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公地悲剧"到"反公地悲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峰 《经济经纬》2004,162(3):26-28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2.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如何界定其权利归属已成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构建数字治理体系的关键问题,而现行的数据产权从理论研究到制度设计并未对此做出明确回应。基于此,从数据的经济学属性出发,运用科斯定理模型分析个人数据和企业数据的权利界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非隐私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可以被多主体“共同使用、共享收益”。以数据抓取和反抓取案件为例,数据权利界定不当会导致“排他不足”或“排他过度”,进而带来“准公地悲剧”或“反公地悲剧”问题,损耗了社会总福利,而有效的权利界定制度可以化“公地悲剧”为“共同富裕”。因此,应根据数据属性和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并从社会福利增加视角强化数字要素的权利界定和制度规范。研究结果不仅为数据抓取等案件的判决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有序配置数据资源、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根据"公地悲剧"理论,在没有约束的前提下,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公共利益,由此造成环境污染。要避免"公地悲剧"产生,仅仅依靠市场或者个人自觉是行不通的,污染治理需要明确产权归属,让"产权意识"代替"环保意识"。根本出路是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政府要运用税收、贷款等方式鼓励环保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增强个人、企业、政府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制度往往是对一种(或一套、一系列)安排或者规则的统称.土地制度的内含和类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土地制度按其不同的内含,可以分为土地的财产权制度、使用制度和流转制度.(一)土地的财产权制度土地的财产权制度,可以简称为土地的产权制度.产权作为一种权力,产生于财产(property),财产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是一种排他性的(exclusive)权力,“当个人拥有对另外的人特权去控制某一事物时,这就是财产权”,产权(property rights)的排他性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不受到任何限制,它的作用是在人与人之间确定一个边界,以保证他们之间在互惠的条件下共存.“产权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社会的一个工具,它的意义来自于这个事实:它能够帮助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易中形成一个可以合理把握的预期……谁拥有产权,他人就允许他以某种方式行事”.按照科斯的观点,假如交易费用——包括信息成本、监督成本和对策成本——等于零,那么,产权的确立就是不必要的.由上可见,产权就是通过法律界定和维护人们对财产的权利,通过权利的给予和限制,保证人们以较低的成本进行交易,或者说,降低经济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5.
资产专用性、网络扩展和私人秩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公地悲剧”自哈丁提出以来 ,该名词成了揭示并批判公有产权的理论依据。可是 ,回眸现实 ,我们常听到网络、网络外部性 ,也常看到经济中的许多现象是公有产权 ,并且这些公有产权还在不断地扩展并呈繁荣之势。对此 ,理论上的解释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网络外部性。本人对此提出自己的解释。通过自我实施的合约分析 ,我认为由于资产专用性的存在 ,个人进入网络投下不可收回的沉淀成本 ,由此构成可置信性承诺 ,通过私人秩序扩展了网络 ,实现了“公地繁荣”①。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是私人秩序的博弈分析与论证 ,第三部分理论应用 ;最后归纳全文。  相似文献   

6.
杜莉 《经济纵横》1993,(4):28-30
<正> 产权归属明晰化是推行股份制的前提条件。笔者拟从产权界定理论入手,结合股份制经营机制的特征,对股份制经营条件下企业产权的界定问题作初步探讨。一、股份制企业产权的存在形式在股份制经营条件下.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根据这一前提,股份制企业产权实际上就是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在法律上对其资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种产权在股份制企业中有三种形式;其一,当企业股份的持有者以股东的身份对公司的资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时,产权以股东所有权的形式存在;其二,在股份制企业内,股东只是通过参加股东代表大会来行使其  相似文献   

7.
公共池塘资源因为产权的公共属性常引发公地悲剧,由于公地悲剧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使得治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公地悲剧的治理研究也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鉴于此,基于传统治理的视角提出分梯式治理公地悲剧的新框架,解析了分梯式治理公地悲剧的内在运行机制,揭示了分梯式治理独特的运行过程,由此提出分梯式治理嵌入公地悲剧解决并非空中楼阁。研究发现,分梯式治理逻辑嵌入公地悲剧具有治理高效、减少成本、弥合情景及与时止损等优势。该发现的价值在于提出"分梯式治理公地悲剧"这一新型治理公地悲剧理念,抛砖引玉,以期望能对公地悲剧的解决有所裨益,为其它公地悲剧研究提供相应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公地的悲剧”与产权环保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公地的悲剧”这一命题的分析出发 ,说明合理的产权制度在环境保护中的决定性作用。文中将环境保护分为四个层面 :技术环保、政策法规环保、道德环保和产权环保 ,并深入分析了这四个不同层面环保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各种环保方式的搭配组合原则 ,探讨了产权环保的效应 ,并将市场结构与产权环保相结合 ,提出了选择有经济效率的环保方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方产权理论对产权概念范畴的界定并不完整,仅仅将其界定为法权上的权利束,忽视了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背后的权力对等关系.这一不清楚的产权概念界定随西方产权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后被用于中国国企改革,使得改革中所谓的"产权清晰"成了一个"不清晰"的"清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将产权混同为所有权,把所有权定义为依法享有的对自己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把产权定义为包括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一组权力束权利,二者都是权利束,且没有了差别.这样,建立在混乱的产权范畴基础上的所谓"产权清晰"就是将公有制化为私有制,大肆化公为私,给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带来损失.因此,清晰的产权范畴界定不仅是理论上的需要,也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根据马克思产权理论,本文受"马克思定理"的启示,提出一个科学完整的产权范畴,即产权是权利和权力的矛盾统一体,包括法权属性上的权利和经济属性上的权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经济学中有一著名的“公地悲剧”理论,公地就在于使用的人多,保护的人少。没有管理、没有保护,这块公地肯定不会长苗,究其原因是产权不明晰。本文就新时期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经济学中有一著名的“公地悲剧”理论,公地就在于使用的人多,保护的人少。没有管理、没有保护,这块公地肯定不会长苗,究其原因是产权不明晰。本文就新时期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法律体系仅在社会集体层面上界定环境主体,不赋予居于自然主体地位的当地居民具体的环境权利,致使我国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开发中出现了“为谁保护.为谁开发,为谁发展”等有关环境主体缺位的“公地性悲剧”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保护的深化。本文指出,只有赋予当地居民环境权,真实反映环境与自然主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形成环境区居民主导环境保护的新模式,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公地性悲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产权归属与企业家年薪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肯定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的不合理是国企难以脱困的重要原因之一的前提下 ,联系国外大幅提高经理阶层收入的实践以及对此的理论解释 ,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基本界定之后 ,提出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 ,最主要的是取决于个人在实践中的勤奋努力 ,其产权应主要归于他们个人。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在国企经营者中推行与绩效挂钩的年薪制 ,提高业绩突出者的收入 ,应该视之为他们以其在产权意义上所拥有的特殊人力资本参与分配所得 ,是根据“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原则的具体运用 ,是个体价值的复归 ,正当、合理也必须实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一、乡镇企业产权界定的难点分析随着改革的深化,竞争的加剧,产权模糊这一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有利因素,却演变成了制约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但要真正做到产权明晰,却发现困难重重.1、统一认识难.明晰乡镇企业产权的形式很多,就目前来说,主要有出售、拍卖、股份制等.出售和拍卖企业产权界定清楚,但靠集体力量兴办起来的集体企业忽然间被一个人或几个人所拥有,就目前来说还难以被普遍接受.通过认购和股份配制的方式将企业产权出售的股份制,其结果比较公平,但由于集体股偏大,在委托集体股股东代表,安排董事长、总经理人选时,大多数乡镇都委派原厂长(经理)为集体股的股权代表,行使集体股的权力,其结果没能使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为此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仍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改制并未真正做到转制.另外从理论上讲,不管是那一种明晰产权的形式,都会弱化乡镇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因此乡镇政府难免会有情绪与思想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讨论现代企业产权关系的过程中,不少人都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要加强对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则要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承担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然而,根据这种理解,在现代企业的资产中,除国有资产外,还有法人资产和个人资产之分;企业虽对上述资产拥有法人财产权,但资产的直接所有权却归于出资者。这样,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就既拥有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又拥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那么,这种出资者的双重所有权,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股份公司的实际状况呢?  相似文献   

16.
一、正确理解产权概念和科斯定理的实质(一)正确理解产权及其相关概念(1)在产权这一概念的内涵上可以采用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定义:产权是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也可以这样表述:产权是指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认可的权利责任关系。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所说的产权都是指这种涵义上的产权。(2)狭义的交易费用是指价略机制(市场机制)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  相似文献   

17.
权利性产权安排是通过所有权来界定公司和农户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在公司和农户共同经营的农业产业链中,资产的多重属性和多维度性,特别是农户人力资本控制权和索取权的不可分离性、交易主体的不同类型以及契约实施的事后成本等决定了仅仅依靠权利性产权的界定来实施契约存在天然的障碍.而关系性产权的引入可以克服以上因素导致的契约不完备性问题,减弱准租金的占用.关系性产权比权利性产权在公司和农户的契约关系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经典产权制度的7大模型,对经典产权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评述,无论是逐利动机模型、"公地悲剧"模型、交易成本模型、产权界定模型、微观产权模型、比较分析模型还是法经济分析模型,各有优劣,且它们之间并非结论一致。该现状反映了理论的中性与理论的非完美性。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产权制度理论在阐释中国问题时都有局限性,故而建议变通使用经典产权制度理论。之所以对经典产权经济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目的是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产权制度做好铺垫,尤其是现在产权经济研究的走向问题,当它似乎变得不再那么红极一时,它的理论适应性是否可以在中国少数民族推广,是否能够为中国少数民族产权经济发展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公地悲剧"的发生,人性的自私或不足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公产缺乏严格而有效的监管是另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公地悲剧"并非绝对地不可避免。本文将探析产权的明确和稳定在避免公地悲剧中的作用,为更好的利用资源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菁菁 《经济论坛》2015,(3):149-151
公地悲剧是公共资源过度使用的结果。目前公地悲剧现象十分严重,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案例。本文对公地悲剧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运用公地悲剧模型,选择中学生补课作为"公地悲剧"现象中的特例进行博弈分析,构建博弈矩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