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随着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的兴起,古城镇旅游也已成为热门旅游项目之一一,古城镇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古城镇旅游中,最具代表的是南方的丽江古城、北方的平遥古城,它们成为全国古城旅游的典型。作为古城旅游开发的先例,丽江呈现了著名的"丽江模式",给全国古城旅游提供了诸多经验,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以丽江古城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旅游意象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重新审视与分析,找出古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古城旅游开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平遥古城自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旅游业迅速发展,其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宣传中逐渐壮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的成功因素,认为平遥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新旧分离"的保护模式、以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帮助平遥古城旅游业实现腾飞和跨越式发展。同时,本文也对平遥旅游产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文化资本理论的解读,结合平遥古城民宿旅游发展现状,从文化能力、 文化产品和文化制度三方面重塑平遥古城民宿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4.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是古城吉首至德夯苗寨一段城乡旅游产业结合最为密切的河谷生态地带,它集民俗文化资源、生态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于一体。本文首先对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然后探索其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价值,最后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对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进行时空规划。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世界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登陆世界遗产后都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基本上都是国家5A景区,其规模普遍较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珍贵资源和重要驱动因素。旅游驱动型城镇化已成为旅游资源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现实诉求。以平遥古城作为研究案例,主要探索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驱动型城镇化之间的存在关系,首先对平遥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进行判别,然后尝试构建旅游驱动型城镇化活跃指数模型,并进行阶段划分,进而分析其生命周期与旅游驱动型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通过该研究,探寻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驱动型城镇化的一些规律,以期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驱动型城镇化决策和特色旅游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对旅游文化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关注。游客希望旅游在带给他们愉悦体验的同时,也能有精神上的满足。而阆中古城自身所带有的文化气息,就足以满足游客这一需求。但是阆中古城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对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导致现在阆中的旅游发展很不尽如人意。就是因为缺少对文化旅游的整合开发。文章对阆中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提出自己的见解,首先应对阆中文化旅游资源做好整体形象定位,其次是对旅游线路的整合开发,最后是加强对体现阆中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对旅游文化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关注。游客希望旅游在带给他们愉悦体验的同时,也能有精神上的满足。而阆中古城自身所带有的文化气息,就足以满足游客这一需求。但是阆中古城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对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导致现在阆中的旅游发展很不尽如人意。就是因为缺少对文化旅游的整合开发。文章对阆中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提出自己的见解,首先应对阆中文化旅游资源做好整体形象定位,其次是对旅游线路的整合开发,最后是加强对体现阆中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底蕴和灵魂,也是城市个性与魅力的根本所在。本文从研究江南古城——常德的善卷文化和陶渊明笔下桃花源文化出发,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概述和研究,结合常德现有旅游资源现状,合理规划与开发常德文化旅游资源,以期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泉州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随着现代人追求健康、休闲、度假的需求日渐提高,旅游地产也在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中应运而生,成为新的房地产开发热点,在硝烟弥漫的地产市场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杨琦 《大众标准化》2006,(10):52-53
平遥古城,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古迹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城文化,是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朵奇葩。9月22日,值“十一”黄金周来临之际,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西省旅游局在世界遗产——平遥古城正式颁布了《山西省平遥古城沿街店铺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旅游全球化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这种发展体现在古城旅游方面,便是游客对旅游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游客想体验更多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一些古城镇的不断修建和改造,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如何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和开发是一个大难题。2014年,即墨古城在即墨市破土重建,于2016年建成,日后将成为青岛北部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发展古城旅游虽然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为古城保护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何处理古城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即墨古城旅游开发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即墨古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并对古城的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提出来了相关的对策,以期对即墨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30):165-166
旅游综合体是一种新型旅游业态,它的出现是大众旅游需求不断提升以及旅游功能城市化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由于旅游综合体的形成的背景及原因,就决定了其在城市建设方面具有政府参与性、区域经济拉动性、产业聚集性和业态合理性;在旅游资源规划方面具有土地依托性、资源支柱性、功能复合性和整体统一性;在项目运营方面具有开发阶段性、运营一体化和高风险高收益性。  相似文献   

13.
遗产地旅游房地产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丽江古城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对其旅游房地产开发的过程、市场潜力以及开发带来的保护压力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认为控制遗产地旅游房地产开发的关键是严格执法;在目前遗产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好房地产开发的范围和力度,使其不危害到遗产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行为;为旅游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冲击。文化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成为旅游地的吸引物;它已经渗透到旅游的全过程中。因此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时,要正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5.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与优越区相比,其旅游资源吸引力具有明显的弱势:"4S"特色不突出;人文旅游资源缺乏垄断性。同时,具有相对性、不均质性、可塑性、时限性及继增性等特征。可采取依附和借鉴旅游资源优越区、优化非优区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来开展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6.
山海关古城旅游开发完全政府主导,原住民大量迁出,无权是居民参与古城旅游发展障碍因素。居民应参与设计和展现古城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管理,参与文化的继承保护和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的展现,提升古城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互惠互利促进山海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严春艳 《价值工程》2011,30(11):157-158
文章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入手,对东源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的评价分析,并根据定量评价的结果将东源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划分等级;根据这一评价结果,提出了东源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循序渐进的进行,注意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以及加强特色购物旅游产品开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一.旅游地产发展特征 旅游地产是依托旅游资源,以房地产开发为手段,整合各类资源,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等多项功能,集投资与消费于一体的置业项目。其有以下六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中国旅游小城镇研究,其重心是旅游小城镇开发与经营管理,近期慢慢开始关注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旅游小城镇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在城乡统筹视角下分析了丽江古城作为一个旅游小城镇发展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并为其它同类型的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嘉陵江自北向南纵贯秦巴山地和四川盆地,主要流经广元、南充、广安,重庆等地,流域内各地单独对嘉陵江的开发,都难于形成嘉陵江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导致嘉陵江主题形象长期缺位,造成对外的整体形象模糊。本文综合考虑嘉陵江的资源特点和优势,以及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的态势,以千里嘉陵江为载体,将三国文化、古城文化、红军文化、丝绸文化、巴文化等整合为一体,提出“千里嘉陵生态游,四大古城闻中行”的嘉陵江旅游主题形象,并按4ps营销组合给出若干旅游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