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实现“四大”转变,创新农民增收工作思路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从我市近几年农民增收特点来看,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虽然逐年降低,但仍是农民收入来源的大头,而非农收入持续增长,成为农民增收最具活力的支撑因素,2005年农民非农收入比上年增长26%;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特别是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民收入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通常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者密切相关,核心是农民增收,目标是农村稳定,实现整个农村的小康社会。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根本方法是提高农业的效率。农业不增效,农民增不了收,农村很难稳定,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实现整个社会的富裕小康。当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广东农民收入已经连续六年低速度增长,增长速度维持在2-4%的区间,远远低于GDP9%-10%的增长速度。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997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比是2.5∶1,2…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衢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1%。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负增长5.8%,是衢州市继199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针对这一情况,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性,排出了35项农民增收项目,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农民增收落到实处,防止农民增收大起大落。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止跌回升,达到4374元,同比增1.2%,增速比一季度回升了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李中建  金寒梅 《山西农经》2024,(3):28-34+91
基于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分析,利用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农村三产融合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其增收效应与结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全样本下,农村三产融合能显著促进农民增收,增收效应具有先增后减的持续性特征,现阶段实现增收的路径为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子样本下,农村三产融合增收效应具有结构和地区差异性,高收入水平地区是其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受益者,中低收入地区是其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受益者。为实现农村三产融合持续增收效应最大化,要因地制宜挖掘不同收入增长源,创新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完善政策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下半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增收的困难明显加大。今年一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22元,同比增长8.6%;与2004年以来各年第一季度相比,不仅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速度最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程度也是最大,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据此可见一斑。从当前情况和未来趋势来看,今年农民增收的困难很可能贯穿全年,对于下半年农民增收的困难同样不可低估。要化解今年农民收入增长的困难,必须拓展思维,多管齐下,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民收入、农业增长与农业投入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仍然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广东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幅连年下降,1998至2000年每年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0.3、0.5和1.7个百分点。尽管2001年广东农民人平纯收入有恢复性增长,农民增收问题仍然突出。从农民的收入来源来分析,农业收入的减少是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幅下降的主要方面。1998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7年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59.45元,收入增量结构是,农业收入减少94.11元,二、三产业收入增加153.56元。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为保持农民增收好形势,农业部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作为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心任务,提出千方百计使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的目标任务,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17元,同比实际增长9.2%,并且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有望延续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小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8.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总体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以渭南市蒲城和大荔县为例:蒲城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元,2005年为1810元,增加185元,增长11%;大荔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2005年为2150元,增加330元,增长18%。由于人均收入绝对量少,基础低,尽管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都在增长,但农民增收的基础并不牢固,潜在负担多,增收难度大,农民生活仍处于温饱型。调查发现:凡是种植经济作物的村,农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工业化国家(地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经验并得出对中国的重要启示。中高收入阶段中国农民增收将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涌现、劳动年龄人口趋紧、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1万元,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主力,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将缩小。  相似文献   

10.
奉贤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534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其中,纯农业的经营性收入比上年增长64.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16.5%.在加上农业功能的延伸所凸现的增收因素,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可以达到30%左右.在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增加、畜禽全面整治(总量减少1/4)、农资涨价的情况下,通过农业经营理念的转变,都市农业功能效益的发挥,农民经营农业的收入仍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记者从国家农业部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据介绍,今年的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138亿公斤,增产74亿公斤,同比增长7%;猪牛羊禽肉产量3605万吨,同比增长4.4%。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升,商品粮生产、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依然是农业生产中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枝江市作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首批试点县,该市从制定方案,成立专班,取样测土,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全面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增”的明显效果.据测算,2005年枝江市经过测土配方施肥的耕地亩平增收约70元,给农民增加现金收入6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大力推进农民增收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89元,增幅达13.6%.目前,街道农民收入呈现的主要特点是:家庭经营性收入不再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战场;工资性收入比重在农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成为农民收入最大的增长渠道;家庭财产性收入成为发达片区的主流;转移性收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永济是地处黄河沿岸.是我国芦笋重要产地。受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内芦笋基地减少的影响,今年头5个月,永济市芦笋生产出现产销两旺的好势头。亩均芦笋收入可达2600元,全市农民直接收入可达8000万元。永济市现有芦笋种植面积8万亩,加工企业12家。根据今年芦笋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行情,每亩芦笋收入2600元左右,比上年增长一倍,可为农民增收80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闵行区采取多举措,维护农民就业、保障和土地财产权,努力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让农民共享城市化发展成果。2011年我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01元,增长13.1%,实现连续8年两位数增长、连续8年增  相似文献   

16.
洞泾镇的农民增收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增收办的精心指导下,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从2004到2006年的三年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700元、11540元、12463元,平均每年增长8%。2004年,全镇有纯农户30多户,通过介绍非农就业,现在已基本上没有纯农户;三年来累计新增就业岗位约6150个,对929人次的农民进行了技能培训,为7081个农民办理了小城镇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市场化和非农化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推动,但目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和外出务工人数的增长都出现了减缓的趋势。因此,农民增收政策要顺势而为,在保持农业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强化非农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越来越小情况下,增加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源泉障碍、思想障碍、制度障碍、基础障碍等原因,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拥有量少,必须认真分析和对待.  相似文献   

19.
现状与特点 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九连增”,达到12493元.同比增长13.1%,增幅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3个百分点。其中,财产性收入人均324元,其主要特点为: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上半年,我国夏粮和早稻丰收.农民现金收入增长,为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