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静  黄瑾  沈楠 《金融纵横》2020,(2):65-72
移动支付能够提升客户黏性、拓宽业务范围、节约运营成本,但也给银行传统的结算业务带来了影响和改变,银行亟需突破移动支付展业瓶颈,从而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本文从移动支付市场现状着手,阐述了商业银行加快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必要性、优势与不足,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出移动支付业务的展业着力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儒君 《中国外资》2013,(14):154-155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在支付交易平台上出现了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因此各个商业银行先后推出网上支付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随着移动技术地不断更新,将会使商业银行移动支付出现一个新高峰。本文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的模式、现状、业务创新和风险防范措施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移动支付需求和应用场景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为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家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民生银行围绕市场需求,持续打造贴近用户需求且安全性高的移动支付产品体系——先是结合中国银联云端支付平台,于2015年11月首批试水"HCE  相似文献   

4.
郑岩 《金融电子化》2014,(11):89-89
正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显示,2012年商业银行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92亿笔,金额823万亿元,处理移动支付业务5.35亿笔,金额2.31亿元;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04.56亿笔,金额6.89万亿元,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1.13亿笔,金额1811.94亿元。此外,网络支付业务已经开始从网上购物、公共事业缴费  相似文献   

5.
SWOT模型,即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探索最佳战略组合的一种研究工具.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便捷支付手段蕴藏着巨大的利润.基于SWOT模型,本文对对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详细分析,为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提出可行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除电信运营商外,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在加紧发展移动支付业务。作为移动支付产业链上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如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未来的规划是什么?带着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华夏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刘琇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电子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支付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支付模式已由传统的现金、刷卡交易瞬间演变成以智能终端为载体的移动支付为主。在当前支付结算快速发展的大浪潮中,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类业务也取得较快发展,大大提升了银行对客户的支付结算服务水平,但与此同时,支付结算风险也随之增加,一些突发的支付风险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如何防范和管理支付结算风险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极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移动支付、移动金融服务需求呈高速增长态势,市场前景广阔。商业银行要维护现有客户并拓展未来市场,必须加强移动金融平台建设及其特色功能创新,尤其是手机支付业务的优化和嵌入,以持续领先的服务和舒适流畅的体验赢得客户。移动金融需求的五种体现如今,各商业银行均将推广移动金融提升至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9.
游春  张绪新 《武汉金融》2012,(7):50-51,71
移动支付充分体现了金融服务的创新水平,具有传统金融服务所不能比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商业银行通过大力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增强竞争力。本文首先介绍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况,以及银行通过开展移动支付的重要意义,再解读我国目前移动支付的现状,最后对银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吉林银联商务公司(现更名为银商集团吉林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吉林银商”)联合中国移动吉林省分公司、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及省内各大商业银行在长春市试点推行移动支付业务。活动开展仅4个月,移动支付业务就在吉林省迅速普及,成为吉林银商与各商业银行业务合作的成功典范。近两年,吉林银商以移动支付业务为切入点,以公共支付业务平台为依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行为正逐渐由传统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远程支付模式向以手机移动支付为代表的近场支付模式转变。现代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SIMpass、RF-SIM、NFC等多种移动支付技术方案,结合银行传统业务,创新产品和应用,为业务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各种无线射频技术的研究和比较,寻找适合商业银行创新和拓展业务的无线射频技术解决方案。并在银  相似文献   

12.
《金卡工程》2013,(6):8-10
为营造我国移动支付安全可信的产业生态环境,促进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创新发展,人民银行坚持"安全、规范、合作、创新"的原则,推动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化建设。自2008年以来,人民银行全面跟踪国际上移动支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多次组织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电信运营商、支付机构等深入分析我国移动支付标准的业务与技术需求,全面梳理国内外移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非接触支付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支付便利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手机支付得到了较快发展,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很多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了手机支付业务,移动运营商和互联网运营商也已经涉足这一领域。本文分析了国外部分银行和互联网运营商在手机支付中的最新案例,并对  相似文献   

14.
杜娟 《中国信用卡》2013,(10):24-27
移动支付业务作为商业银行零售支付体系的重要创新和传统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2012年底,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5.
支付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传统的基础业务,其操作的合法性、顺畅性不仅关系着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且关系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相关理论为依托,首先阐述了非现金支付结算体系面临的风险,其次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防范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盛超 《中国信用卡》2008,(10):52-53
近几年,全球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迅速,手机、宽带的普及更是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必将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业务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兴起,以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以及网上小额贷款为代表的新兴电子支付和网上融资快速发展,业务创新层出不穷,融资及支付的渠道、模式、服务主体日益多元化,传统融资渠道及支付结算模式已被打破,电子支付产业链发生了深刻变化。商业银行在融资及电子支付链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受到空前的冲击,“金融脱媒”现象使商业银行与由商户和消费者构成的前端市场渐行渐远,这对银行的业务规模、收入、支付及其关联业务的发展空间构成了现实威胁,特别是严重挤压了信用卡的支付业务和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智移云物”技术的发展,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在我国快速兴起,并对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文章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历程,解析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实证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会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受到的负面冲击更大;最后,本文从积极展开合作、支付方式优化、潜在风险管控以及顶层制度设计四个维度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支付宝、微信等一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方支付和结算平台不断涌现,从而在支付和结算业务方面,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银行必须对传统的支付和结算手段进行革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方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另外,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支付和结算业务的不断深入结合,给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监管也带来了一些难题。因此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进行创新,并针对支付结算业务的创新进行监管的革新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背景下,笔者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创新与监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进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种建立在银行基础上的网络交易第三方支付随之出现,并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第三方支付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方便,实现了网络交易的公平公正。由于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迅速,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两者之间既是互相竞争,又不能相互孤立。第三方支付既促进了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电商业务的创新,又导致商业银行原有部分客户被分流、支付结算业务受到排挤、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迟缓。本文通过阐述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情况及特点,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影响,并站在商业银行角度提出加速产品创新、构建金融生态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