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国际金融危机与休闲时代背景下,广东省推出"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对于促进转型、拉动内需具有重要意义,而居民对该政策的感知及态度将直接影响政策实施效果,根据居民的态度调整优化该项政策显得十分必要,国内外研究居民对重大旅游政策感知的成果鲜见。以广州、深圳、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统计描述、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居民对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了解度不是很高,反映出计划的宣传力度不够;②居民高度认可与支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带来的经济刺激作用;③居民对休闲计划带来的4个积极因子赞成度很高,也普遍认为计划存在的一些问题;④学历、收入水平越高的中青年人对计划的感知度和赞成度越高,学生对休闲计划能够给予更全面的评价,多属于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理性支持者"。  相似文献   

2.
刘菲  赵清华 《当代经济》2009,(13):60-61
随着劳动生产率和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闲暇时阎将普遍增加.如何有效度过闲暇时间,培养积极健康的体闲观,打造休闲这个朝阳产业,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城市休闲功能是城市基本功能之一,是具有为居民服务的能力、满足居民游客代理商的休闲需求的能力、体现城市个性、优化配置城市休闲节点和休闲组织能力的开放系统。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休闲功能外延范围。  相似文献   

4.
城市游憩空间是城市空间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休闲文化和游憩行为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属性深深地打上了“休闲”精神的烙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意识的增强,休闲游憩需求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休闲作为一个城市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对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福州地区已经出现休闲消费,现代人们的需求已从传统目的型消费进入休闲型消费;休闲产业渐进规模,成为一种新的商业热。探讨福州这座城市的休闲消费和休闲产业现状,提出“休闲福州”发展战略,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瑾 《时代经贸》2008,6(9):14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休闲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前期,休闲消费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工业革命后期,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休闲消费逐渐大众化。由此看来休闲消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当今社会休闲消费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激发劳动者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济南市民的市场调查,从休闲活动选择、休闲场所选择、休闲时间支配、休闲消费动机、休闲消费伴侣、休闲消费支出等方面对济南市民的休闲行为特征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提出促进济南市休闲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连城市居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利用特征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李峥嵘  柴彦威 《经济地理》1999,19(5):80-84,17
本文利用大连居民日常生活行为调查的结果,在比较居民工作日与周末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基础上,从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和空间属性角度,对大连市居民周末休闲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中对居民社会属性与其休闲时间利用─—尤其是活动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引入时间地理学方法描画了居民周末活动路径,为城市休闲规划提供了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集体无意识与文化无意识的特殊关系,阐述了集体无意识对于文化无意识的补充及其方式,指出:现代社会的人们应该有意无意地发展古老的集体无意识力量来补救文明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黄安民  韩光明 《经济地理》2012,32(5):171-176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始于1995年,中国休闲城市评比始于2010年,社会从旅游城市到休闲城市的关注体现出人们对城市功能升级的更高需求。从旅游和休闲的内涵出发,旅游城市和休闲城市在存在一定的关联,而旅游城市发展成为休闲城市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城市的休闲功能的提升,体现了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人性化的提升,体现了城市的品质的提升。本研究从旅游与休闲、旅游城市与休闲城市的涵义、构成基础、服务主体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城市和休闲城市的渗透性及差异性,对旅游城市发展成为休闲城市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徐海英 《生产力研究》2006,(11):144-145,162
一个城市的定位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淮安的城市性质功能也应有新的定位。淮安应借着体验旅游的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休闲经济,并以此为切合点,发展第二产业;把淮安打造成为江苏的休闲城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闲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前期,休闲消费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工业革命后期,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休闲消费逐渐大众化.由此看来休闲消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当今社会休闲消费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激发劳动者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生活方式与运动休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各种"现代生活方式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运动休闲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能够引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户外运动,从而正确宣泄压力和情绪,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已日益融入和渗透到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中去。  相似文献   

14.
从休闲文化看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逐渐成为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休闲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以休闲文化引导人们的休闲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休闲经济的发展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缩短了人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人们的自由时间,使得休闲日益成为人们最普遍的生活实践形式之一。休闲的普及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休闲与经济的互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大潮的显著特点。近年来,休闲经济问题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宜居城市中,多数居民都认识到了休闲的重要性,把休闲看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年居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休闲活动却很单一;青壮年居民为工作而放弃了更多的休闲,尽管他们非常渴望获得休闲的自由。老年人对休闲生活的总体满意度高于中青年群体。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的休闲偏好各异,他们对于公共休闲资源的使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年轻居民获取休闲资源的能力高于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17.
休闲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休闲文化具有怡情养性、调适心灵的特点。西方人追求自由幸福的动态休闲价值观,而中国人追求内心宁静、天人合一的静态休闲价值观。中国休闲文化要积极吸取西方休闲文化的精华并与之实现很好的融合,这样,才能满足休闲时代人类多元的休闲需求,让人们在享受休闲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霞 《商周刊》2013,(16):35-36
成为休闲城市,需要营造便捷、舒适的产业布局和城市大环境,需要从制度上保障人们休假的权利,更需要大力提高收入水平,青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社科院曾发布《休闲绿皮书》,将我国的休闲城市分为三类,一类是原生态的休闲城市,休闲气息浓厚,生活节奏缓慢,以当地人为休闲主体,代表城市是成都、昆明;第二类是发达的休闲城市,依托发达的经济,有相对完善的休闲产业链,代表城市是北京、广州;第三类是既有休闲传统又有发达的休闲产业配套,代表城市是杭州、长沙。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整合理论的城市休闲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郑胜华 《经济地理》2005,25(2):228-231,251
对城市休闲发展的研究是基于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其重要性在即将到来的体验经济时代越来越得以体现,所以关注和研究城市休闲发展就成了一个现阶段在理论、实践层面都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户外休闲坐具不仅是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的主要用具,也是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构成元素。目前城市户外休闲坐具存在数量不够、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坐具设计与设置忽视人的行为与心理等问题,根据"人-机-环境"的系统观,分析了户外休闲坐具设计受到休闲主体——人、休闲坐具本身以及休闲环境三个关联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户外休闲坐具设计应把握人性化、与公共环境协调、耐久性与安全性、功能性、系统性等六大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