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TRIPs与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秘密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目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虽对商业秘密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但与TRIPs协定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因此,我国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问题应根据TRIPs协定的要求进行构建和完善。即立法上明确规定商业秘密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把其提升到知识产权的高度进行保护;保护措施规范具体;贯彻全面赔偿原则和法定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目前游离于TRIPs之外,其能否纳入TRIPs保护,取决于其是否是一种知识产权。该文通过分析,认为其并非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在创新性问题上,其符合传统的知识产权理论;在权利性质上,其亦为私权。在其国际保护层面,应充分利用现有的TRIPs体系,并对TRIPs体系进行创新,探寻新的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之一,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本身的缺陷、GATT/WTO机制的优点和强制力、某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极力推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产生的背景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TRIPs缔结过程中有着不同立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历史短暂,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保护制度不健全,特别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现代化程度较低,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应该采取辩证地看待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并提出相关对策、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存在的弹性条款与空间维护国家利益等措施来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TRIPs 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之一,也是当前国际经贸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它的英文名称为“Trade Related Aspecte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ncluding Tradein Counterfeit Goods”,中文译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这是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的重要的国际性协议。以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反不正当竞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财产,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财富,也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 ,TRIPs协定对我国已产生法律约束力。TRIPs协定是WTO调整知识产权关系的基本协定之一 ,与我国出版业的关系最为密切。加入WTO ,对我国出版业来说 ,利大于弊。入世后的我国出版业要在新的规则下运营。入世后的我国出版业将参与全球竞争 ,全面履行国际经济规则 ,同时享受最惠国待遇和发展中国家待遇。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借鉴于西方,且受TRIPs协议的高度制约,其主要矛盾实质上是立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矛盾;其中,如何落实本土化,又居于该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此主要矛盾出发,为谋求知识产权法的本土化革新,一条具有可行性的路径选择是:适度保护的知识产权法,与强化规制的相关竞争法实现系统的结合。该构想富含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尽管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司法保护机制,但与TRIPs要求相比,尚有不足。因此,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是加入WTO对司法相关的一个相当严峻的挑战,也是司法“入世”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后期《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统称TRIPs)的签订,标志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和加强。知识产权地位的提高既是跨国公司长期推动的结果,也为其进一步实施全球知识产权战略创造了条件。从FDI在我国的总体效果看,FDI推动了我国技术进步,国内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现有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层次上,FDI的技术扩散和转移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我国缺乏对国际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使得跨国公司不愿意也不轻易转移先进技术,对我国的投资方式由合资转向独资。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IPR)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贸易关系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但并不排除中国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项下中国承担的义务不相一致的情形。如何使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符合中国“入世”承诺,是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否则,美国将会毫不犹豫地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0.
商标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具有商业价值,因而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是,在近代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中,民族资本企业能否有效地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呢?在这里,我们以英美烟公司对民族资本烟厂所发起的一系列商标侵权案件为基础,分析了近代知识产权制度在执行时的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护知识产权符合中国企业的最大利益。知识产权保护越严格,企业受益也越多。企业应该尊重知识产权,重视知识产权的开发,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本结合“万燕教训”,论述了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仅有的3个案例分析得出:一方面,案例中仲裁人对跨协定报复的适用所作的具体分析,如"可行"和"实效"的具体判断问题,令适用条件更加明晰;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特殊性导致报复的实际实施存在不可根除的困境:授权跨协定报复不具有惩罚性质,中止履行义务的范围和限度尤为重要,但跨TRIPs协定中止履行义务的范围和程度事先难以精确估量,实施效果也具有不确定性,还可能引发新的争端。这一授权仅能起到促进谈判、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作用,中国应当在此基础上加以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快速技术进步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取决于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在过去20年时间里,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不仅是融入国际社会和加入WTO的要求,更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发展经济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自身需要。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至今,国内在卡拉OK版权使用费的收取问题上争议不断,一波三折,至今仍未获得满意的解决。人们对于这场争议有各种不同的解读,而知识产权与公权的关系就是这一争议所折射出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知识产权属于私权,根据传统的私权理论,公权不应介入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但知识产权又是一种特殊的私权,在权利行使过程中公权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公权对知识产权的介入应有一定的程度和界限。  相似文献   

15.
商号权的知识产权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号权具有几乎一切类似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使商号权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可能。同时,商号权的保护又存在现实的冲突,必然需要一种统一的法律保护。鉴于此,最后提出商号权知识产权保护的构想,以寻求一种对商号权法律保护的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与外经贸发展的关系已越来越密切:中国在致力实现由经贸大国向经贸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则是知识产权问题,这从我国外经贸发展屡遭国际知识产权壁垒的阻击可见一斑。我国目前不仅开发和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贫乏,而且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国家应改善环境和创造条件,企业应提高能力和水平,保护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历经三大阶段的变迁之动因均是经济学上的理性趋利.中国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快速演进,其原因主要是外在竞争国的高压和内生的市场经济制度转轨带来的"跟随-联动"效应.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知识的不断创新是知识产权制度得以产生和变迁的一种基始力量,是知识产权制度变迁的基础和终极决定者.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绝不总是知识进步的滞后消极反应,一旦切合知识创新水平的知识产权制度得以形成,其又会反过来成为远远快于自发演进的知识进步的决定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发展部组织、由部分成员单位的知识产权主管领导或主管人员参加、以屈见忠巡视员任团长的中国一航欧洲知识产权考察团一行14人,于前不久赴法国、德国进行了知识产权工作的考察。本次考察,重点了解法国、德国企业及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状况;政府机构相关管理职能;知识产权经营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深化了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大量的机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知识产权纠纷也日益增多.如何在推进过程中有效保护中国知识产权,提升中国知识产权影响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文化概念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出来的。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是人类在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知识产权、发展知识产权经济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现象的总和。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国家创新文化的建设、和谐知识产权秩序的构建、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及国家外部形象的提升。中国发挥知识产权文化的政治功能尚需国家领导层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相对完备、知识产权文化产业的发展等众多因素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