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齐哈尔历史上的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元、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齐齐哈尔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角度,探讨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原则及途径。  相似文献   

2.
京杭大运河天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传承和保护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其品牌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是提升国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宣传与推广文化遗产,是展示和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本文以个案分析运河天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开发、利用及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出完善整体规划与设计、提高宣传与推广力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门别类采取不同的品牌建设战略,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手工技艺方面的典型代表,具有文化历史、审美、经济等方面的旅游开发价值。文章在分析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所获取的资料及相关文献,提出了建立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资源库、培养传承人、构建认证机制、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创新营销手段等旅游开发对策,以期能够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化资源,对其进行适度的产业化开发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但在开发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博物馆模式、文化生态园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活动模式是比较适合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要,是高校职能体现的需要。加强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包括:培养教师队伍;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开发相关教材;开展相关研究;加强相关资源库建设。  相似文献   

6.
周慧  林宇 《开发研究》2020,(2):95-100
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山东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体育申遗"导致的文化保护不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等级化、商业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失衡以及传承主体青黄不接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法治保障、加强传承梯队建设、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以及扩大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品级较高的旅游产品,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遗产保护,遗产保护反过来可以促进旅游开发,从而形成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进行评价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运用特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正确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为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法制化、规范化,这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地方立法的内在动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构建国际与国内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这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地方立法的外在依据。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要坚持"开发与约束相结合"的方针,处理好保护、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可借鉴其他地方立法的成功经验,同时明确西藏地区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瑰宝,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张家界市地处大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特色鲜明的地域特征。张家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要从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础工作;加大对民族文化建设投入与保护力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建设;打造非物文化质遗产活动经典品牌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黑龙江省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面临多元困境的现实背景,应从政府、高校、学术研究、信息数字化、社区居民、经济秩序、法律规范、项目规则、人力资源、省地市级博物馆10个方面来构建保护与传承策略,降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生存风险,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黑龙江省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