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裴玉 《商业研究》2003,(17):76-78
内源融资是公司并购融资的首选,这是由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价值的影响因素决定的。在公司并购中,猎手公司利用拥有的对目标公司的债权资产实施债转股也是并购内源融资的有效方式。从债转股式并购融资的条件出发,构造了债务压力——并购引力矩阵,分析了债务压力——并购引力矩阵在债转股式并购融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斌  何毓海 《商场现代化》2007,(21):353-354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其研究成果已迅速的在公司金融领域得到应用,形成行为公司金融学。国外学者从行为公司金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股票市场驱动并购的理论及模型。本文分析了股票市场驱动并购条件下影响并购定价的因素,建立了股票市场驱动的公司并购定价模型,并给出了基于协同价值分配率的并购参考价格。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全面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绩效变化情况。通过选取10个财务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全面研究并比较总体样本公司(收购公司+目标公司)、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并购绩效差异。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并购使总体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在短期内会得到改善,但长期并没有提高;并购没有实质性提高收购公司的经营绩效;并购提高了目标公司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4.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涛 《市场论坛》2009,(5):28-28,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并购市场异常活跃,标购、杠杆并购、管理层收购、剥离和分拆等新的形式和技巧被大量运用,作为投资方,收购公司必须对投资的经济绩效加以评价,对并购之后的目标公司,拟或并购后形成的新的集团公司的拟评价。但是被并购方的公司经理们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反并购措施以防止公司控制权旁落,进而加大了评价并购成败的难度。文章探讨并购方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方法,即财务效益分析和非财务效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跨国并购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探讨,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事件研究法.研究表明:公司所发起的并购是否为横向并购对公司价值影响不大,非国有企业发起的并购对其公司价值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国有企业,只有发生控制权转移的跨国并购对公司价值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阐述了公司重组并购的意义,分析了公司重组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给出了公司重组并购的对策,分别对其进行了如下探讨研究。一、公司重组并购的意义1.公司重组并购不仅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当前,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由于产业结构过度分散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那么通过公司重组并购之后不仅能够推进产业结构集中,还能消除企业之间的不合理竞争现象,同时也能取得规模性的经济效应。2.通过公司重组并购能够降低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7.
王莉静 《现代商业》2014,(15):233-234
溢价并购是指并购公司以高于目标公司市场价值的价格获取目标公司股权或资产的商业行为。目前,国内并购案例中,支付溢价已经很普遍,溢价幅度也高低不等,之所以并购公司愿意支付溢价,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目标公司的发展前景和并购后的协同效应。本文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无形资产的确认角度,分析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的商业实质,协助投资者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8.
韩帅  郭旺 《商》2012,(9):65-65
并购特征并购支付方式作为并购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收购公司的重视,并且对收购公司的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发生的109起并购案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比较了现金并购和非现金并购对收购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得出非现金收购使收购公司在长期内获得正常的收益率,而现金收购获得负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9.
许多并购活动中存在着并购者为并购活动支付过高的价钱,但并购后的公司却不能给并购公司创造新的价值的现象,在分析并购的协同效应的计算以及与并购价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协同价值为基础制定合理并购策略及其定价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并购重组一直是企业实现国际化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而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更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新案例:中海油服并购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WO、中化国际并购GMG公司,中联重科并购弘毅投资,中国平安并购富通、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以及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巴科泰尔(Paktel)公司,具体说明危机之下的中国企业如何利用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并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并购成为公司资本运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公司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快捷途径。当谈论到并购绩效时,多指收购方在并购行为发生前后的收益变动,但很多学者研究得出在并购活动中并购对目标公司的价值增值大于收购方,本文重点从跨国并购角度上分析公司并购中如何衡量目标公司的价值效益以及影响目标公司绩效的因素,使目标公司在跨国公司并购中处于有利地位,增加目标公司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聘请了财务顾问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关系的视角,探讨具有不同关系的财务顾问对并购经济后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关系”的财务顾问参与公司并购能显著提高并购绩效,短期平均为公司增加了1.3亿元的股东价值,长期平均为公司增加了1.8%的净资产收益率,并且“关系”越紧密,并购绩效越好;但是,有“关系”的财务顾问并没有显著提升并购成功概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有“关系”的财务顾问显著降低了并购溢价水平、缩短了并购持续时间.并且,上述结论主要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成立.上述结论表明,“关系”作为公司和投行拥有的一种专用性资产,有助于降低公司与投行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并购效率,支持了“交易优越假说”.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关系”与金融领域的交叉研究,丰富了关于公司并购中金融中介作用的相关文献,还为监管部门如何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市场化发展和提高上市公司并购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俞越 《浙商》2010,(22):71-71
现实操作中,按照并购发生的形式分,公司并购大体有以下几种具体操作模式: 一、资产并购模式。公司以资产为基准确定并购价格,以货币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资产的并购方式。并购后,目标公司通常改组为公司的分公司。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并购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并购战略是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是相当多的公司并购案例以失败告终。现有研究认为, 缺乏并购后整合措施是影响并购战略实施成功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响并购成功的风险因素,根据并购公 司自身的情况,有效实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是公司并购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当桂格公司买下了籍籍无名的佳得乐饮料公司后,成功的运营让桂格踏入超级食品公司的行列;而十年后,桂格如法炮制并购了另一家小饮料公司斯纳普,却成了美国90年代最失败的并购案例。为什么同样的并购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娜  段智栈 《现代商业》2014,(30):154-155
随着竞争的激烈不断加强,公司之间的并购也越演越烈,并购后的业绩如何及并购背后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疯狂并购进行阐述,报告了该公司如何疯狂进行并购及并购后的业又是怎样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沃森生物净利润不断减少,经营业绩逐渐下滑,从而得出结论,公司应该加强对财务的预算、人员的管理,严防利益输送的发生。分析和评价沃森生物疯狂并购并进行利益输送的情况,为其他公司进行并购,加强经营和人员管理及防止利益输送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志平 《现代商业》2011,(36):142-143
当前,公司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了各企业中的焦点话题。跨国并购能够将公司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能够拓展国际市场,能将自身产业级别进一步提高,但是跨国并购有着一定的风险。公司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是决定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人力资源整合又是并购后整合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经济发展停滞,数以万计的公司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悲喜剧。接下去会有许多企业谈出市场,同样也有许多新兴公司迎难而上,矗立潮头。那么在经济浪潮中,公司的并购行为就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型公司人才济济,有专业的人员和部门从事这一任务,可以轻松完成。那么小型公司在并购其他公司中应考虑什么,应采用什么策略?本文对小公司在并购其他小公司行为,对并购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购策略加以阐述,希望都到指正。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2007—200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对治理环境、终极股东控制与公司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及政府控制性质与公司并购绩效负相关;治理环境的改善在提高公司并购绩效的同时,还能抑制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带来的负面影响;终极控制股东的政府控制属性会弱化治理环境的这种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20.
公司控制权跨国并购拓展了资源配置的机会及竞争,其得失成败与东道国诸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新一轮跨国并购中资源配置结构及环境的演变,探讨了目标公司控制权整合环境的指标及其评价问题,为投资国公司对不同的东道国公司并购环境进行定量比较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