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声音     
《时代金融》2013,(25):13
"同志,你危险了。""不在灵魂深处自我革命,就躲不过人民群众对你的革命。"——中共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发表评论,对"不信仰共产主义的党员"进行批评,同时强调目前正在进行的党内"整风"行动的重要性。这是一场泰森与李小龙的对打,但规则是要用中国武术。有着金字招牌的外资银行,渐渐追赶不上"中国速度",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外资行的纷纷"断  相似文献   

2.
政策信息窗     
为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力度,我国已经在制订一系列政策,引导、鼓励外资投向中国这一资源最富集地区。据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官员介绍,今年1—8月份,中西部地区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182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7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约33亿美元。截至今年8月底,中西部地区累计  相似文献   

3.
韩彩珍 《中国外资》2009,(5S):26-27
尽管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外商在中国的投资热情,但外资并未大规模撤离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仍然保持着对外资的强劲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李会坦 《时代金融》2013,(27):194-195
本文从城市空间依赖性角度,通过广义矩(GMM)估计,利用环渤海9城市数据,研究了该地区外资集聚。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城市外资集聚对邻近城市外资集聚影响不显著,城市化水平以及市场规模对城市外资集聚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除了市场本身估值吸引力增强之外,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当前正在推动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正使得我国的金融市场越来越有吸引力。"摩根大通继续看好中国股票市场。今年以来,整体上中国股市表现优于全球其他市场,A股市场反弹伴随着交易量和资金流动的快速复苏。"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近日在摩根大通第十五届全球中国峰会上的发言,反映出外资对中国股票市场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国情比较特殊,各地发展差异较大,利用外资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东部发达地区并非都是高端产业,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如何科学地、高质量地引进外资,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利用外资的模式。日前,由萨斯坦智库秘书长吕伟华主编的2014《中国城市外资吸引力研究报告》(中英文对照)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对外出版发行。研究报告对全国县市区、地市、省  相似文献   

7.
王磊  陈彦 《金融与经济》2021,(11):54-61,80
从工业排放绿色竞争力、工业产品绿色竞争力以及工业要素绿色竞争力三维度构建工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工业绿色竞争力之间的作用机理.基于201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工业绿色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在东部地区为"倒U型",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多样化集聚与工业绿色竞争力之间存在"U型"关系,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工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存在FDI的双重门槛效应.实际利用外资额占GDP的比重跨越门槛值0.1395后,对工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当增加至0.1417后,促进作用大幅下降且不显著.因此,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集聚,优化FDI投资结构,因地制宜促进工业绿色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业内预计外资私募"私转公"有望在2021年正式落地,这与国内金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正好契合。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外资私募未来或有望试水"私转公",包括富达国际在内的部分机构已在积极准备,业内预计正式落地或在2021年。富达低调谋划"私转公"自2017年起,外资机构开始通过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相似文献   

9.
刘煜辉  刘凯 《银行家》2006,(3):74-75
中国并没有什么技术溢价的产业,为什么国际资本还大量流向中国呢?到中国投资的利润来自哪里呢?外资在中国投资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超国民待遇”所滋生的政策租金。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集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推动实体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较高,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亦较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则相对不高,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强.此外,以技术创新作为门限变量可以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且各地区的这种非线性关系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因此,我国要通过金融集聚推进区域经济增长,就必须强化区域间的金融合作,构建多层次金融中心,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实现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首先采用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金融集聚程度,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后采用2003~2007年区位熵的省际数据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银行业对经济增长弹性系数明显大于证券业集聚与保险业集聚的弹性系数,而且其弹性系数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最后,论文通过建立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同样得出银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外资企业正在快速"进化"。一方面,更舍得把核心技术环节迁移到中国市场,以增加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汲取中国"基因",日趋本土化的外资企业正在变得"更中国"。2020年,我国引进外资经历了一场剧情反转。年初,有太多的理由让人们为稳外资捏一把汗:疫情在全球蔓延,人员、设备出入受限,全球经济低迷,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金融业迎来更深程度的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的活力持续被激发,将以不同的途径扎根中国市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正在上演"加速度"。10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两个管理条例具体调整了哪些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机场度假村?它的发展机遇如何?这一概念,目前还较新,然而,菲律宾这个东南亚国家,将首先开始此项建设。据称,到2018年,菲律宾将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机场度假村",建成后的"机场度假村"将会为菲律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该"机场度假村"位于菲律宾宿务岛东岸的麦克丹岛上。宿务机场公司称"机场度假村"将会把机场的客流量从每年的450万人增加到1250万人。2014年4月,宿务机场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期25年的协议,内容包括管理和翻新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以及2018年建成新的"度假酒店",协议还涵盖了2019年完成机场候机楼翻新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以金融集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时空分异,研究显示:金融集聚通过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结构性减速"时代,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辐射效应"对于缓解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带来的"结构性减速"和"三重压力"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分地区来看,金融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间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性。基于以上结论,为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必须加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打破地域格局壁障;以"共享+金融"的方式,发挥金融的"集聚效应"和"联动效应";同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手段深化金融领域改革,防范金融危险。  相似文献   

16.
徐定成  李莎  黄海 《金融纵横》2013,(10):94-98
近年来,苏州地区外资电子通讯制造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情况较为突出,这对相关地区的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在回顾产业转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要素供给、产品供给和产业集聚视角分析和验证电子通讯制造业转移的动因,发现要素供给是电子通讯企业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而产品供给不是转移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产业转移趋势、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经济下行,制造业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真的失去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优势了吗?应采取何种政策措施提高我国外资吸引力?2015年以来,微软宣布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和北京两个工厂,涉及9000多名工人。日本西铁城广州基地突然关闭,千余人失业。大金、TDK、松下等企业计划将中国部分生产线迁回日本本土……一时间,外资撤离中国的声音甚嚣尘上,中国真的失去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优势了吗?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市场潜能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市场潜能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具有空间倒"U"结构,其特征满足"威廉姆森"假说.进一步计算市场潜能的拐点值发现,在不同的空间权重下超过90%的样本位于拐点值左侧的递增区间,这表明市场潜能对本地劳动力流动具有正向效应,且在东部地区表现突出,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在考虑市场潜能的空间溢出效应后,本地市场潜能对邻近地区的劳动力"虹吸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空间竞争",并且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这种"空间竞争"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强烈,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市场潜能对邻近地区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空间竞争有所减弱.最后,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市场潜能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集聚与公共服务机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通过集聚效应与公共服务效应可以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扩大了地区劳动力存量规模,验证了之前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保障中西部地区的充分就业至关重要对中国而言,保障中西部地区的充分就业至关重要。过去30多年,从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的农民工,为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问题是,随着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产业竞争力开始有所削弱。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必须要转移出来,而转移的方向就是中西部地区。要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必须要给中西部地区应有的动力支撑。首先要做好交通、信息和人才基础配套设施,用良好的"硬环境"和"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描述了我国省级层面劳动力和资本空间集聚的程度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动态DEA的Malmquist指数对我国省级层面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要素集聚、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量化研究。笔者发现最近十多年来,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技术进步速度均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要素集聚的规模效率增长为负,而中西部地区规模效率增长为正。我们认为东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要素集聚过度的特征,从而导致规模效率下降。因此,合理引导要素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促使要素在区域间有效配置是提升集聚经济的规模效率和推进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必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