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建国 《经济师》2000,(10):101-102
一、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形成的原因1、企业转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悬空银行贷款的做法 ,导致贷款风险的加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相当一部分企业通过转换内部经营机制 ,走向市场 ,实现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 ,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特别是一些企业打着转制的幌子 ,使银行贷款被悬空 ,具体表现如下 :(1)“新旧分离”,逃避银行债务。一些商业部门划小核算单位 ,分散经营或实行店铺柜台承包经营 ,与原企业分离 ,原企业将所有经营性资产削价处理或低价拍卖给各承包单位作为铺底资金 ,原企业只留…  相似文献   

2.
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且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实施“抓大放小”战略是改革、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举措、中小企业改制,既给商业银行改革与经营带来了正面效应,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研究和探讨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的影响及对策,对促进企业改革、保全国有资产、防范金融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小企业改制给银行带来的机遇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小企业的改制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十五届四中全会后,中小企业改制已进入高峰阶段。针对中小企业量多面广,市场竞争能力弱,资本营运效益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90-2008年间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银行关系和政治联系是否影响银行贷款。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聘请了现在或曾经在银行工作的人士担任总经理或董事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但是,在没有银行关系的民营企业中,政治联系并不能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同时建立政治联系和银行关系的企业也没有能够比只建立其中一种关系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这些结论表明,在中国基于非正式的关系确实可以给受到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带来银行贷款方面的融资便利。其中,银行关系相对于政治联系是一种更为普遍和有效的非正式关系。  相似文献   

4.
郑良庆 《经济纵横》1994,(12):26-27
论企业悬空银行贷款问题郑良庆悬空贷款,即企业通过多种方式逃避银行贷款本息的偿还责任,企图达到废债目的的行为。当前,企业逃债、赖帐、悬空银行贷款的问题比较普遍,已严重威胁着银行贷款的安全,损害了银行的信誉及银行债权人的切身利益。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  相似文献   

5.
逃债新花样     
当前,农业发展银行部分未划转附营业务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信贷资产被“悬空”,逃债手法更是五花八门。 抵押——押而不抵,银行贷款被悬空。由于对办理担保、抵押贷款的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出现了“押而不抵,保而无力”。 合资——合而无资,银行贷款被填黑洞。一些企业为钻政策空子享受某些  相似文献   

6.
张洲昆  宣平 《经济师》1999,(7):70-71
一、我国银企关系的现状当前,我国银企关系没有理顺,银企之间疙瘩很多,企业在与银行交往过程中,总抱着一些陈旧过时的观念和采取一些错误做法,加之银行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银企关系僵化,处于一种不正常状态。——从经营角度看: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均陷入困...  相似文献   

7.
目前,银企间不良的债权、债务关系困扰着银企双方的正常转轨,部分企业以各种形式“架空”银行贷款,不仅严重危害了国有资产的安全,而且也使银企双方陷人困境。要妥善解决银企间这种不良的债权、债务关系是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企业逃避银行债务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龙田华 《经济师》1998,(6):36-36
企业改制对金融债权管理的影响及其对策●龙田华一、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管理的影响1、一是为银行清收不良贷款创造了条件,使大量的不良贷款通过企业的关、停、并、转有望得到回收;二是为银行贷款的优化组合打下基础,使效益不佳的企业的债务得到优化组合,同时银行也将...  相似文献   

9.
郑金波 《经济师》2001,(3):163-163,165
最近几年 ,在深化企业改革 ,明晰产权关系的过程中 ,出现了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 ,严重扭曲或破坏了市场信用 ,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 ,威胁着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本文试就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手段、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 ,并提出如何消除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对策、建议。一、当前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手段1、债务主体虚置 ,悬空银行贷款。一些企业借改制之机 ,把原来的老企业化整为零 ,变成多个核算单位 ,分流企业资产 ,致使真正承担银行债务的老企业成为“空壳” ,具体表现在 :企业承包租赁合同中没有明确落实…  相似文献   

10.
银企联盟供应链对中小企业财务的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吉 《经济导刊》2011,(9):38-39
作为一种能够使供应链中小企业获得有效银行贷款的供应链融资模式,银企联盟供应链的做法是核心企业通过与合作银行组建银企战略联盟,使合作银行成为供应链成员,然后通过核心企业与其他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关系,组成有银行参与其中的一个新型的供应链模式。银行与核心企业组建的银企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1.
杨毅  颜白鹭 《经济问题》2012,(7):111-114
通过对江苏徐州和广西柳州典型样本的调研发现,在中小企业贷款中,实际上存在着"绑定效应",当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贷款占自己资金缺口的比重较大时,出于风险控制和攫取更多剩余的目的,银行会提高贷款利率;当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多时,银行贷款利率反而因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而提高。用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年限、中小企业在该银行贷款比重等进行衡量的银企关系深度越强,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反而越高,而用中小企业在银行开办的其他业务数量来衡量的银企关系的广度越强,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则会越低。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基层商业银行在乡镇企业改制中的贷款债务落实之构想黄能康,管希贤一、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参与意识首先,要使每一位银行员工认识到,企业改制改组首当其冲的是银行的信贷资产落实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影响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直接关系到银行自...  相似文献   

13.
马宏 《经济问题》2007,334(6):60-63
银企关系对于企业融资约束水平和融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紧密型银企关系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但在银行业高度集中的前提下,这种密切的银企关系也会给企业融资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银企关系出现某种程度的异化.在行政和市场双重影响下,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呈现依附型关系,使得国有企业融资效率极其低下.而国有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则呈现割裂型银企关系,使得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因此,加快银行和企业改革步伐,构建正常的市场化的银企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陈直斌 《经济师》1999,(11):37-38
金融债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权主要指银行贷款。近几年来,不规范的企业改制,导致企业大量逃废银行债务,给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今年,中央银行把加强金融债权管理,作为金融信贷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在组织开展辖区的金融债权管理工作中体会到,强化金融债权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正确处理好加强金融债权管理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加强金融债权管理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问题,换句话讲,也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好银行与地方党政关系的问题。人行及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和党的领导体制改革以后,有…  相似文献   

15.
崔志刚  张延平 《经济师》2001,(5):194-194,196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方针 ,当前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 ,以改制重组、改组联合为形式 ,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制正逐步推开。如何在企业改制过程中 ,加强债权管理 ,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现状 :企业改制中对银行信贷资产侵损的表现形式据对河北省邯郸市某县改制企业调查 ,正在改制的企业 2 6户 ,涉及银行贷款 82 98.3万元 ,已完成改制的企业 16户 ,悬空贷款 3 965万元。侵损银行信贷资产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五种 :1、假破产 ,真逃债。即不按照破产运行…  相似文献   

16.
企业和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已经将两者紧紧地捆在了一起,不是互相制约,彼此牵累,就是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只有实现后者,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银企关系,才能真正达到相互支持,依存和发展的目的。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日趋紧张。就银行而言,不良信贷资产居高不下,资金周转速度减慢,经营效益趋降,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就企业而言,高负债经营状况严重,资产负债率上升,部分企业无力归还银行贷款,导致银企债权、债务矛盾,引发诉讼,这是以资金供给制为基础的传统银企关系在经济转轨时期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7.
企业改制影响企业相关各方利益,尤其影响银行资产的保全与增值。分析了企业改制对银行资产的积极影响、负面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防范治理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以最大限度维护银行资产债权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松散割裂型银企关系现状使得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在转轨经济时期,民营企业与银行构建新型紧密型银企关系是最适合的选择.民营大企业可以和银行建立关系型合作关系.民营中小企业可以实施主办银行制度.民营企业与银行紧密型银企关系的建立离不开银行和企业各自的改革和努力,也离不开信用制度的完善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李红霞 《经济师》1996,(6):26-27
主银行制对中国银企关系的启示李红霞当前,银企债务问题做为我国银行和企业改革的主要障碍之一,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与我国专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相类似,日本的主银行制度也在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纽带关系,这种紧密的银企关系并没有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快企业改革步伐,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破产、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对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企业对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兼并、破产、租赁、股份制认识不规范,把此当作甩包袱、逃废银行债务的大好时机,因此,他们在企业兼并、破产、租赁过程中,除了依据有关政策要求免除部分银行贷款本息外,还想方设法用不正当、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逃废银行债务。从赣州地区某县企业改制情况来看,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政府、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