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佟玉权  韩福文  许东 《经济地理》2012,32(2):166-172
景观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是由工业区域(带)景观遗产、工业城市景观遗产、城市工业区景观遗产和工业建筑(群)景观遗产所构成的多层级结构系统。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区域范围内有着各层级的工业景观遗产类型,有不少工业景观遗产整体价值突出,保存较好。通过设立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区,制定各层级工业景观遗产的科学评估体系,将那些真正具有整体意义的工业景观遗产分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保护单位或优秀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保护序列,以实现工业遗产的完整性保护。  相似文献   

2.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职能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后引起局部土地功能的变化,导致在城市中出现闲置和废弃的旧工业建筑.如何看待和再利用这些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和我国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现状,而后从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动因出发,探析了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依据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对辽宁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进行探讨.辽宁是一个工业大省,所辖城市均为工业城市,因而其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必然与工业遗产保护有关.辽宁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城市特色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工业遗产,弘扬传统工业文化,是辽宁进行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宋琪  曲诗雨 《生产力研究》2023,(1):59-63+78
城市更新进程中,保护工业遗产,需要关注其美学意义,促使场景生成,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社区发展。文章基于场景理论,阐述了工业遗产场景化保护的内涵,指出场景化保护以营造具有美学价值的场景为基础、以促进消费形成城市发展新动能为核心、以吸引更多的创意阶层激发城市活力为最终目标;从构成场景的社区、设施、人群、活动、价值观五个维度出发,对西安大华纱厂、陕西钢厂和陕西唐华一印有限公司的三个案例进行剖析,得出工业遗产场景化保护的关键在于通过场景营造城市烟火气息、营造城市创新气质和营造城市记忆谱系。  相似文献   

5.
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是解读城市发展过程的一把钥匙。文章基于低碳环保理念,论述了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符合生态学的规律,符合和谐城市的建设理念,它可以作为城市的记忆和再生细胞,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激情;还通过分析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工业遗产的保护改造项目,整理了我国当前工业遗产保护及利用的一些现状和困惑,为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面临工业遗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更新的双重 挑战。分析美国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城市复兴相结合的成功案 例——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MASS MoCA是通过当代艺术,推动位置偏远的中小型后工业城市 成功转型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中心的经典案例。认 为MASS MoCA成功的方法在于共享遗产理念下城市遗产与 城市更新的相互促进,即基于价值共享、空间共享、利益共 享下的可持续更新路径。MASS MoCA的案例研究将为我国 以文化创意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和中小型工业城市转型 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山西作为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分布密集的省份,在我国工业发展壮大时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工业企业,形成了较多的工业遗产,为全省工业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基础.文章总结了山西工业遗产旅游的类型和发展现状,针对山西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双修"工业遗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工业遗产的宣传力度,打造"遗产城市"...  相似文献   

8.
针对铜陵的工业历史和现状,参照城市理论研究之城市史、城市空间结构的观点,拓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路。依据《下塔吉尔宪章》工业遗产的价值认定与记录及研究的重要性、立法保护等项共识,探讨铜陵保护历史工业遗存和提升城市发展活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从城市工业化的特征去评价工业遗产价值的观点,指出工业遗产的价值取向在于传承工业化进程中有价值的文化信息,为今人和后人传递和发扬工业文化信息。从城市工业化特征出发,提出以主要行业到典型企业再到建筑遗产的递进评价方法,分别制定行业、企业和建筑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三类七项十条指标的评价框架,并以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重庆作了实例评析,为科学评价工业遗产价值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无锡作为民族工商业的摇篮,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无锡工业遗产资源具有"锡式"特性,有重要的遗产和旅游价值。在城市更替的背景下,基于休闲综合体视角下的保护性再利用形式,内部置换,外部关联,综合规划是无锡工业遗产与城市和谐相容的有效出路,是无锡产业升级的创新途径,是提升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快捷方式。  相似文献   

11.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衰退后的遗留产物已经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负担,如何对待它们,是很多城市面临的巨大问题。从生态化、绿色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景观设计和旅游开发两种解决方式,希望通过这两种方式让工业遗产从废弃走向绿色和重生,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2.
工业遗产是工业化进程的遗存,是工业文明的见证,具有珍贵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本文用文献综述法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各城市的工业遗产改造工作起到理论及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工业遗产所具有的价值一直停留在《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所赋予的价值构成中,最初的价值已经不能满足甚至阻碍了当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本文在原有工业遗产普遍价值构成的基础之上,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城市布局结构、文化体系、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指出当前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局限性,并从现代哲学价值研究角度,将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因素进一步扩充和细化,以工业遗产资源的固有属性、特征和受到价值评价主体影响的各种因素为基础,将其划分为本征价值和引申价值两大类,并将每一类价值因素具化为工业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因子,从主观和客观、保护和再利用等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剖析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为工业遗产的确认、保护、更新和再利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袁方 《时代经贸》2007,5(11Z):30-31
本文从工业遗产的历史入手,探讨了从工业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至现代合理、科学的开发工业遗产的历史轨迹。探讨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经过分析,得出了一些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业遗产景观、后工业景观、工业旅游景观是构成城市工业景观的要素,反映了城市不同时期工业文明和工业发展历程。应用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将工业景观系统作为城市子系统进行研究,可将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发展、微观与宏观、物质与非物质多层面进行整合优化,从工业景观的现状研究、功能规划、空间布局、文脉保护等方面提出城市工业景观系统规划的路径,实现城市工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工业遗产直观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当前迫切需要保护的重要文化和非物质遗产。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是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最可靠的保证。普及教育是正确引导公众支持工业遗产保护的动力。可以从思维认同、体制建设、主体构成和宣传手段四个方面探究普及工业遗产保护教育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郑岩 《经济研究导刊》2009,(14):182-183
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辽宁工业遗产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潜力。辽宁省在开展工业遗产旅游过程中应该坚持理性开发,科学规划项目;突出主题特色,展示遗产文化;导入体验理念,展现工业魅力;保持原汁原味,增强现场感受;注入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品质;传授科普知识,发挥教育功能;开发旅游商品,塑造企业形象;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综合时空分布特征针对性地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既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保护各地建成遗产的基本内涵,也是修复国家文化空间基因的必要举措。选取中国342处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工业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网络属性特征和空间整合保护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工业遗产发展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6个阶段的数量与门类构成差别大。(2)工业遗产空间分布不均,具有较强的“核心—边缘”特征,揭示出以胡焕庸线为界的宏观区域差异。(3)工业遗产网络的社会关联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差异较大,且存在着显著的分层集聚现象,遗产集群也表现出显著的“核心—边缘”特征和流域集聚特征。(4)工业遗产的空间整合保护应构建“井字轴、九节点、多集群”的网络化结构,并重点分级保护16个遗产集群。  相似文献   

19.
一、工业遗产旅游的起源 在西方,工业遗产旅游通常被当作流行的、广义的化遗产旅游的一类,但它的理论来源却与工业考古学密切相关。“工业考古学”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期的英国,但直到五十年代才流行起来,它不同于一般出土物的考古,而是强调对近250年来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物质性的工业遗迹和遗物的记录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契合工业遗产保护的趋势,工业遗产公园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路径。综述工业遗产公园发展历程,归纳工业遗产公园营建的空间模式和特征;解读“生产单元”作为工业遗产公园空间和景观的规划方法模式,希冀拓展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视角。结合黄石“东钢”工业遗产公园的规划,解读工业生产单元导向下的价值评估、污染治理、建筑干涉、功能分区、景观组织和项目建构规划过程。阐述基于生产单元模式、以生产流程展示为目的的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