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中国知网2006-2011年生物论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分别从区域层面和机构层面对陕西省生物产出特征和创新网络展开分析,探讨了陕西省生物创新的产出模式和合作模式。实证研究表明,陕西省生物论文产出在区域上和机构上均呈现较高集中性,高校是最重要的论文参与者,合作广泛存在但合作频次普遍较低,较高频次的合作主要发生在同区域机构间,以及和学术中心北京、邻近省份的机构间。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开发研究》2000~2004年发表的论文、作者和引文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载文量、论文合作度、平均引文率、影响因子等多项指标,分析了论文作者的地区、机构分布,确定了核心作者群、核心研究机构,以及高频被引用的论文及其作者,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西部经济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3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当前生命科学呈现多点突破态势,生物技术的创新与跨越发展,将对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2003~2013年的10年中,全球发表的生物和医学论文数量占自然科学论文总数的50.5%,全球生物产业产值以超出GDP增长1~2倍的速度不断发展。生物信息学、生命组学、干细胞和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科学蓬勃兴起与快速发展,迎来了生物技术发展新的浪潮,加速推动了生物技术在农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国家高新区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模式.近几年,为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求,全国许多高新区建设了一批新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这种新型产学研合作实体模式,在政府的政策支撑和引导下,通过采用全新的合作体制,有效解决了成果转化中政府失效、市场失效、研发失效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产学研合作创新停留于表面等问题,推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9年,伴随着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而成立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是国内众多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一员.该院经过3年多的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成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以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案例,探讨我国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特点和模式.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发机构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区域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发挥好企业研发机构的作用对徐州市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徐州市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加强政府引导支持力度、聚焦研发机构多层次培育、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助推行业区域均衡发展等对策措施,多...  相似文献   

6.
文章重点探讨高等教育机构如何通过人才战略布局促进区域创新高地的建设。围绕高等教育机构、政府、企业三角融合模型下的合作与互动,剖析人才布局现状以及国内外人才中心发展案例,从高等教育机构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培育人才政策环境等方面,阐述了人才战略布局以推动区域创新的实践路径。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新时期区域创新和一流大学建设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科技论文的视角出发,利用文献计量法对近五年河南省科技发展态势展开分析,从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学科分布、来源期刊、作者、合作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R&D投入数据,客观分析与研判河南作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及其国际学术影响力以期掌握目前河南科技论文的整体态势。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微生物学领域发展趋势,为相关科技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基于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和InCites平台,以2017—2021年微生物学领域的129 965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区域、机构、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是发表论文最多的几个国家,美国的论文数量和整体影响力均居首位,中国在论文整体影响力、专利引用率等方面与美国、德国、英国尚有较大差距;法国研究型大学联盟、美国加州大学系统、中国科学院等是主要的研究机构,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是资助论文量最多的机构;临床与生命科学是微生物学领域研究的主体,其中肠道菌群和冠状病毒相关论文数量近两年呈显著增加趋势。总体上,中国本土微生物学领域整体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率偏低,国际合作显著提升了中国论文的影响力。建议通过加强微生物研究布局、注重人才培养等途径提高中国本土微生物学研究水平,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尤其与相关研究方向国际优势机构的合作,并注重产学研融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CNKI数据库中1998—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2 775篇CSSCI期刊文献,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合作特征和前沿热点,包括发文量统计、机构合作分布、作者合作特征、研究热点及演化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下降-持续上升”的变化态势,形成了多个合作较紧密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团体,中国社会科学院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领域做出最大贡献的代表性研究机构。但作者合作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亟须加快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②“中国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经济增长”等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具有重要地位及影响力。“中国经济”“低碳经济”“中国”等关键词处于较核心地位。“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体经济”等关键词代表的研究主题成为新兴研究热点。③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演化脉络大体可概况为:1998—2009年,聚焦于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知识经济等研究主题;2009—2016年,聚焦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实体经济、海洋经济等研究主题;2016—2020年,聚焦于经济发展质量、新发展理念、生态环境等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0.
台湾当局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流产业,采用宏观引导、建立“法规”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生物技术产业专业区的发展策略。到2000年,生物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00多亿新台币。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台湾当局加强了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和科技园区的建设及其发展,现着重从3个方面加以介绍。1.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现状·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如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方面,台湾的研究开发主要集中在“中央研究院”———台湾基因研究中心。·建立科技园区:在台湾北部、中部、南部分别成立生物科技园区,各有分工。北部着重生物医…  相似文献   

11.
在集群创新的理论框架内,从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规律入手,归纳分析了生物技术集群的几个主要创新特性,包括科学商业、接力创新、平台创新、非正式网络创新等。利用理论分析结果得到培育生物技术集群的若干启示,分别为强化集群科学基础、促进科学商业发展、构建接力创新网络、以协同创新思想保障接力过程、建设非正式网络。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归纳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一般性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上海现状提出上海制造业升级的模式是技术移植+自主创新模式逐步向自主创新+全球合作模式过渡。并进一步剖析在过渡模式条件下高新技术融入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路径。研究表明,上海需要从推动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增量产业、推进技术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融合三方面共同加强政策引导,才能全面实现制造业能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uses patent data from the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ventor collaboration and joint assignee ownership,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nd patent quality as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claims and cit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patent. Specifically, we compare the quality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joint patent ownership for the quality of U.S. and Chinese patents. Overall, we find that domestic inventor collabo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quality results for U.S. patents than Chinese patents. However, for China,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positive quality outcomes; for U.S. patent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mplies lower quality than that associated with domestic U.S. collaboration. Part of this disparity is due to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quality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joint U.S.-Chinese patents – quality gains for China and quality reductions for the U.S.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centered research, including dyadic and triadic collaborations, for patent quality as well as the quality implications of various assignee-inventor relationships, operating through incentive and scale effects. While most firms, particularly those in the U.S., appear to exploit advantages of fewer owner-assignees coordinating the scale benefits of more inventor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China appear to rely less on coordination-scale effects and more on the incentiv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assigning patent ownership to inventors.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China's biotechnology industry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explores how its development trajectory differs from that of countries that are leaders in biotechnology. We draw on diverse data to demonstrate the uniqu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of the industry in China. China has benefited through targeted spin‐offs of R&D‐oriente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driven by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government‐encouraged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domestic academia and industry, and the input of overseas returnees. Together with an increasing focus of the government and domestic enterprises 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uch developments have enabled China to catch up with the global biotechnology industry. However, its small scale and low capacity for commercializing innovations under China's current regulations and other barriers pose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iotechnology industry are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5.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立珠江三角洲在1994-1998,1999-2003,2004-2008以及2009-2013这4个时期的科学合作矩阵,运用网络绘图分析软件Ucinet中的Net-draw子模块将科学合作矩阵可视化,从整体上展现该区域内科学合作网络的基本构架。通过分析该区域科学合作网络中各个节点功能的变化,了解该网络的演进过程与变化机理。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科学合作网络形态基本形成,但网络内部结构简单且不成熟,以广州和深圳为主导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将长期作用于珠三角洲科学合作网络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re is increasing awareness that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provides an important knowledge transfer channel and, thus, is a powerful driver of innovation. Universiti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sked to play incisive roles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expressed in terms of private funding for university consulting research activities, is affected by the geographic proximity of an academic institution to an Industrial District (ID). Although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insists o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proximity for these collaborations, empirical work on Italian ID so far shows no particular effects. This paper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s of academic proximity to ID o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by presenting robust evidence that proximity to districts promo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aboration agreements. This sheds new light on the need for targeted policies to support local productive systems.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and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financial data for the whole population of Italian university departments engaged in research in the 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合作网络的分类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网络的研究是近几年复杂网路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对广义合作网络和社会合作网络的分类讨论一直是一个疑点。把合作网络的概念推广到非社会领域,这种非社会合作网络即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广义合作网络。通过研究观察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人将社会合作网络和广义社会合作网络彻底分清,而且对社会合作网络和广义合作网络的定义都没有明确给出。对此,我们通过中国电影网和淮扬菜系网的各种参数对比,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网络性能特征,进而将社会合作网络和广义社会合作网络进行区分。在原有基础上对广义合作网络进行了重新定义,得出了一些见解,对以后合作网络的研究方向给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商品销售分析是超市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可以借鉴复杂网络中隶属网的理念,建立一个顾客—商品指标的隶属网,以此利用加权网络的点权度分布对评价结果进行直观、快速、系统分析,不仅能反映顾客个人的购买行为,而且也能体现超市经营的整体水平,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更直观、方便、全面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东亚因其迅速发展的国际生产网络而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瞩目。本文在整理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分析提出了东亚区域内广泛存在技术梯度差异的现实。作者根据Jones等人提出的国际垂直分割理论,建立增广引力模型,在区分零部件贸易和传统贸易的情况下,利用联合国贸易统计面板数据,对东亚垂直分工网络的技术结构进行了细致梳理。结果显示,近年来日本在核心部件上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四小龙实现了技术升级,作用得到较大的提升。作为东亚生产共享网络中的重要一极,中国同四小虎之间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而非替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