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谢红颖 《铁道财会》2004,(Z1):61-62,40
根据铁道部的工作部署,以2003年9月30日为基准日,各铁路局、分局、站段进行了大规模、彻底的资产清查。清查的目的一是为推进铁路主辅分离提供决策资料;二是全面摸清铁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情况,确认企业资产损失、预计资产损失,为铁路企业即将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准备基础资料。从清查的结果看,产生了巨大的资产损失。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了资产损失,并不意味着损失的资产所有权的完全丧失和责任义务的解除,现就资产损失的确认、处置及今后如何防止“资产损失”等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孟祥森 《铁道财会》2004,(Z1):52-56
铁路企业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不良资产问题的隐忧长期不为人们所重视。我局以2003年9月30日为清查基准日的资产清查共清查核实的资产清查损失为17.2亿元,其中: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资产损失为11.6亿元,占资产清查损失总额的67%;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预计资产损失为5.6亿元,占资产清查损失总额的33%。大量不良资产滞留于企业各资产项目中,一方面粉饰着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又掩盖着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3.
一个建办30余年,现有职工1000余名,拥有固定资产418.7万元的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在推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组织干部职工对企业全部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其结果,发现资产净损失523.82万元,这对于一个小型建筑安装企业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了。笔者参加了该单位的资产清查与评估工作,由此作一简要分析。一、资产损失从资产清查的汇总资料看,资产损失金额为793.88万元,抵减不需偿还的负债270.06万元外,净损失为523.82万元,损失额占企业全部资产65.3%,占实收资本115%,企业已构成资不抵债。在损失金额中,固定资…  相似文献   

4.
王绍霞 《铁道财会》2004,(Z5):28-31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必经之路,随着医疗卫生、学校教育等社会职能辅业单位从主业分离移交政府管理工作的基本完成.对由铁路局投资设立的多经企业和为主业提供服务的房建、生活等辅业单位进行改制的工作正在全面展开.本文拟结合路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对铁路辅业企业改制过程中组织开展资产评估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刘海涛 《铁道财会》2004,(12):31-33
部党组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睿智果断地提出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思路。铁路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一项是铁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目前铁路的一些辅业单位,虽然有数量可观的资产,但由于长期依附于运输主业,缺乏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缺乏开拓市场的动力,自身发展壮大受到了制约。  相似文献   

6.
李华 《铁道财会》2004,(Z4):52-54
2003年度全路资产清查工作,按照部总经济师于川同志“坚持一项总体要求,掌握两项基本原则,抓好四个薄弱环节,达到三个目标,搞好两项建设”精神,通过资产清查人员不分昼夜、放弃节假日、不顾身心疲劳,上现场、走线路、各司其责、通力合作,全面结束,达到了预定清查目的,为铁路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铁路跨越式发展总体方案,铁路房地系统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资产重组步伐,改造为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多元投资主体,实现与运输主业分离。由于历史上、体制上、观念上原因,实现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目标存在很多困难。本文结合乌分局房地中心现状,就房地系统未来改革与发展谈些不尽成熟的  相似文献   

8.
徐波 《铁道财会》2004,(Z5):24-27
铁路多元企业资产是铁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多元企业的资产重组是铁路“跨越式”发展、实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重要一步。铁路多元资产重组搞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铁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铁路整体水平和实力。近些年来,铁路多元企业取得了巨大成  相似文献   

9.
在该阶段,根据财政部财企[2002]313号文规定,对拟改制单位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清理出的各项资产盘盈、盘亏、毁损、报废以及按国家规定统一清理挂账而未处理的潜亏、亏损挂账、产成品清查损失,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或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后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不足部分冲销资本金。  相似文献   

10.
重要活动     
劳动保障部召开资产清查工作会议1月25-26日,劳动保障部召开资产清查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机关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劳动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资产清查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资产清查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资产清查工作的质量。劳动保障部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部属各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现代企业》2005,(3):32-33
兰州军区五百党员赴延安开展先进性教育,全国首座百人千万吨矿井在神东矿区建成,今年前两月陕西省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内控机制缺失监督管理不严80家央企资产损失一成多,变四次管理为三级管理铁路系统撤销分局。  相似文献   

12.
资产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其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部党组、刘部长非常重视铁路资产的管理工作,在2003年铁路跨越式发展28个专题调研中,部党组提出了“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的重大课题。在2003年全路资产清查总结报告中,刘部长作出了重要批示。彭副部长、安书记、于总经济师都对落实刘部长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于水利单位来说,资产管理水平决定其发展态势。资产清查能够真实、全面、深度的反映出单位的资产情况,提供准确的数据,通过资产清查,能够发现存在其中的问题,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更大限度的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水利单位的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需要协调合作,确保资产管理能够更加科学、规范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解读国有企业资产清查损失申报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波 《财会通讯》2004,(12):54-55
根据财政部的部署,大型国有企业自2005年全面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为保持企业会计制度与原有行业会计制度的有效衔接,国有企业当务之急是作好资产清查损失和资产减值的申报工作。这项申报工作包括按原会计制度查出资产损失和按《企业会计制度》预计资产损失,并将上述损失一并申报。上述两类损失的认定及取证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铁路企业经济效益、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需要、推进铁路改革工作的需要和实施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需要,铁道部统一部署全路以2003年9月30日为清查基准日,按照实事求是、有账必清、见物就点、不重不漏、不留死角的原则要求,对所有部属企业及其投资控股企业的全部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16.
李军 《铁道财会》2004,(11):47-50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深化铁路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此项改革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由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的性质将发生改变,国家对铁路行业相关的一些税收优惠作为分离出来的辅业单位不再享受;随之又将与主业建立市场化运作关系,由无偿转为有偿,必将对分离出的辅业增加一系列涉税问题。因此,如何运用当前国家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再就业的税收政  相似文献   

17.
资产清查是资产评估程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搞好资产评估的重要基础。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对保证评估质量,全面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的资产评估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对评估中资产清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清查工作较粗。有的只进行简单资产抽查,有的甚至以被评估单位自报的资产清查结果作为评估依据,使得某些被评估单位借机瞒报资产,虚报负债。其主要表现:一是对固定资产、材料、产成品、在产品、低值易耗品等的盘存只报盘亏,不报盘盈;或虚报盘亏、报废及损失。二是虚报应收帐款呆帐、死帐。三是虚构应付帐款,增大负债。四是不据实出据无形资产估算所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铁道财会》2004,(2):36-37
为进一步加强铁路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资产损失,针对铁路企业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按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一是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财产清查工作。为了摸清市区统一办公后各单位的“家底”,对市直各部门、单位,利通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管委会)资产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清查的主要内容是:银行账户及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等。二是在车辆运输工具清查的基础上,按照宁党办[2004]69号文件规定,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小汽车编制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资产清查是评估机构对委托单位的资产进行评定估算的基础工作,是资产评估必不可少的一项法定程序。《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中规定,受资产占有单位委托的资产评估机构应当在对委托单位的资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的基础上,核实资产帐面与实际是否相符,经营成果是否真实,据以作出鉴定。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其意义在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重复评算,为资产评估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1、重视资产清查。精心策划、周密布置清查计划。在清查过程中认真组织安排实施,做到不重不漏不出差错,帐帐、帐表、帐实相符,达到数量、质量、金额、规格和型号、构造、用途、购置时间、结存总量等清楚或准确的目的。资产清查的准备工作可以先由委托单位填写好各种资产评估申报明细表和存货盘点表,再由评估小组负责将其同资产类明细帐和负债类明细帐逐个核对,发现错漏及时纠正。 2、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注意收集掌握有关的资料,如固定资产的产权证明、购建时间、启用时间、技术资料及竣工决算材料。帐面原值、累计折旧、帐面净值、折旧年限、在建工程支出以及改良扩建和修理费用支出等。对某些委托单位没有设立固定资产台帐制度或档案资料保管不善的,必须集中精力查清固定资产的来龙去脉。如果确实无法查清各个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