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断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是满足游客需求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学界有关服务质量理论为前提,以西柏坡红色景区为例,通过景区主要服务供给要素的观摩调研与游客问卷调查,对西柏坡景区服务供给质量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西柏坡景区在停车场、服务价格、旅游厕所、内外环境、购物餐饮等主要服务供给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由此导致游客游览期间的红色文化感知与期望值间的差距增大,不断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深化景区红色文化内涵,是西柏坡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景区旅游市场的大小和经济效益,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浏阳大围山景区为例,运用菲利普?科特勒关于游客满意度、游客满意指数的相关研究和服务营销理论中的游客满意度理论,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通过统计软件处理,得出量化的大围山景区游客满意度及其指标,揭示了大围山景区在游客满意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业以惊人发展态势并呈现出大众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等特点。游客中心作为旅游景区管理、对外形象展示的主要窗口,对其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是旅游业急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在构建旅游景区游客中心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IPA模型对南岳衡山游客中心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功能布局、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公共信息展示和服务人员业务水平等方面为高重要性和高满意度指标,而在残疾人通道、自助触摸屏、行李寄存处、旅游纪念品销售、邮电服务等方面则表现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4.
景区的设计与规划总是在追求人与景区环境之间的和谐。高效的游客集散方案,不仅能提升景区的游客接待量,更重要的是能让游客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杭州西湖景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海内外游客。逐年增长的游客量对西湖景区的游客集散能力、车辆通行情况以及停车场设施的配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对游客游览目的性的调查和景区主要交叉口交通量的实地观测,对杭州西湖景区游客集散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进入景区主要交叉口的车流量、停车场配置、公共自行车运用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景区游客集散能力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游客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景区资源受到破坏、游客满意度下降,从而严重威胁着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就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游客数量管理、游客体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期望能为此类景区的经营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旅游认识的不断提高,贵州旅游景区要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除了增强景区自身吸引力外,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增强景区可进入性也是很重要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流活动的开展。同时,旅游景区为了满足游客各种需要而开展的各种物流活动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破坏,旅游景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物流活动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运用绿色营销理念指导旅游景区的经营活动,是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和塑造景区形象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绿色营销视角,通过对江苏旅游景区绿色营销存在问题的分析,着重从创建江苏绿色旅游品牌、开展绿色旅游认证、绿色营销组合策略和加强游客绿色消费意识教育等方面给出了具体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杭州景区游客管理为例,从游客管理容量、满意度、行为、体验、投诉、安全管理方面杭州景区内游客管理存在优势和不足,提出景区游客管理措施,从重视游客管理意识、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进行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对景区游客管理,最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最大化发展。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提供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管理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假日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外出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景区超载问题比比皆是。本文归纳了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利益群体,即政府、游客和景区三方面,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政府应监督落实带薪假期,增加私人假期;游客应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习惯;景区应做好"分洪"与"泄流"工作等解决景区超载现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旅游厕所是旅游景区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广大游客的核心诉求之所在。以青秀山景区为例,利用IPA方法统计分析游客对旅游厕所感知指标。结果表明,游客在厕所环境、布局、管理、和男女厕比例等方面的重要性感知高,对旅游厕所满意度总体表现一般;旅游厕所在数量、比例和布局上的存在重要性高、满意度低的问题,未来需要重点改进。研究结果有助于从游客感知的角度为供给侧下厕所革命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