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统计,从1990年至2000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5 132亿元增长至18 0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3%.到2000年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国有资产总额的19.5%.从我县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所占比例更高,截至2000年底为21 040万元,占全县国有资产总额的69.8%.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国有资产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不断扩大,结构和使用方向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却长期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障碍.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客观上要求加快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企业改制应是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合理利用国有资产,提高经济效益,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时期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出现了只管转制而忽视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作为财务工作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认真分析,引起重视。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因素   1.未经评估或未按评估标准出售资产。一些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对国有资产未进行评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在企业转制中未介入,国有资产的出售只是人为的定个底价…  相似文献   

4.
田海 《绿色财会》2001,(1):26-27
国有资产即国家所有的资产,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及行政管理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新体制,合理配置、有效使用国有资产,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办学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从1990年至2000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5132亿元增长至180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3%。到2000年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国有资产总额的19.5%。从我县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所占比例更高,截至2000年底为21040万元,占全县国有资产总额的69.8%。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初步探析。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资产管理观念淡薄。不少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重钱轻物思想…  相似文献   

6.
试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履行职能的重要保证.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占有和使用,是为了满足和保障其履行职能、发展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我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国有资产流失现象非常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最大问题之一是国有资产的质量呈下降趋势,直接影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迫在眉睫。   一、国有资产质量状况分析   1.国有资产流动不畅。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主要凭借增量投入来调整,存量资产凝滞不动,导致结构调整不力。由于国有企业产权难以流动,同时缺乏统一、合理的结构调整规划,使得国有资产存量调查障碍重重,步履维艰,这对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8.
论建立农垦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胡新社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农垦系统国有企业多、国有资产比重高。在当前农场改制中,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  相似文献   

9.
事业单位的财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人们称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它是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这部分资产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购置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是,长期以来,不少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健全、资产利用率低、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为此,本文就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管理措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为了改变旧的传统体制下由部门分割形成的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职能分散的弊端,建立了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这个部门在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督、保值增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配套改革没跟上,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有林场林木资产和林地资产是场顶梁柱资金,目前,前者允以抵贷,后者不能连同抵贷,无形中诋毁林场的抵贷能量和融资水平。为此,力主两大资产应随从抵贷,以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以少胜多"的综合效应功绩。  相似文献   

12.
武博庆  屠颖  肖力 《水利经济》2002,20(1):22-24
针对水利行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新世纪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资产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水利资产评估与水利行业改革发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浅谈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对森林实行可持续经营 ,可持续经营的核心就是要将森林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森林资源的价值量 ,达到森林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并使森林资产保值、增值 ,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着重介绍学术界关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概念、特征与作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模式;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制约因素及对策等问题的认识,展示近几年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会计》2002,(1):24-25
引言 1.本准则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2.本准则不涉及下列内容: (1)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2)经济林木和产役畜等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 定义 3.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 (1)固定资产,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 ③单位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生态资产估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和分析国内外生态资产估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为中国开展生态资产估价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中国已初步形成了条件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和价值能值法等生态资产估价方法 ,但这些方法在理论上尚存在一定的缺陷 ,特别是中国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起步晚 ,不够深入系统 ,所以应深入开展生态资产估价方法研究 ,探寻适合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资产类型的估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水利资源性资产经营管理的考核与评价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了水利资源性资产经营管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包括对经营状况、政策性亏损、水资源资产数量、水资源资产质量进行考核的指标和对经营状况,水资源资产数量、水资源资产质量进行评价的指标,还指出了考核与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8.
刘莉  田国双 《林业经济》2012,(4):47-50,96
以保护森林种质资源天然基因库为目的,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首先进行种质资源的界定,侧重在微观层次上从定量角度,运用会计学的方法对森林种质资源问题进行分析,为制定环境政策和加强种质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适应资源性资产改革形势维护国家矿业权资产权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从矿产资源所有权、矿业权的民事权特点、矿业权流转、矿业权收益等几个方面 ,论述了我国矿业权财产收益框架体系 ,提出按照资产管理改革要求、加快矿业权收益管理改革步伐的建议。主要包括明确收益性质、规范收益名称、统一管理机关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权利金制度 ;确保矿业权收益实现 ,市场渠道畅通等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从公共管理视角解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解释试点缘由、任务逻辑、面临挑战和对策等。研究方法:将制度分析方法运用到委托代理机制的解释和评价中。研究结果:(1)建立委托代理机制属于公有制的具体行权模式,是回应公有制产权为什么有效、如何做好整体性治理、区分“运动员”和“裁判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4类重要议题的举措;(2)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是由资产核算、资源清单、行权制度、考核评价4项核心要素,以及法治、空间规划、体制机制和行政监管4项外部要素共同构成的一项系统性试点任务;(3)为应对技术、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试点采取了稳妥推进原则,为试点实践明确了原则和参考。研究结论:为提升试点绩效,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建立资产清查核算的国家统一标准、所有者权益工作共识、整体性治理转型、多样性行权模式、行权主体责任考评和监管机制5个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建立健全委托代理机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