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爱光 《中国电子商务》2010,(9):250-250,252
目前对公存款仍然是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和竞争的焦点之一,组织做好对公存款,集中各开户单位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拓展经营策略,做好对公存款能够促进银行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原先专业银行条块分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国有银行遵循这些人为划定的专业分工,以对公业务为主体开展各自的业务,个人业务除了储蓄业务,其它个人业务品种少、占比更小,对公、对私业务发展极不平衡.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决速发展和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个人信贷消费市场逐步建立起来,特别是由于城乡居民信用消费意识的觉醒,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方兴未艾,并且呈加速发展之势,逐渐成为银行信贷业务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业务,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眼中的"香饽饽".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原先专业银行条块分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国有银行遵循这些人为划定的专业分工,以对公业务为主体开展各自的业务,个人业务除了储蓄业务,其它个人业务品种少、占比更小,对公、对私业务发展极不平衡。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个人信贷消费市场逐步建立起来,特别是由于城乡居民信用消费意识的觉醒,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方兴未艾,并且呈加速发展之势,逐渐成为银行信贷业务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业务,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眼中的“香饽饽”。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长宁支行开  相似文献   

4.
何言召  严斌 《中国市场》2010,(39):48-5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渐完善,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对公客户的富余资金也逐渐增多,其理财业务的需求随之迫切增加。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竞争力,纷纷广开源路,进一步扩展中间业务收入。国内商业非常重视对公理财服务市场,争相推出具有各自特点的对公理财服务。本文从企业理财的角度分析了对公理财的需求效应,并基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提升对公理财业务的必要性。最后,结合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公理财服务存在的各种问题,探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对公中间业务压力很大,同时内外部环境也要求,尤其是金融脱媒的大背景,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必须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如何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有效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已成为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屈新刚 《北方经贸》2013,(11):112-112,114
在我国银行业,对公业务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应该加快发展对公存款业务;重点发展现金管理业务;大力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通过整合营销的方法维护客户.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在利率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大型企业直接融资不断增加、小企业日益成为银行贷款新增主力的新情况下,国内银行业开始出现"利润增速下滑、不良贷款双升"的新局面。从业务结构看,对公业务仍然是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之一,是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通过交叉销售促进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如何不断创新对公经营模式,保持组织模式应有的张力,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得不面临和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从宏观的角  相似文献   

8.
杨海英 《消费导刊》2009,(19):50-51
在利润空间缩小、对公业务乏力、风险加剧、同业竞争激烈以及融资"脱媒化"的压力下,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越来越为各商业银行所重视。然而不规范竞争的存在和经营短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贾丽军 《广告大观》2010,(1):153-153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体制的改革、外资银行的涌入、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使得国内银行业不可避免地由卖方市场转为了买方市场。在巨大的冲击面前,国内银行业意识到,品牌将成为未来决胜市场的重要砝码。越来越多的银行企业将品牌营销纳入了企业发展的经营范畴,并且涌现了不少优秀品牌。如兴业银行的对公业务品牌“财智星”、北京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品牌“小巨人”、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品牌“和卡”等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为个人及家庭客户提供个人存贷款、理财、基金、保险销售服务的个人金融业务和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代发工资、法人理财等金融服务的对公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就必须更好地完善公私联动营销。如何使得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和对公业务紧密联系、资源共享,这是一个值得更深入系统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对此展开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11.
董骏 《商场现代化》2014,(24):119-119
近几年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并且逐渐呈现出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和同业业务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在发展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的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了一定影响。以下主要针对当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以及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姜兆  邱杰 《现代商业》2014,(23):256-257
随着我国现代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各商业银行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在资金结算方面也做了许多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适应客户需求的资金结算新产品,如现金管理系统、单位结算卡、对公一户通、对公批量付款、对公通存通兑、电子回单柜、国内信用证、电子商业汇票等,在夯实客户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结算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拓宽了中间业务收入渠道,提高了对公柜面渠道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但与此同时,资金结算新产品的上线及推广也给我行带来了新的结算安全问题及风险防控压力。本文详述了在产品营销、产品签约审查、柜面操作等环节的风险点,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系统集成是一个热门行业,因此这个行业的竞争也异常激烈,而像金融系统这样的大户,更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面对金融业纷繁复杂的业务,许多系统集成商却只好望而却步。但俗话说“把握问题的关键就能掌握其要害”,高伟达公司凭借在金融行业多年的经验积累,为此开发了一套银行综合业务系统OpenIBS,经多家银行应用反应良好。本文将以辽宁省中行开放式综合银行业务系统为例,详细分析OpenI-BS,力求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东西。金融电子化势在必行在辽宁省中行传统的银行体系中,有几个基本业务系统,如对公业务…  相似文献   

14.
崔立群 《现代商业》2014,(33):216-217
支票是处于同一个票据结算中心的经济主体的主要结算方式。作为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企业有可能签发支票,成为支票的出票方;也有可能收到支票,成为支票的持票方。开办对公业务的银行每天办理大量的支票结算业务,银行受理的支票,有可能是在本行开户的单位签发的支票,也有可能是在其他银行开户的单位签发的支票,那么银行的账务处理一样吗?一张小小的支票,给处于不同角色的企业和银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它们的账务处理有什么不同之处?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竞争模式》   2006年招行在原有“点金理财“的品牌基础上,推出“点金I公司金融“品牌,同时对招行批发银行业务进行了重新规划,涵盖招商银行已提供的所有企业金融服务产品、服务和渠道,兼容未来各类对公新兴业务和创新业务.……  相似文献   

16.
《竞争模式》 2006年招行在原有"点金理财"的品牌基础上,推出"点金I公司金融"品牌,同时对招行批发银行业务进行了重新规划,涵盖招商银行已提供的所有企业金融服务产品、服务和渠道,兼容未来各类对公新兴业务和创新业务.  相似文献   

17.
何为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亮剑精神。人需要一点亮剑精神,企业亦如此。融资难是多年来困扰私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难以逾越的"瓶颈"。中小企业像人体的骨骼一样,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统计,中小企业的收入占GDP的三分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其信用的缺失,银行难以获取这些企业发展状况、盈利能力、资金偿还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虽然目前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有对公业务,然而出于对私营企业、中小企业实力、还款周期以及自身成本等因素的顾虑,商业银行更愿意给国有大型企业及部分信誉极佳的民营企业提供贷款。虽然现在也有一些银行推出了助业贷款等,但实质还是对公业务,条件依然比较苛刻。在私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一个银行业务发展的大难题时,华夏银行却另辟蹊径,推陈出新,可谓是"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18.
在明确了市场定位的同时,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全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本文具体讨论了中小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核心竞争力实现的四条路径:围绕市场定位,搭建服务于优质客户的对公业务平台,实现经营理念、营销体制、产品创新机制、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四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导游是旅行社的重要人力资源,导游的服务质量决定旅行社的服务质量,为规范导游的服务行为,有关部门提出了解决导游回扣的"公对公"分配模式.本文分析了导游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行为和合谋行为,指出由于存在道德风险和合谋因素,"公对公"分配模式不是一个可自动实施机制.然后为使其成为可自动实施机制,引入了导游的收益分享权,分析了"公对公"模式可实施的条件.最后,本文建立了基于收益分享的"公对公"模式实施条件和激励机制模型,分析了激励机制的特征并提出激励机制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潜江支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以提升同业竞争力为着力点,客户市场不断拓宽,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转型不断升级,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了储蓄存款、对公存款、贷款营销、中间业务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