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宝应县为江苏省淡水养殖重点县,同时是荷藕种植大县,为充分利用藕田水体空间,提高藕田综合效益,近年来在我县射阳湖镇进行了莲藕田套养泥鳅养殖试验,在射阳湖、西安丰、水仙公司等地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推广。莲藕田套养泥鳅既能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达到优化养殖结构调整,实现渔业增收渔民增效目的,铜山区技术推广中心于2011年在刘集镇东梁村农业生态园选取2个总面积为3000m2的藕田,开展了水泥池内藕、鳅生态养殖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藕田养殖泥鳅,不但不占用其他土地资源,节约养殖泥鳅成本,降低藕田害虫的危害,减少用肥量,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具体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利用藕田养殖泥鳅,不占用其他土地资源,节约养殖泥鳅成本,降低藕田害虫的危害,减少用肥量,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1公顷藕田可以产出莲藕30t、泥鳅975kg,其收益可达12万余元。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藕田条件用作养殖泥鳅的藕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良好、进排水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要黏、腐殖质丰富,以利于莲藕的生长和泥鳅的天然饵料繁殖,田埂无  相似文献   

4.
<正>泥鳅空心菜池塘共生生态养殖技术,是利用空心菜吸收泥鳅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泄物、剩余饲料、氨氮等)转化为空心菜生长所需的养料,从而将养殖水体中的有害废物变害为宝,促使养殖水体自然净化,维持水质稳定,减少渔药使用,提高泥鳅品质和产量,并同时  相似文献   

5.
小水体做出大文章,泥鳅虽小翻“大浪”。泥鳅的生命力很强,对环境适应性广,只要是没被污染的水源,泥鳅就能生存。因此。可开展池塘集约化养殖泥鳅。  相似文献   

6.
水生作物田养殖泥鳅,属生态养鳅。主要有茨菇田、荸荠田、茭白田、藕田养殖等模式。这些田中腐殖土含量一般都比较高,有利于泥鳅的天然饵料如水蚤、丝蚯蚓等小型水生动物的繁殖。由于泥鳅喜钻泥,又能促进田内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水生作物的生长;加之农作物也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深度适合泥鳅生长。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0.2kg鳅种,养殖半年后可收取0.5kg成鳅,农作物与鳅兼作两相宜。  相似文献   

7.
<正>在莼田中套养泥鳅是迅速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模式,不仅可以增加莼的产量,还能提高泥鳅的养殖效率,同时也能促进莼池水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莼田利用率的高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业内人士称,大鳞副泥鳅被誉为未来35年最具有养殖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原因在于大鳞副泥鳅目前的生产量还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我国,大鳞副泥鳅养殖还未形成规模,大鳞副泥鳅目前来说还未发生较大的病害。目前大鳞副泥鳅养殖有很多方式,如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水泥池养大鳞副泥鳅等。而其中,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产量相对高于稻田养大鳞副泥鳅等其他养殖方式。池塘平  相似文献   

10.
<正>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往往小泥鳅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因为养殖密度过高,而需要分池养殖,以减小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但在泥鳅苗种分开暂养时往往引起大批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给泥鳅养殖企业或个体带来极大的损  相似文献   

11.
<正>泥鳅在天然水体中病虫害较少,可是在人工饲养管理不善或环境条件严重不良等情况时,可导致泥鳅发病的几率增多,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泥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水质恶化、运输、投种和捕捞等生产操作时,造成泥鳅体表损伤,被细菌感染而引起。因此,不能忽视泥鳅的  相似文献   

12.
在池塘内进行青虾、河蟹、鳜鱼等种类的合理混养,能充分地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提高水体空间的生产效率,发挥养殖品种间的互利作用,促进水产品的生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加池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 1998年我们在山东泗水县水产站等地进行了藕池养殖罗氏沼虾试验,经验收获亩产藕1980kg、虾62kg、鱼70kg,亩纯盈利5035元。探索出一条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之路。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泥鳅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低脂肪水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泥鳅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很少有疾病,成活率也较高,一年四季全年供销。现如今的泥鳅养殖已经从单纯的苗种单养方式发展到了成鳅与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共养的高效养殖方式,并且养殖的效益也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之中。一、我国泥鳅养殖的基本现状20世纪80年代之前,泥鳅仍旧属于野鱼,还没有开展大面积的集中养殖。伴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大部分的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泥鳅养殖。泥鳅养殖的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投入的资金也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5.
正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泥鳅出口锐减,价格一路走低,好多泥鳅养殖户纷纷转产,作为泥鳅养殖基地——徐州市铜山区潜龙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具有一定泥鳅养殖技术与经验的汤兴德理事长,大胆创新缩小主养扩增泥鳅混养面积却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有鱼种塘、藕田混养泥鳅两种模式,现将鱼种塘混养泥鳅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一、驻马店市鱼类养殖及鱼病测报情况驻马店市地处河南省南部,境内有养殖水面51.4万亩,主要水产养殖品种有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草鱼、黄颡鱼、武昌鱼、乌鳢、黄鳝、泥鳅等20多种。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高密度养殖,人为大量施肥、投喂饲料,饵料残余及水产动物的排泄物等溶解于水中,对养殖水体造  相似文献   

17.
<正>近两年来,江苏宿迁地区广大渔(农)民养殖泥鳅的积极性非常高,全市推广面积达26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个品种。本人根据2010-2011年在宿迁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实施的泥鳅苗种繁育及养殖过程中摸索和积累的经验,将泥鳅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泥鳅是地方养殖小品种,先前无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市场火爆,养殖的面积就多了起来。养殖泥鳅如何赚钱?笔者认为泥鳅分级养殖效益好,广大养殖户不妨一试。下面把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鳅池建设。泥鳅养殖池的水深要求  相似文献   

19.
龙虾、河蟹、鳜鱼生态立体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虾、河蟹、鳜鱼生态立体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水体养殖产量,增加了养殖效益,是一种生态立体高效养殖模式。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誉称,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产品供不应求,泥鳅的身价倍增。由于泥鳅养殖效益看好,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泥鳅养殖热,为探索池塘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