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庆 《时代经贸》2008,6(9):111-112
高等教育社会化是一个国际趋势,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社会化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西部高等教育在向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确、学科结构不舍理,学科水平较低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加快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社会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能否保持稳定、持续的长波增长,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中国西部的经济发展问题。近年来,虽然西部地区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落后于东部很多。随着改革的深入,西部地区逐步陷入了发展的困境状态,如何构建一个整合的西部发展体系便成为当前解决西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步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服务性产业,明显地表现为旅游专业人才的竞争。旅游高等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主要基地。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也较快。相反,像山东省枣庄市旅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处于两难境地。对这些地区的旅游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有利于改善该地旅游经济和旅游教育的现状,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社会化是一个国际趋势,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社会化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西部高等教育在向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确、学科结构不合理,学科水平较低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加快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社会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云南省高等教育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招生规模两年翻了近一番,但与全国东中部地区,甚至是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份相比,都表现出发展缓慢的特征。高等教育规模小,办学效益低下,学生生源差,教师水平有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些均严重的影响了我省高级人才的培养,严重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取得了比中西部地区更高的经济增长率,成为中国经济的领先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日益扩大。为此,西部开发战略提上 议事日程。但人们在对西部开发的研究中,多以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历史经验为参考,进行各种模型分析,很少注意到西部地区与20年前东部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的极不相同与十分不利的初始经济、社会等条件。  相似文献   

7.
    
西部农村地区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是21世纪初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选择确立适应西部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反贫困战略模式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之一,是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调节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服务供给的不充分与不对等等状况的存在是导致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原因,其表现的主要形式为西部与东部的高等教育质量和发展的显著不平衡。对口支援政策是政府为逐步解决上述问题,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罗尔斯原则基础上的“普惠”和“差异”,探讨了以教研室为单位的多元对口支援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社会学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期提供一条更有效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与和谐发展之路。最后以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信教研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差距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郑伯红  汤建中 《经济地理》2002,22(2):148-152
基于外向型经济战略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正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和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及国际旅游创汇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0.
二元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至关重要,根据二元经济结构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和各地实际情况,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可以分别采取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城市化和发展城镇群的战略措施,调整城乡社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矿业开发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也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简述了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列举了西部矿业活动造成的4大主要环境问题,综合分析了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了实现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应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先导产业,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的实现。本文分析了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障碍,并提出6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西部农村地区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是21世纪初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选择确立适应西部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反贫困战略模式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一、西部开发需要新的战略思路 改革以来,由于区域政策和资金投 向明显向东部倾斜,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出现了不断趋于扩大的严峻形势。区域之间经济失衡的日益加剧,直接导致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不足,收入增长停滞,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进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过程受到严重制约。毫无疑问,加快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政府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成为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将给广大经济增长相对滞缓的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中央对西部地区投资力度的有效加大,优惠政策的显著倾…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数字经济概念和内涵的分析,文章从理论上说明数字经济主要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三个方面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使西部地区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同时,结合新发展理念,文章也给出了数字经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即坚持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协调发展,数字经济助力西部地区实现平衡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坚持开放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西部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共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加快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作者认为,劳动力市场缺乏是西部地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对制约西部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提出了西部劳动力市场的几个设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议,以及尽快形成西部地区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整体国民经济已经上升到较高水平,但东西部差距却逐步扩大,尤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更为落后,以宁夏为代表的很多西部地区提出通过跨越式发展赶超东部地区。但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地区的扩越式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宁夏地区生产要素的分析研究发现,产业承接是宁夏为代表的西部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道路之一。  相似文献   

18.
当前,西部大开发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并且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西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果不把占全国土地面积70%、总人口23%、自然资源一半以上的西部地区开发出来,中国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所以,西部大开发不仅对西部地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和历史机遇,而且对整个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但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大多数地区为干旱地区、高寒区和沙漠化地区,目前已经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这种脆弱的生态系统再遭到破坏,即使付出极大的代价在很长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扩大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是造成西部地区贫困落后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要突破环境、资源两个瓶颈因素的制约,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应该形成一种以计划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型计划与市场关系。本文就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及其成因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对环境、资源与西部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重点提出并论述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策略:自然资源资产化,经济发展绿色化,产业结构优化及开放开发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张秀兰 《经济师》2004,(10):17-17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