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居民对于二孩生育的意愿和行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抽取了360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强;年龄越大,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越低;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越高,时间精力越多,居民二孩生育意愿越强。政府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为二孩政策的落实做好经济、制度及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2.
基于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预测,通过对比2011-2015年期间的实际人口数据和预测数据得出一个修正系数,并以此为参照将2016年的人口预测结果进行适当地修正作为人口预测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云南自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将在5年后的时间达到人口出生高峰,此后人口增长趋于减缓,并在2045年左右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劳动力人口规模在2026年以前持续增长,此后开始下降,劳动力人口抚养负担增加.“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还需从社会制度层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带来的短期出生人口高峰,刺激了新的消费需求、扩大了城市就业空间,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尤其是女性职工在事业发展方面可能会受到明显的阻碍作用,育龄女性劳动者完成生育后再次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重新择业,女性就业岗位开发、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全面二孩"是就我国现状而言,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政策,全面二胎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的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的战略,促进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但"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让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文章从女性的就业角度出发,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产生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所有有再次生育意愿的家庭提供了二次生育的机会,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女性孕育期与职业中断期的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女性职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以济南市企业女性员工为例,通过抽样调查与个案访谈的方式来探讨"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企业女性员工带来的晋升、就业、自我提升等职业发展上的影响,尤其是因"全面二孩"政策所带来的职业上的困境,进而从国家、企业、个人角度出发对此困境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面二孩政策在积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面临困境的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分析目前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阐述全面二孩政策影响下,女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并提出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全面三孩政策的落地,中国越来越致力于促进生育,那表征为放松生育管控的生育政策调整会对中国劳动市场,尤其是已婚个体的劳动供给产生何种影响呢?这关乎生育配套政策的制定。为识别放松生育管控对中国已婚个体劳动供给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提供了一个准自然实验的机会。本文基于2014、2016、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 ,考察了全面二孩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全面二孩政策显著降低了已婚个体的劳动供给,大体上,在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再多生育一个孩子,参与劳动的概率下降了9.3%。这一方面源于在缺乏社会和家庭照料下,生育对父母照料的刚性需求不可替代,另一方面源于生育带来了人力资本损耗下的工资率下降,进一步阻碍个人就业。进一步分析发现,首先,女性、农村户口群体、20-35岁年轻群体、家庭收入较低群体因为生育政策的放松,其参与劳动的概率更低;其次,全面二孩政策也降低个体的劳动时间,即在生育一孩的基础上,再生育二孩,个人周工作时间平均下降3.787小时;最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对劳动供给无显著影响,这也意味着当前生...  相似文献   

7.
赵霞 《人力资源》2024,(2):28-29
<正>三孩政策下女性劳动权益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提出建立女性生育成本分摊机制、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完善司法救济制度三个方面的保护对策,以期切实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提高女性生育意愿,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雨晴 《河北企业》2024,(3):145-148
随着我国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除了育龄女性减少,生育意愿降低也是造成我国人口出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孩政策的出台给予女性“能生”的权利却缺失让女性“敢生”的保障。针对目前在三孩政策下女性劳动者工作现状堪忧、母职惩罚严重、家庭责任分担不均以及国家责任缺位等问题,可以从承认照顾性劳动价值、增设男性产假和政府为企业分担因对女性保护性政策而产生的成本等方面来实现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为女性创造更加可靠的工作和生育环境,推动中国社会向性别公正和平等进步。  相似文献   

9.
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核心内容之一。坚持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既是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要求,也是维护劳动力市场公正秩序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实践中,就业歧视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文章以女性就业歧视为视角,通过分析其现状,进一步揭示女性就业歧视的成因,以期对这一问题有比较全面而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虽说去年轰动京城的一位丑女向酒吧追讨人格权事件过去了半年,虽说法院已经判决酒吧向丑女道歉。时下在各个职业介绍所匆匆奔走的诸多女性发现,歧视女性的“酒吧”式企业依然还是那么多! 当前女性就业求职遭到歧视的现象有增无减。最常见的是外貌歧视、年龄歧视和姓氏歧视等。不少企事业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中国就业》2013,(10):15-15
关键词:女性 就业歧视 妇女研究特别要关注消除女性就业歧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妇女社会保障、妇女平等参与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制度和法制建设等突出问题。要着力推进妇女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促进研究成果向法律政策建议的转化,将妇女研究成果融入各级各类高校和党校的教学和培训内容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阐释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企业及女性多个主体出发,分析了女性就业歧视存在和恶化的原因;最后,文章指出应从促进产业机构升级、加强执法力度、完善女性生育保险等方面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8,(3):236-238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对女性的就业、工作生活平衡和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在对工作生活平衡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多维立体化的,由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共同承担平衡工作和生活任务的构想。通过设立父亲育儿假、构建立体化托幼服务体系、营造支持工作生活平衡的企业文化,引入虚拟人力资源管理、采用弹性工作制和提供家庭照顾福利等一系列措施,助力职业女性的工作与家庭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只要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二胎的权利,不再受“单独二孩”政策的限制,这一举措也是顺应了众多民众的呼声.就二胎政策开放而言,有利也有弊,笔者在本文中从两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期望对儿童政策的放开实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茜 《新远见》2016,(Z1):44-45
医院开设"再生育门诊",不仅为高龄产妇提供更方便的精准服务对医院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是一种提升。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激发了很多人对于再生育的渴望。公众普遍认为,"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实施,直接受益人群为70后家庭,即年龄在35~45岁的人群。但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分有再生育意愿的人群多属于高龄待产女性,存在更大的生育风险,尤其是第  相似文献   

16.
刘璞 《新远见》2010,(10):97-103
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就业竞争逐步加剧的现状下,社会中有关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要实现男女平等,必须首先保护女性就业权益,努力创造和谐的女性就业环境。现阶段应从加强女性就业法律保障途径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基于妇女福利的视角,通过对生育福利,劳动就业保障,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以及儿童福利等现有妇女福利政策进行梳理,对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得到以下结论:生育津贴和产假、求职中的性别偏见、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妇幼保健医疗水平、儿童照料和学前教育是阻碍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增加在妇女福利设施和服务上的投入,促进家庭养育成本社会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公布以来引发了专家学者及社会大众的广泛讨论和思考,其中“单独二孩”政策无疑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历程、我国人口现状及“单独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问题将产生的影响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意在使大家对新政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寻求在新的形势下的正确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妇女就业情况总体保持良好状态,但就业市场上的性别鸿沟不容忽视,尤其是招聘中女性隐性就业歧视现象屡禁不止,给妇女就业带来恶性影响。妇女就业权益焦虑的现状似乎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究其原因,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许多对于女性的就业保障只是停留在原则性的表面,背后的症结与困境并未得到真正解决,需要通过优化法律制度、设立相应机构、丰富具体措施、将政策落到实处等共同作用来进一步改善,既需要考虑政策制定对相关利益有更多的平衡,也应在执行落实上更接地气,瞄准"痛点"对症下药,真正实现和保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女性生育二孩的影响因素及其劳动供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的增长、家庭同住人数的增多和居住地为中、西部地区对女性生育二孩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初育年龄的推迟、家庭收入的增加、居住地为城镇等因素会抑制其生育二孩的概率;生育二孩会导致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下降15%左右,具体而言,生育二孩会明显降低女性受雇的概率,但对其创业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且对低教育水平群体、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女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机制分析表明,生育二孩增加了女性的家务负担和儿童照管责任,进而对其进入劳动力市场产生抑制作用,而利用隔代照管和托幼机构照管等方式有助于缓解生育二孩对女性劳动供给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