人力资本投资角度,深刻挖掘海南省女性就业难的成因,通过采用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未来不仅能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还能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但是眼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对女性就业的歧视也会明显的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如何应对企业对女性就业歧视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法律和社会的角度考虑,政府在公共政策上进行正确与明智的引导,增加“父育假”,平衡男女员工的生育成本,渗透男性在家庭中的育儿责任,法律也应向育龄女性照顾和倾斜.  相似文献   

13.
反就业歧视     
就业歧违反平等原则侵犯了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扭曲了人力资源配制. 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乙肝歧视、血型歧视等等现象已成蔓延之势,使得原本就已经很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化,不断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使弱势群体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社会就业压力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4.
就业歧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现象。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教育、户籍、社保制度也还不完善以及劳动者维权意识不强,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和生理歧视等多种就业歧视现象,而且近些年来地域歧视等新型歧视现象也愈演愈烈。为了维护劳动者公平就业权利,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维护我国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5.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就业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就业歧视问题突然问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性别歧视、户籍歧视、经历歧视、婚育歧视、年龄歧视、身高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疾病歧视、容貌歧视、血型歧视、姓名歧视……五花八门的就业歧视案例屡屡见诸报端,由此引发的讨论广泛而热烈。有人痛陈自身的遭遇,有人奉献自己的良策,有人历数歧视的危害,有人论证歧视的合理。见仁见智,既有立场问题,也有对就业歧视一词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就业歧视是对公民平等就业权的严重侵害。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的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对就业歧视目前在我国欠缺完善的立法规制和司法救济。在立法上明确就业歧视的涵义并确立其判断规则,并赋予被歧视者有效的法律救济手段是反就业歧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陈思婷 《河北企业》2020,(1):101-102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实现男女平等还要108年。而我国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对于女性权益的保障也愈发重视起来。这其中,女性就业问题尤为突出。由于传统观念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社会上对女性的歧视问题长期存在。本文以烟台市为例,对烟台市就业市场上招聘情况,以及就业领域性别歧视问题的调查进行了分析总结,阐释了我国就业领域女性性别歧视的现状及困境;并分析了就业领域女性性别歧视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就业领域性别歧视的法律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就业歧视违反平等原则,侵犯了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扭曲了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进行分析,对就业歧视进行相关理论探讨,借鉴美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经验,提出我国反就业歧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构建就业歧视的公益诉讼制度将是劳动者就业权不受侵害的保障,特别应把提起就业歧视的公益诉讼明确规定为消除就业歧视专门机构的一项法定权利和义务。文章探讨了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中的救济机制问题,指出要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实现,就应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并特别强调该法中的救济机制,建议实行并提倡公益诉讼、实行举证责任移转,针对具体行为明确法律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20.
构建就业歧视的公益诉讼制度将是劳动者就业权不受侵害的保障,特别应把提起就业歧视的公益诉讼明确规定为消除就业歧视专门机构的一项法定权利和义务.文章探讨了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中的救济机制问题,指出要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实现,就应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并特别强调该法中的救济机制,建议实行并提倡公益诉讼、实行举证责任移转,针对具体行为明确法律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