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6,(6):71-82
本文创新性地将银行的断贷决策视为一项实物期权,并用几何布朗运动刻画企业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考察贷款利率、银行断贷决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企业现金流存在不确定性且企业破产不可逆的条件下,企业价值与贷款利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贷款利率是对企业融资成本和银行贷款激励的最优权衡。尽管较低的贷款利率有利于节约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当贷款利率低于"最优贷款利率"时,银行的信贷支持将缺乏包容性,企业反而可能因"节约"了融资成本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本文不仅为不确定环境下的银企合作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还为中小企业"融资贵"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目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占其融资总量的比重还比较低。造成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内在本质原因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配给。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对信贷配给进行了理论和现实的分析,从而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勇 《当代经济》2007,(15):92-93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目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占其融资总量的比重还比较低.造成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内在本质原因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配给.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对信贷配给进行了理论和现实的分析,从而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银企关系对其信贷融资可获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银行规模与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小企业的银企关系贷款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银企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具有"正"向效应;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银企关系的正向贷款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规模的银行对银企关系的贷款效应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转轨经济条件下,广泛开展建立在银企关系基础上的关系融资技术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此技术的开展,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无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担保的介入,沟通了银企关系,降低了银行风险,中小企业也能更容易地获得贷款。只要运作得好,就可以用较少的担保资金带动更多的银行贷款,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对中小企业、银行和担保机构都是有利的。湖北已建立的信用担保机构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一些  相似文献   

6.
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后,银行信息垄断的打破会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但大型国有银行贷款利率下降的程度要小于中小股份制银行,而且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信息垄断比竞争性市场结构更难打破,此外,大型国有银行偏好大型企业和贷款.针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本文提出的建议是:优化金融市场融资结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信贷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融资“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行业逐步形成了综合化经营的格局,金融控股集团不断扩大。笔者以2009—2013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中银行贷款与银行系基金持股比例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控股集团内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受银企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中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与银行系基金持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银行的贷款成本与银行系基金持股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上市,门槛较高。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管理能力不能达到要求,他们难以参与发行股票或债券这些社会直接融资方式。银行贷款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融资依然困难重重:一是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经营风险较大,抵押财产有限;二是我国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为主,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而且中小企业贷款额小而分散,造成银行的贷款资金管理成本高。  相似文献   

9.
大贷款人角色:我国银行具有监督作用吗?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前,银行贷款仍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途经之一,但是作为大贷款人,银行能否发挥监督作用呢?本项工作比较了两项银行贷款政策——贷款利率和贷款续新,结果发现,贷款利率与借款人财务状况之间有正向压力传导效应,即业绩越好,贷款利率越低,说明存在监督作用,但是贷款续新与借款人财务状况之间的情况则相反,业绩较差,获得续贷的可能性更高。经过分析本文认为,我国银行作为大贷款人已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且主要通过贷款利率政策体现出来,但贷款续新政策反映的主要是银行的融资作用而不是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银企联盟供应链对中小企业财务的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吉 《经济导刊》2011,(9):38-39
作为一种能够使供应链中小企业获得有效银行贷款的供应链融资模式,银企联盟供应链的做法是核心企业通过与合作银行组建银企战略联盟,使合作银行成为供应链成员,然后通过核心企业与其他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关系,组成有银行参与其中的一个新型的供应链模式。银行与核心企业组建的银企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来考察税收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交易服务成本很低时,以较低的税率对储蓄利息开征利息所得税不会影响储户(或投资者)在储蓄和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对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开征营业税,则会引起税收转嫁,提高贷款利息率,使部分企业选择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从银行贷款;银行业所得税也会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需求量。  相似文献   

12.
宋新力 《经济》2012,(7):135
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难源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银行基于逐利性及风险防控要求,对中小企业投放信贷积极性不高;融资贵是受市场流动性收紧、资金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市场利率水平高涨,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30%~75%,一般利率是8%~18%,再加上高企的抵押评估费、担保费等,融资成本高达20%以上;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仍然是土地、房产抵押,而众多中小企业缺乏银行认  相似文献   

13.
村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贷款业务是其核心业务与实现盈利的有效手段.贷款利率的确定关乎村镇银行的存亡.将会以某村镇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为例,去研究目前村镇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同时,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丹 《时代经贸》2011,(8):165-166
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难的根本问题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此外,影响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的因素还有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手续复杂.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抵押贷款费用高,并且银行贷款担保制度也制约着中小企业融资。本文提出了联户联保模式来解决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难的根本问题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此外,影响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的因素还有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手续复杂、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抵押贷款费用高,并且银行贷款担保制度也制约着中小企业融资.本文提出了联户联保模式来解决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来,众多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难度增加,不得不转向民间信贷市场,使得民间信贷的规模和利率飙升。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民间信贷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现今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年利率为5.85%,但在中小企业较多的苏浙和广东地区,无抵押的民间贷款年利率已高至60%,可见民间信贷的膨胀早已超出了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17.
关系式贷款是基于借款人和银行的个人关系而发放的贷款。国外的关系式贷款研究主要集中在关系式贷款存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关系式贷款存在对资金可获得性、贷款利率以及担保要求的影响;银企关系状况对企业获得贷款可能性的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关系式贷款的影响;关系式贷款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等五方面。我们应该从国外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启示,以此指导我国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具有大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如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强,创立和管理成本低,对市场变化的适应速度快等。然而,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如融资困难和资产不稳定等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大约只有15%的中小企业能够顺顺当当地从银行获得贷款。大约有35%的中小企业在自身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情况下,托人情找关系,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还是没能向银行贷到款。大约有50%的中小企业实际上自身已经具备了贷款条件,但不知道如何才能从银行取得贷款。本文试从银行的角度与中小企业一起探讨取得银行贷款的实务操作,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银企联盟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与产业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组成新的供应链银企联盟。龙头企业可为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不足问题,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为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僵尸企业与货币政策降杠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持续攀升与结构性分化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僵尸企业杠杆率显著高于正常企业并居高不下,而正常企业中的非国有企业则出现显著的"降杠杆",且其杠杆率大幅下降的时段恰逢货币政策转向紧缩。本文尝试探讨僵尸企业是否干扰了货币政策传导,进而导致非金融企业降杠杆出现结构分化。研究发现: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资金成本,实现货币政策意图,当僵尸企业以优惠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为弥补资金成本,银行会提高正常企业的贷款利率("信贷成本转嫁效应"),导致正常企业融资被挤出;货币政策紧缩时,僵尸企业在企业中的比重越高,对正常企业贷款利率的转嫁效应越强,正常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高,从而杠杆率越低。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实证分析验证了前述理论机制。因此,在"结构性去杠杆"聚焦于所有制差异的同时,更应注重僵尸企业处置,改善信贷资源分配效率,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精准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