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八五”期间,如何理顺生产资料价格关系,即现存的生产资料双轨制向何处演变?对此,无论从改革还是发展的角度看,都是急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治理整顿中,经济环境的变化,又使生产资料双轨制呈现出一些新的迹象和问题,从而,给这一问题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商》2015,(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养老金双轨制弊端的日趋明显,是得财政负担加重,阻碍人才流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养老金存在缺口,养老金运营率低,社会养老保险不断改革的步伐需要加快进程。文章阐述了我国养老金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商》2015,(36)
长期以来,养老保险一直都是当今社会的矛盾激发点。养老保险的制度的双轨运行让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之间其中养老金的差距太大,不仅对社会的公平有影响,同时也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思路已经明确,但"并轨"后的相关问题仍需持续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含义以及对其现状的介绍,讨论养老保险双轨制存在的社会方面问题,模仿国外养老保险的成功支付,提出一部分对待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举措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养老金双轨制一直是两会以及网友热议的话题,也是养老者最关心的问题,实行了将近20年的中国养老金双轨制将要谢幕,这也是本年改革中较重要的一项。养老保险改革仍然面临不少难题。本文是根据养老金并轨这一方案,对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谈出笔者的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5.
《商》2015,(26):44-45
在我国,养老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的退休养老金政策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并正在计划养老金并轨。我们将养老金制度与我们的专业相结合,将养老金并轨改革趋势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发放500份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的方式深入调查,运用专业工具进行分析,建立实证模型,将社会意愿与养老金改革紧密联合起来从而为今后的政策提供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商》2012,(10):96-96
当前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城镇企业职工两大类人员采取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模式,享受不同水平养老金待遇的养老保险制度即养老保险双轨制。本文展现了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矛盾,即待遇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矛盾加剧,分析了当前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出现的问题,引发了关于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的思考与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程璐 《中国电子商务》2014,(10):201-201,214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最实际的切身利益。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养老金制度在经历多年改革后所呈现出的现状。其次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标准参差不齐、养老金双轨制,这些是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关于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试图对我国养老金保险制度提出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8.
地方工商,质检,药检等部门敷衍塞责,使投诉人和当事企业陷入无法查清事实原委的境地。直至中国卫生部检测后,通报“性早熟”与圣元奶粉无关。事件才算有了一个说法。看来许多关乎民生的事,必经中央过问,才能得到解决。这就是中国上访人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人说话     
从“民生”到“民权” 以中共十六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果说,此前的改革主要是基于生产力低下的现实,着眼于解决老百姓“民生”问题的话,那么,此后的一个时期,也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里,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是老百姓的“民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自1995年我国建立统账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养老金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面对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对于正进入适度普惠新阶段的中国社会保障来说,养老金制度仍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一、我国养老金改革面临的矛盾问题相互交织(一)养老金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1、养老金收支缺口增大和地区差异显著在我国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转为部分积累制时,没有明确隐性债  相似文献   

11.
陈鹏 《华商》2011,(2):24-29
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是中国社会治理与百姓生活的“大年”。把握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面对“十二五”的到来,我们也开始冷静思考“十一五”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事关改革、发展、民生等方面的话题将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一个国家的“开局七件事”,事事关民生,件件不轻松。  相似文献   

12.
夏娟 《商》2013,(1):175-175,174
目前,我国企业和事业单位养老金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双重待遇,这种双轨制运行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同时也激化了社会矛盾,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是人心所向。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当前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和并轨改革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并结合了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改进"原理提出相关政策构想,以期能为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言大义     
养老金亏空不是伪命题,养老问题事关民生,关乎百姓福社,政府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应对,否则养老将成为中国老百姓心中抹不去的隐忧。我国应该在切实负起基本养老责任的同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让利于民,鼓励国民的养老储蓄,扩大养老金采源,  相似文献   

14.
武秀娟 《商》2014,(43):64-64
2014年底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政策方案通过,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时代结束,有利于缓解城镇职工因养老金差异而带来的不公平感,养老待遇开始“一碗水端平”而不囿于身份差异,这标志着实质公平开始起步。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制约改革的因素仍然广泛而顽固,因此需要更加公平有效的制度加以规范,以逐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2)
建国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日益严峻,给社会养老基金带来沉重负担。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与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基金之间有着本质区别,探索在养老金投资运营视域下的双轨制改革势在必行。在计划经济为主的市场环境下,养老金双轨制的提出顺应了社会形势需求,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市场经济的地位已不容忽视,通过双轨制改革创新冲破原有体制的束缚,保障我国养老金投资运营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物价》2003,(2):44-45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张皓若日前指出,中国的城市改革在经济的市场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至今尚来解决好“三农”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的“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局部问题,而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如果广大农民不能进入小康,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已进行了十年,十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粮食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也遇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着重就“双轨制”下的议价粮食流通中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当前议价粮食流通中的几个问题在“双轨制”下,如何组织议价粮食流通,是近几年粮食部门在摸索的一大课题,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养老金"双轨制"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近年来社会上取消"双轨制"的呼声日益高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金与企业并轨,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减少社会动荡因素,并且有利于人才流动。目前,国务院已经发布文件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我国养老金并轨终于迈出步伐,可其面临的阻碍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金并轨实现道路上的障碍与纠结之处,以期政府能较好地解决,顺利实现养老金并轨。  相似文献   

19.
“三农”-可承受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关乎民生的根本。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存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0.
关乎民生的医疗改革(以下简称医改)问题,仍是“两会”的热点。近期随着《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公布,医改呈现进一步推进的趋势,但是,攻坚战是否能够成功,最终改革成效如何,人们开始寄希望于”两会”。会上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医疗问题,能够达成怎样的共识,形成怎样的可行性建议,都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