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1998—2005年上市公司舞弊样本与配对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非标审计意见与舞弊报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能够以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方式揭露报表舞弊。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颁布了《审计准则第99号——考虑财务报告中的舞弊》(SAS-No.99),取代了原有反舞弊审计准则SAS NO.82,以增强CPA执行财务报告审计时发现和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能力。通过对美国审计职业界关于舞弊的独立审计准则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制定、完善舞弊审计准则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评国际舞弊审计新准则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舞弊审计新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其框架 进入新世纪后,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特大财务舞弊和审计失败案例,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为了恢复资本市场的信心,重新把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塑造为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干净”的窗口,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继AICPA于2002年10月发布了舞弊审计新准则SASNo.99《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也连续重拳出击,修订、发表了多项准则,在颁布了一系列要求审计师更深入考虑舞弊风险的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之后,又于2004年2月份发布了ISA240《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于舞弊的责任》,试图建立较为权威的反舞弊标准和体系。  相似文献   

4.
ESG水平已成为新时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但是有关ESG表现的信息价值特征依然有待理论探索。据此,基于重要的信息中介,探索审计师如何依据企业ESG表现出具审计意见。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越好,审计师越倾向于发表标准审计意见。作用机制表明,ESG表现较好的公司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较低,审计师更可能出具标准审计意见。异质性检验显示,在环境规制力度较强的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分析师关注较少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ESG表现对标准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ESG表现越好,审计投入越少,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越低。结论为ESG的财务信息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财务报告的审计目标目前,理论界关于审计目标的研究较多,实务中各国对审计目标的表述也不尽相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第一号《审计准则说明书》将财务报告审计的总体目标表述如下:“独立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实施一般检查的目标是对财务报告的编制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公允的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表达意见。”国际审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审计的目的在于使审计人员能够对财务报告编制中所确认的会计政策结构表示意见。英国公司法对审计目标的表述是,审计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独立检查,目的是对这些报表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与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而作为独立第三者的注册会计师,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具有法定证明效力的书面文件,目的在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后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财务舞弊视角探讨审计师如何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其察觉的重大错报风险。研究发现,对于存在舞弊迹象的公司,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的事项种类更多、风险主题和差异化内容更丰富。进一步研究发现,若公司当年存在财务舞弊,其下一年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更高、审计师被牵连至监管处罚或法律诉讼的可能性更大;财务舞弊对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审计师经验丰富或投入审计资源较多的公司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审计成本效益理论和审计风险溢价理论,以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审计定价正相关。控股股东杠杆增持行为主要通过提高审计师风险溢价以及增加审计投入对审计定价产生促进作用。上述关系在企业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法律环境较为严格时得到强化,而较好的信息披露质量以及较高的股权制衡度会削弱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控股股东杠杆增持带来的风险溢价效应会抑制审计师出具标准的审计意见,损害审计质量。研究结论有助于强化审计师对控股股东杠杆增持的风险认知,进而为进一步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强化投资者保护提供了增量证据。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无法聘请到审计师为其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2018年.ST新都多次公告称无法聘请到审计师为其2017年年度财务报告以及2018年季度财务报告、半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分别从上市公司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分析新都酒店无法聘请到审计师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的视角给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文章研究了审计意见能否向投资者及债权人传递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信息,以及机构投资者能否对审计起到监督作用,使审计意见更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实证研究发现,审计意见与违约风险无显著相关关系,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高低则会显著影响审计意见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其审计意见能准确地预警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从而保护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Independent audits enhance the credibility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s and assist investors to make rational decisions in the capital market. Nonetheless, the utility of the auditing function depends upon the quality of audits,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independence and expertise of auditors. Hence, auditor choice and switch will not only affect an audit's quality, but will also influence decisions made by investors and other market participan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how investors respond to the quality of audits and auditor switch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an audit and switching to a larger auditor have a positive (negative) impact on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s (ERCs) for firms with positive (negative) abnormal earnings. In contrast, switching to a smaller auditor has a negative (positive) impact on ERCs for firms with positive (negative) abnormal earning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arge auditing firms (Top 10) in China are perceived as more effective for curbing income-incre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which leads to higher (lower) ERCs for clients with positive (negative) abnormal earnings. Firms' switching to a larger auditor may signal high-quality earnings. Therefore, investors more often increase stock prices when firms have positive abnormal earnings and less often depreciate prices for negative abnormal earnings. Similarly, switching to a smaller auditor may signal lower earning quality, resulting in opposite market responses. In general, the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udit information is valued by the capital market in China. Large auditing firms have been able to product-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with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的有效传递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投资者在会计信息的使用状况、使用程度以及使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大量会计信息并没有实现有效的传递。主要原因在于财务报表缺乏相关性、报表披露透明度不高、投资者专业素质欠缺以及会计舞弊导致的诚信缺失。对此,我们提出了改善会计信息传递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Stakeholder engagement,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rategy, is changing, as is the position of the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n this evolving scenario.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pressure that a specific group of stakeholders, investors, exerts on the quality of the sustaina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ed. We intend to analyze if there has been a change in the role that investors play i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By focusing on investors, we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one of the less studied groups within the sustainability stakeholders. To this aim, we carry out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sustaina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ed by U.S. (shareholder-oriented country) and Spanish (stakeholder-oriented country) listed companies during the years 2013 to 2016. Our findings confirm the key role that investors play in the companies' 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demanding more and better sustainability information. We also find a reduction in the quality of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s in Spanish companies in the last year of our sample, showing a relevant change in this country that has been leading the sustainability rankings until now.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useful to investors and companies, as they reflect the changes on the information they demand, and for regulators, in order to create the adequate legal framework that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porting. Regulators and financial agents should acknowledge this new scenario to adapt norms and actions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会计舞弊及审计失败案件频频出现,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投资者依据会计报表分析进行投资决策时,除了关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外,还可以通过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间勾稽关系、财务比率、会计调整、资产及盈利质量以及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是否存在重大不一致等方法,来判断公司管理当局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程度,从而主动规避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是资本市场能否正常运营的基础和前提,而财务造假却屡禁不止,给企业正常运营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带来严重影响,造成企业与投资者的利益损失。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博弈双方在信息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完全有财务造假的动机,通过歪曲财务信息,以期达到更高的期望效用。为此,加强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监管、完善经理人市场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成为企业提供客观、真实、对称的财务信息的手段和措施,目的在于通过实现信息对称来提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6.
财务报表是由管理层负责编制的,即使由注册会计师依据一般公认审计准则进行了审计,财务报表所揭露的信息终究是财务性、历史性的,公开时点远在企业经济行为之后。尽管如此,注册会计师审计仍然被视为公司管理舞弊控制的重要防线。在管理舞弊控制方面,审计师有自己的职业优势,也存在着职业劣势。从理论上讲,高质量审计应该能够在管理舞弊控制方面有着良好表现,控制管理舞弊应该能够提高审计质量,能否以实证研究的方式为理论提供数据支持呢?本文的实证结论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都表明,如果不改善中国内地独立审计制度安排,理论上的高质量审计在中国内地是难以发挥其高质量审计功能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愈演愈烈,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也损害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HY制药公司是我国的一家上市公司,其财务舞弊行为时间长、金额多,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件之一。现对该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试做解剖,以期能对防控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舞弊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的频繁发生,导致一系列的审计失败案。本文针对舞弊审计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发现,舞弊审计失败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审计师的过失,即对舞弊审计风险缺乏重视、进行舞弊审计的程序不妥和实施舞弊审计的方法不当;二是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进行欺诈,三是催生审计失败的外部诱因。  相似文献   

19.
激进会计行为在我国表现为财务舞弊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近年来重大会计差错和财务舞弊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对盈余和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外以及国内研究的回顾,发现我国在激进会计行为研究上的不足,并指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不同主体关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评价意见、信息错报风险对个体投资者感知财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息错报风险高的情况下,有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时,个体投资者感知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最高,有独立董事意见时次之,只有企业自我评价意见时最低;在信息错报风险低时,个体投资者的感知在以上三种主体意见之间没有差异;个体投资者对财务信息可靠性的感知“中介”了不同评价主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见与投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