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静 《中国外资》2004,(9):42-44
根据中国加入WTO有关规定,中国将在2004年底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在2006年底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随着开放时间的临近,最近有关中石化、中石油与壳牌、BP的合资加油站项目获批的消息不胫而走,更有传闻说双方最早的合资加油站不日将建设运营。此次无论是BP还是壳牌登陆内地成品油零售终端市场,对于国内石油公司而言只是揭开了“兵临城下”局面的帷幕。专家认为外资进入国内市场采用合资方式只是一开始的模式,随着业务的开展他们更愿意采用独资的方式来发展业务,随着2006年底油品批发业务的开放,外资石油巨头带来的竞争压力会实实在在摆在国内石油公司的面前。但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开放大局已定,中石化、中石油与其利用政府短暂的保护,维护眼前的利益,不如加紧修炼内功,在市场全面开放之前拥有与外资抗衡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2.
外企动态     
《中国外资》2005,(5):72-72
<正>跨国石油巨头抢滩中国加油站市场中国己于2004年底放开了成品油零售市场;2006年将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这对于跨国石油公司来说,无疑是进入中国能源市场的良机。他们己经开始在中国布局,并有了战略规划。有消息称,韩国LG集团宣布将于年内开始在青岛建设加油站,而鲜京(SK)以及壳牌等国际石油巨头也与青岛市相关部门进行了密切接触。  相似文献   

3.
外企动态     
《中国外资》2005,(1):72-72
<正>壳牌进津营销 壳牌在天津推出了包括勘探开发、新能源研发利用及扩大油品销售业务的一条龙计划,预示着外资石油巨头将全方位进入国内市场。 在壳牌与天津市签署的《友好合作框架协议》中,壳牌将就有关天然气、太阳能等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扩大油品零售业务与本市企业寻求合作。此前,壳牌已与中石化合作在江苏建立500家加油站,法国道达尔、埃克森美孚等外资也已建立了成品油零售网络。  相似文献   

4.
事件     
《证券导刊》2008,(3):7-7
我国因消息泄漏进口成品油多亏损4亿元去年下半年爆发的"油荒"打了国内市场一个措手不及。为了满足供应,中国不得不从多种渠道筹措资源,计划外进口成品油即是其中一条重要渠道。但一位知情人士近日透露,  相似文献   

5.
<正>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壳牌几位领导人频频拜访中海油。除了外界普遍猜测的为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BG获得中海油首肯来游说,合作内容还包含国内、天然气一体化、海外等领域开展全领域、全方位合作。近期,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以下简称"壳牌")在中国的动作频频,先是将中国业务中心迁往上海,紧接着中国区掌门人更换,原任海博将主要负责当下壳牌最大一  相似文献   

6.
晓伟 《税收征纳》2009,(5):22-23
某成品油批发企业.主要经营项目为成品油和液化气的批发.为当地年纳税百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户.国税局为加强管理,组织专人调查摸底,建立评估模型,并对该企业进行了纳税评估。  相似文献   

7.
《税收征纳》2006,(3):I0001-I0001
2000年10月,中国石油通过组建控股南顺公司进入湖北市场,2002年10月,成立了全资的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负责中国石油在湖北省内的销售网络建设、成品油批发与零售业务。  相似文献   

8.
《税收征纳》2006,(7):F0004-F0004
2000年10月,中国石油通过组建控股南顺公司进入湖北市场,2002年10月,成立了全资的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负责中国石油在湖北省内的销售网络建设,成品油批发与零售业务。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1月17日,新加坡综合石油服务商——泰山石化在广州运作燃料油仓储,建立华南最大油库。泰山石化该项目投资将达到2.5亿元,燃油仓储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该公司表示只要时机适宜,将进入成品油仓储领域。随着中国2006年底成品油批发业务的开放,国际石油巨头一改以往作为  相似文献   

10.
《税收征纳》2014,(7):42-42
为加强成品油行业的税收管理,税务总局研究决定,将从事成品油批发和零售的经销企业(以下简称成品油经销企业)开具的增值税发票纳入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版管理。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银飞 《中国外资》2011,(17):132-132
<正>市场经济下,成品油销售企业,由过去的批发为主转向了零售为主的销售模式。油站则是销售企业的终端网络,是油品零售经营的重要阵地,零售市场占有率基本体现了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油站作为资金回笼的主要源头,其资金风险的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油站具有点多面广、资金周转量大、员工流失率也相对较高的特点,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很容易形成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12.
<正>没有危机的企业是企业最大的危机。壳牌就是这样一个历经无数危机,不断从危机中走出,进而茁壮成长的巨人。2005年7月20日,在两大母公司董事会合并方案获得通过后,荷兰皇家和壳牌运输正式统一,成立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从而结束了壳牌长达98年历史的"双董事会"的二元化结构。简化后的新结构呈流线型,让决策制定机制更顺畅,使得壳牌更富有竞争力。在  相似文献   

13.
《证券导刊》2010,(19):11-12
股权转让中国石油(601857):日前发布公告称,据壳牌和公司达成的一项协议,中石油集团获得壳牌全资子公司--壳牌叙利亚油气开发公司(壳牌叙利亚)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以来,国内移动支付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相关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手机移动POS发行进入市场高峰期。但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网上出售手机移动POS,存在商户入网资质较低、扣率执行不规范、商户编码设置不正确等问题,其中隐藏的风险值得关注。一、手机移动POS简介手机移动POS结合了智能手机、标准键盘、刷卡器的功能,客户下载App手机客户端并购买外  相似文献   

15.
杨伟 《中国外资》2004,(11):24-25
<正> 按照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到2004年底,中国将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2006年以后,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这对于广大外资石油公司来说,无疑是进入中国能源市场的良机。  相似文献   

16.
石磊 《国际金融》2010,(3):34-36
一、"用工荒"将降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重启的可能性近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特别是"用工荒"引发市场的关注,东南沿海的"用工荒"是否反映出中国出口制造业开工量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民工薪水的上升是否预示着中国即将迎来螺旋式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并购胜经     
郑函 《首席财务官》2013,(1):52-54,8
壳牌在其100多年的公司历史上书写下了无数精彩的资本篇章,而在这些令人血脉贲张的并购背后坚持的是可圈可点的理性原则。在百度中输入"壳牌并购",可以得到552000个相关结果,输入"壳牌中国并购"可以得到495000个相关结果。没错,这个能源化工领域的大鳄一直擅长于资本领域的长袖善舞,全世界都可看到其身影。在壳牌(中国)有限公司并购及商务财务总经理张磊看来,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投资,好的投资能够使企业未来显现成长性,提升企业价值,这也是张磊多年一直从事投资并购的初衷。  相似文献   

18.
在"军转民"政策的鼎力支持下,中国卫星产业雄心勃勃地角逐2000亿美元的国际市场去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空间探索能力以及航天技术的综合实力。"嫦娥奔月"也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卫星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相似文献   

19.
上周,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壳牌)宣布,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签署了一份产品分成合同,在中国四川盆地的富顺一永川区块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与生产。据悉,这是壳牌在中国签署的首份页岩气产品分成合同。合同区块覆盖大约3500平方公里。该合同尚待政府批准。壳牌方面更表示将在这个项目中应用其先进技术、运营...  相似文献   

20.
美国拍摄一部<泰坦尼克号>花费上亿美元;中国拍摄一部电影仅有几百万人币币--资金缺乏成了中国影视业发展的"瓶颈" 2001年11月,三亚市迎来了一群影视精英,他(她)们指点市场,纵论天下,提出了发展中国影视业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