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的中国股市所经历的波动,可以说其引起的震撼及广泛关注是股市开办以来所仅有的一从年初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的关于股市究竟是什么的大辩论,到下半年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出台、查处违规入市资金等政策出台以及上市公司大规模地增发股票所引发的深沪股市的大幅下挫,再到管理层断然暂停实施国有股减持方案,由此才使股市稍有喘息之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市从去年6月下跌以来,持续低迷了一年的时间,给数千万投资者带来了深深的伤痛.从去年10月以来,管理层暖风频吹推出了暂停国有股减持、降税、降息、降佣、新股发行二级市场配售等组合利好,管理层希望股市能重新振作的用意明显,但股市仍然在低位徘徊不前,1500点的政策已经两次被击穿,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寄予厚望的绩优股屡创新低.投资者很迷惘,中国股市还有"戏"吗?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股票市场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每逢股价大幅跌落、股市持续低迷之际,从理论界到管理层,从证券商到普通股民,“救市”呼声不绝于耳。由此形成的救市理论其要点是:当股市进入低迷状态时,政府应责无旁贷地出台政策或投入资金救助。基于这种认识,许多人把1994年3月中旬和7月末出台的利多政策称作是“四不”救市政策和“三大”救市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涉及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百姓为数不多的投资选择中,股市是一个主渠道.我国股市目前正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中:股市无利可图,进入股市的资金就少,这就导致股市资金供求失衡,结果使股价下跌,更无利可图.政府在2004年初就颁布多条有利政策支持股市,但是走出恶性循环还要靠投资者信心的恢复,还要假以时日.  相似文献   

5.
《证券导刊》2013,(23):32-32
进入弱势震荡阶段 民生证券 前期资金耐异常紧张致使股债双跌,6月份以来上证综指最深下跌450点,幅度达20%。但存管理层“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的表态下,股市已止住暴跌趋势。但是,短期指数趋势向上条件尚不具备,未来叮能的放松政策取决于金融去杠杆的进度和失业上升的幅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股市近期的重大波动,与20多年前台湾股市的情形有诸多相似之处。2006年至今,中国大陆股市持续走牛,气势如虹;而财政部出台了提高印花税这一举措后,则引发了股市的短期暴跌。1980年代末,台湾股市也有极为类似的表现。1988年9月24日(周六)下午,刚上任3个月不久的台湾当局"财政部"部长郭婉容宣布征收证券交易所得税,导致了连续19个交易日无量下跌,股指从8790点跌至5119点。这被称为"郭婉容事件"。  相似文献   

7.
一个接一个股市黑幕被揭穿,真相大白于世,本应令人振奋,而市场却无情地下跌、下跌再下跌."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句口号是证监会喊出来的,然而大多数的投资者却未能在监管风暴中得以幸免,究竟是谁惹的祸?一些人开始质疑管理层的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在波动中一路上行。1998年房改以来,商品房绝对价格总体趋升,价格同比涨幅波动较大,促使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仅2010年至2011年初,国务院就连续出台了"国十一条"、"新国十条"、"新国八条"等多项措施确保房价稳定。IMF曾指出,虽然房地产价格的波动远小于股票价格,但房地产价格的崩溃对  相似文献   

9.
我国股市引入平准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海舰 《新金融》2008,(10):34-38
2007年下半年以来,股指从6124点一路下跌到2566点,跌幅高达56%,超过了2001年到2005年大熊市的跌幅。建立股市平准基金以调节股市的建议又被重新提及,但平准基金并不是“万能基金”,管理层乃至投资者应有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视股市超调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秀明 《新金融》2008,(9):46-48
近三年来,中国股市经历了大幅上涨与大幅下跌过程,对宏观经济过热和放缓都起到较大促进作用。本文认为,为促进股市健康成长,避免股市暴涨暴跌对经济造成的负面放大作用,当股市暴涨与暴跌时,管理层应及时出台措施,稳定市场预期,防止股市超调对经济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春天     
缥缈 《新理财》2020,(4):12-12
新的价值理论认为,发展同时挤出原油消费,所以价格受到相对制约。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市场最希望的是平稳。2020年3月9日,全世界的股票投资者都不会忘记,长达十年以上的强劲市场,牛到"顶天"的美国股市开始加速下跌。全球市场随之转向,3月12日,全球有12个国家的股市发生熔断。其中,巴西股市下跌17.8%,意大利股市下跌15%。现货市场血流成河。以美国道指的大企业指数为例,与年初相比,总市值跌去了近10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将股票市场波动划分为牛市和熊市两个阶段,采用GARCH模型族研究沪市的波动性特征,以及在牛市和熊市两个阶段股市的不平衡性反应。结果表明在牛市中,利好消息对股市的影响大于利空消息的影响;而在熊市中,利空消息的影响大于利好消息的影响。因此,管理层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当判断市场消化政策冲击的能力,从而把握好政策调节市场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5年1月~2009年6月中国股票市场政策性事件和上证综指的研究发现,2007年以来政策性事件造成的市场异常波动的比率显著下降,管理部门出台政策时更加审慎,管理模式从粗放向精细发展;股票市场对政策事件的反应趋弱,稳定性明显增强;利好性政策事件导致股市下跌势头转弱或从熊市转为牛市,利空性政策事件导致股市上涨势头转弱或从牛市转为熊市。  相似文献   

14.
过去,国内投资者对每年5月的股市往往比较憧憬,称之为"红五月",而今年,财经媒体上很少再出现"红五月"这3个字,倒是有不少人借用西方股市的谚语——Sell in May(五月卖)来表达对5月股市的担忧.从今年5月第一周股市的表现来看,似乎也印证了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趋向.然而,股市的上涨或下跌,往往是解释容易而预测难,因此,本文想探讨的不是股市为何下跌,而是在政策同样收紧的情况下,为何楼市表现强劲但股市表现差劲?  相似文献   

15.
王可 《证券导刊》2008,(22):55-56
创十一年最大周跌幅6月7日中国央行突然宣布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国际原油价格6日逼近140美元大关,加上6日美股重挫近四百点,国内5月份PPI数据再创三年新高,多重利空打击下端午节后的A股市场遭受重创,令从6月3日开始下跌的市场愈跌愈猛。上证综指从10日高达7.73%的历史性大跌起步,以毫无抵抗之势一路击穿3000点的"政策底"支撑,其后,因管理层对股市暴跌保持沉默,令投资者意识到此前憧憬的救市政策出台无望,空头抛压再接再厉加速涌现,最终令随后一周深沪股指连收四  相似文献   

16.
于杰 《证券导刊》2008,(15):59-61
4月18日,中石油破发;4月22日,沪综指盘中跌破3000点大关。俗谚云,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句话在A股市场同样适用。在中石油和沪综指"双破"之后,市场终于凭印花税下调的实质性利好,以23和24日两根大阳线"再立"。市场自5522点下跌以来,虽然呼吁救市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但管理层一直三缄其口,市场亦在猜测管理层认可的市场底部究竟何在。4月18日(周五)沪综指大幅跌破前期调整的小平台,直逼3000点,证监会在周末出台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大小非减持进行了规范,意图缓解市场对大小非解禁的畏惧,不料长期下跌之下市场信  相似文献   

17.
贺宛男 《理财》2004,(11):32-34
在抓紧落实"国九条"的政策利好预期下,股市以逼空态势,5个交易日猛涨200多点,之后却又出现调整和震荡.显然,市场在等待政策,等待实质性利好出台和真正落到实处.如果前5日轰轰烈烈的200多点行情是"务虚"的话,现在市场则已到了"务实"阶段.  相似文献   

18.
凯越 《理财》2004,(1):72-73
长江电力奠定股市"铁底" 2003年11月18日长江电力上市,股市"铁底"再现.当日,沪指一路下跌至1314点(接近1311点的重要底线),但次日股指一路强劲反弹,12月17日早盘拉升至阶段性的最高点1480点.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沪指拉升近170点,这在过去两年多的熊市中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9.
刘文逸 《证券导刊》2008,(15):57-59
近期以来持续暴跌的"逼宫"走势,让管理层终于出台了救市的措施。规范大小非解禁似乎不能挽回严重受挫的市场信心,股指在轻微的反弹后居然击破3000点的低位。降低印花税政策随即登场,政策"组合拳"显现效力,股市出现普涨格局,沪综指一路冲高,逼近3600点。可以看出,3000点对于政策,对于市场,都是一个重要的关口。3000点背后的故事有哪些?值得我们细细回味。对于底的争论一直没有定论,就如今的市场表现来看,3000点是政策底还是市场底?是阶段底还是长期底?我们似乎可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此次的反弹中,许多板块和个股表现抢眼,涨势喜人,而有的略显低迷。投资者将如何来选择其中的上涨先锋?本期封面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规避市场下跌风险的工具,但其杠杆效应可能吸引更多的投机行为从而加剧市场的波动。本文采用Hsiao et a1.(2012)提出的一种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方法,研究了国内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对股市波动率的影响。我们通过对比真实波动率与构造的反事实波动率路径,发现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有效地降低了融资融券标的个股波动率。进一步分析表明,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率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在我们的样本区间中,融资交易降低了股市的波动率,而融券交易增加了股市的波动率,但由于融资交易比融券交易更为活跃,所以对波动率的影响净效应依然为负,这个结果在控制了股指期货交易的影响之后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