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家耕 《乡镇经济》2003,(12):16-17
我国目前面临的“三农”问题本质在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它是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村改革相对滞后,农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本主张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创造性;系统地、科学地、渐进地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朱智文 《西部论丛》2005,(12):29-31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且经济发展从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的国家,“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非常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西部地区正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阶段,“三农“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更为缓慢,农村发展更为滞后,农民生活更为贫困。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  相似文献   

3.
陈星宇 《理论观察》2014,(12):67-68
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关键,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业为革命胜利提供物质基础,农村为革命胜利提供生存空间,农民为革命胜利提供人力资本,没有"三农",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三农"的改革和发展仍将继续,它关乎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三农"改革历程,从中总结经验,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三农“是当代中国重中之重的难解问题,宜从源头上加以剖析,顺乎规律才能解决.在“三农“问题中,农民是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实是农村人口进而城市人口问题;农村是承载农业的地区,主要是农村土地问题;农业是“三农“中的根本,实是农民与农地的结合方式问题.“三农“问题根本在于解决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俊 《广西经济》2015,(2):10-13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大论断,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本报告围绕"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分析探讨了今后我国"三农"政策的基本走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事关"三农"改革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方向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举世公认的巨大变化.但由于错综复杂的种种原因,“三农”问题的解决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在直面WTO新格局的状态下,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脆弱.农村从总体上发展的落后以及与城市差距的日趋扩大,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差较为悬殊,不仅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制约,  相似文献   

7.
2005年,杭州市“三农”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继续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中心,按照“提升农业、建设农村、保障农民”的要求,以发展都市农业、促进转移就业、深化实事项目、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铮 《魅力中国》2010,(9X):122-123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问题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因此,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度,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技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瑞永 《魅力中国》2014,(15):19-19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现结合江西省上高县实际,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一、看“三农”问题要有新认识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破解“三农”难题,首先必须提高认识,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三农”问题。1、要认识到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11.
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三农”问题的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不在东部而在西部,不在城市而在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事实上,西部的"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和制约因素。近几年西部"三农"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西部"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认为,西部"三农"问题深层机理是PPE怪圈("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的结果,同时也是RAP("农村社会发育程度低-传统农业所占份额大、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文化素质低"的恶性循环)怪圈的结果.更是PPE怪圈和RAP怪圈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多制约中国“三农”继续健康发展的障碍和难题依旧存在,诸如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自然资源短缺,生产环境日趋恶化,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社会保障等,为此,应加快农村经济管理与国有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运营效率,质量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三农"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党的不懈努力探索下,已逐渐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三农"理论体系。党的"三农"理论具有主动性、战略性和时代性;历史反思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创新性和系统性以及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约1.2万字。文件涉及的内容有5大方面: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派;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80多项具体措施,对如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了全面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的"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局部性问题,而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从我国的未来发展来看,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17.
邱林洁  敬翰 《特区经济》2014,(5):153-155
本文在分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梳理,提出了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观念,即在农村问题上要抓住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强势发展;在农业问题上要大力推进乡镇域经济的构建和发展;在农民问题上要建立产权清晰、流转自由的农村土地制度,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这三个问题当属目前"三农"问题的三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三农"是指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三农态势,有区别于传统意义的"三农"问题。新三农包括新农业、新农人、新农村。农业发展状态决定农民的生存状态,农民的生存状态决定农村的总体面貌。有什么样的新农业,就有什么样的新农人,有什么样的新农人就有什么样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2,(10):14-15
"三农"分别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指目前存在的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市场不景气、农民收入下降这种不良状况."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必然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经济增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三农"问题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其最主要的核心是农民的问题。中国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特点,决定了农业是一个特定的生产产业,农村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农民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从事这种特定产业的特定人群,农民的处境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的处境。农民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农民因其视野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