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财务造假普遍存在,财务造假的手法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深人探讨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的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帮助有关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审计对策,打击和遏制各种财务造假行为,以促进我国的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如万福生科、新中基、海联讯等,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是我国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缺陷的体现。2015年7月曝出日本东芝公司连续7年财务造假案,是继2011年奥林巴斯财务舞弊案之后,日本企业最大的一桩财务造假案件。文章着眼于世界其他国家企业经济新闻,简要回顾了日本东芝财务造假事件的背景并深入剖析其造假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企业文化、外部审计监督等方面存在弊病,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进而得出对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的相关启示: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发挥内部监督职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完善外部审计监督体系,以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4.
适度的外部监管可以有效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咨询服务行为,防止财务造假,维护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现象不断发生,暴露出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着审计质量失控问题,亟待实施高效的外部监管.同时,行政审批管理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创新和严肃财经纪律的决策部署,以及近期国务院办公厅30号意...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环境也变得繁杂混乱,经济事项日益增多.有些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利用企业自身的特点,隐藏企业财务缺陷,使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影响了经济良好有序的发展.因此,杜绝财务造假,势在必行.只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健全法制,加强管理,才能杜绝企业财务造假行为,维护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造假现象频出,财务造假更是江河日下。本文通过分析康得新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例,找出其财务造假的动因,具体分析其财务造假的手法,最后从康得新造假案出发,对所有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财务造假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泽瑞 《现代企业》2020,(4):163-163,166
预付账款财务造假是市场经济下商业信用伴随的产物,由于预付账款自身的属性和一些其他原因,使其成为当下企业财务造假重点利用的对象,从早些年的锦州港财务造假事件到创业板IPO万福生科造假第一案,以及近些年发生的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和利源精制预付账款调查事件都与预付账款财务造假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下,如何改善预付账款财务造假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动机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务造假是世界各国的一个顽疾,造假者有其深刻的行为动机。当期财务造假是因为期望收益为正,多期财务造假则在于造假者效用贴现大于零,社会和企业应据此制定防止和减少财务造假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创业板第一财务造假公司万福生科的案例研究,回顾其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五条应对策略,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财务造假是目前我国经济生活的顽症,使我们蒙受了巨大损失,我国由于造假与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估计每年在9,875亿元到12,570亿元,占GDP的13.6%—16.8%。本文试从分析财务造假的内在原因入手,揭露了几种常见的造假手法,提出有效制止财务造假的根本措施。为了从源头上杜绝造假,必须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提高会计行业公信力,从而达到消灭财务造假,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1.
刘恩志 《会计之友》2013,(21):53-55
上市公司绿大地欺诈上市、万福生科2012年半年报财务造假。文章基于上述案例分析对比国内外财务造假处罚结果,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机及监管者监管效率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监管者唯有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从重处罚财务造假行为、提高监管效率,从严监管中介机构,建立集体诉讼证券民事赔偿制度,才能从源头和结果上真正减少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鉴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近五年发现的财务造假案例,对财务造假手段和诱因进行剖析,探讨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归纳不同类别财务造假手段带来的影响,发现财务造假的主要诱因是企业面临财务压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政府监管角度和公司治理角度对防止财务舞弊提出意见,并从普通财务报表使用者角度对如何初步辨别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现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财务造假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通过对财务造假的现状、原因和常用手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防范财务舞弊发生的具体措施,最后呼吁社会诚信与监督,最大限度减少财务造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和"便利"而暴露出来的财务造假问题给中国的证券市场和股民们带来的巨大危害。因此,财务造假的治理迫在眉睫。本文旨在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总结造假手段,并据此提出防范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畅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8):84-85,93
当前许多公司对财务信息造假,只有弄清造假的目的,才能找出解决财务信息造假的办法。文章从公司的内部控制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通过改善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解决造假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鉴于此,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以万福生科这一创业板造假第一为例,对其造假手段和造假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使其更容易进行财务造假,本文结合经典案例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进行阐述,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原因,最后从企业自身、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三个层面针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严重损害着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分析财务造假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指出财务造假的手段及识别方法,并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使得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得到真正保证。  相似文献   

19.
企业财务造假案例不断出现,内部控制对防止财务造假行为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方式和造假动因,进而分析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也一直层出不断。本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财务造假背后的动机及其常用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