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2008—2011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债务契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债务契约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内生性,二者相互影响:债务契约对盈余管理活动的影响是非单调的,随着负债率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而盈余管理对债务契约的价格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即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活动抬高盈利,能够显著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2.
王月亲 《经济师》2002,(12):277-277
债务重组是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它是通过债务减免 ,延长还款期限 ,变革债权债务关系等方式来进行。文章总结了企业债务重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并就破产偿债、债转股、减免债务、托管和授权经营等债务重组方式进行了论述 ,结论是 :债务重组只是企业解决债务危机的一个契机 ,只有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经济效益才是解决债务危机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与改革出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由于金融体系缺乏硬预算约束、财政体制的不完善、缺乏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政府债务动态变化的“内牵制”和政府间财政竞争等原因,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有失控的危险。本文认为应以立法形式限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从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努力构建政府债务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培植地方财源等方面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债务人和最直接、最主要的债务管理者,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动力是否充足,直接关系着地方政府债务的运行状态和债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总体上看仍存在明显的“弱动力”问题。为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动力,中央政府应授予地方政府合法举债权,将债务管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并完善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作为债务人和最直接、最主要的债务管理者,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动力是否充足,直接关系着地方政府债务的运行状态和债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活动尽管透露出一定的创新动力,但总体上看仍存在明显的“弱动力”问题,尚不足以推动债务管理的改革。该文认为,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动力,中央政府应授予地方政府合法举债权,将债务管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并完善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院校以校园建设和高等院校外延扩张为中心内容的跨越发展而形成的债务偿还期的到来,巨额债务作为一个现实存在是不能回避的。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债务危机"是发展中的"危机",有其合理的一面,解决高等院校"债务危机"一是要合理安排高校发展速度与规模;二是发展成本要有一个合理的分摊机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手段实现,为此高校承担了巨额债务,并且债务风险日益显现,影响了高校的的正常运转.教育财政等政府部门、各负债高校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债务.本文从完善债务控制机制、建立债务风险防范机制两方面分析高校债务的防范与化解.  相似文献   

8.
地方债务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张引发一些问题。应从控制地方债务新增规模、加强对地方债务的审计和监管、建立促进地方债务与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及时破解地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宇 《经济导刊》1995,(1):66-68
沉重的包袱:国际债务问题透视东北财经大学郭宇80年代,国际信贷关系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已到期债务,爆发了世界性的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债务泥潭难以自拔。二是美国于1985年从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改变了国际...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基础教育债务危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基础教育债务的危害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彻底解决基础教育债务问题需要从防范新债务产生和化解已有债务两方面着手,防范的措施包括构建教育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常规的农村基础教育基建投入机制等,化解的措施包括依靠社会中介机构“锁定”教育债务、建立教育债务归口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债务期限选择的理论假说主要有期限匹配假说、代理成本假说、信号假说、流动性风险假说、税负假说以及发行成本假说等。不考虑债务杠杆时,中国的经验证据支持了期限匹配假说和代理成本假说;而在债务杠杆和债务期限内生的假定条件下,中国的经验证据仍然支持期限匹配假说、税负假说,却不再支持代理成本假说,说明中国上市公司应对成长机会变化的工具是债务杠杆而不是债务期限。其原因可能在于,成长机会与债务期限之间存在机械的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两者是否一定存在Myers(1977)从代理成本假说中导出的成长机会与债务期限的负相关关系,则与企业的财务实力等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曹朴 《经济问题》2014,(5):38-41
政府债务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2014年经济工作将着力防控政府债务风险作为六项主要工作任务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视。如何有效的化解和防控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系列风险,已经成为中国财政理论和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财政及经济理论的角度挖掘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以现代财政理论为指导,为中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游翔 《经济研究导刊》2009,(29):169-170
新旧债务法同属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纳税影响会计法,具有内在共同性;但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新债务法与建立在收益费用观基础上的旧债务法相比,在核算对象、核算程序、科目设置上均有鲜明区分,其中暂时性差异涵盖多种时间性差异未能包括的可转回差异范畴,着重体现了新债务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实证考察了如何使我国的公共债务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化问题,并研究了政府债务对私人与公共资本投资的影响。由此建议我国的债务管理目标,应该是使得公共债务规模在长期中收敛并稳定在最优债务水平上,且在此规模下的公共债务与其他重要宏观变量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实现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在长期中最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俊国 《经济师》2009,(5):185-186
沉重的乡村债务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化解乡村债务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紧迫问题。文章认为,要有效地化解乡村债务,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的关系:化解乡村债务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化解乡村债务与乡村社会稳定的关系;化解旧债与防止新债的关系;化解乡村债务与转变乡村组织职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朱家谊 《财经科学》2010,(10):88-95
文章首先从声誉理论出发,阐明"政治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声誉,也是政府干预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源动力;其次建立分析模型,以我国4275家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时企业债务期限蛄构的影响;最后得出"政治关系"这种声誉源动力确实在一定程度土影响着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17.
张平 《经济纵横》2012,(2):82-85
化解地方投融资债务风险,应以梳理整合为基础,建立投融资债务基础数据库;树立以风险为基础的动态监管理念,建立债务管控制度;协调融资总量和结构,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分类化解债务风险;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防范和化解偿债风险;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偿债渠道,实行债务责任追究制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充分考虑中央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基础上,根据审计署的统计口径,详细测算了我国政府的全口径债务规模,进而估算我国最优政府债务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以来,政府债务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9年中国政府债务率达到4028%,创历史最高;我国经济增长与政府债务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我国最优债务率在334%~346%之间。目前我国政府债务率高于最优债务水平,说明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偏高。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敏 《经济视角》2013,(7):14-16
在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过程中,围绕地方政府存在着多种类的委托代理关系。在与中央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政府为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断增加政府投入的现象,是地方债务扩张的根据动因;在与社会公众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当地社会公众对当地政府的软约束,缺失了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监督;在与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中,金融机构在实质上为地方政府举债提供了便利,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生起到扩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腾巍巍  王学军 《时代经贸》2012,(22):234-234,237
本文以2009年沪深两市所有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所得税与债务融资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考虑了税收变量的模型对资产负债率的解释能力比只有控制变量的模型的解释能力要强;有效税率与债务融资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非债务税盾与债务融资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